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2020-12-05 騰訊網

天文愛好者們對元旦的理解是這樣的:

銀河系第三旋臂邊緣的一顆藍色行星上的一種碳基生物——人類,度過他們所在的行星又在該恆星系裡完成了一次公轉的重大時刻,並把這個時刻統稱為「元旦」。

2019 年元旦,還有一個讓天文愛好者激動的消息是,NASA 宣布

新視野號從太陽系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這個天體掠過,並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新視野號拍到的「天涯海角」天體,圖片來自:NASA

這意味著由人類製造的宇宙探測器,造訪了太陽系內最遙遠的天體,也是太陽系內最古老的天體。

這個太陽系級別的「天涯海角」,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天體,距離地球 65 億公裡,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柯伊伯帶是太陽系中海王星軌道外側一片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有數十億顆天體,並保留了太陽系演化所留下的痕跡。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時,距其 3500 公裡,傳回來的照片顯示「天涯海角」是一個花生米狀的天體,長約 30 公裡。

NASA 的科學家已經初步確定了它的自轉方向和自轉軸,但具體的自轉周期和角度,還需要更多數據才能確定。

綠圈中那個星體就是「天涯海角」天體,圖片來自:NASA

「天涯海角」星最初由哈勃望遠鏡在 2014 年 6 月探測到,被人類發現才 4 年左右。原本編號為 (486958) 2014 MU69,後來由公眾投票改名為「Ultima Thule」,在拉丁語中意思為「一個超越已知世界的地方」。

新視野號這次飛掠任務完成6 小時後傳回了第一條無線電信息,主要探測器狀態有關,其中包括探測器已經按照指令執行觀察,探測器的儲存卡已滿等信息。

藝術假想圖: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

你可以理解為新視野號在完成飛掠後,向地球人喊話:

我按照預定軌道造訪了編號 486958 小行星,我現在狀態完全正常,拍到了照片,得到了很多數據」。

這句喊話花了 6 個小時左右才傳回地球。

接下來,一些選定的圖片會被首先下載傳回地球,這將花費數月的時間。這些數據將幫助地球人研究「天涯海角」的形狀、旋轉、組成、質量等,並幫助人類繼續探索 46 億年前太陽系形成的歷史。

新視野號這十多年的路線圖,圖片來自:BBC

新視野號在 2006 年 1 月 19 日發射升空開始宇宙探索,並在 2015 年飛掠冥王星,拍下了冥王星的近照,上面還有一個史無前例的心形圖案。

新視野號拍到的冥王星近照,圖片來自:NASA

截止到北京時間 2019 年元旦,新視野號已經服役 4730 天,這次飛掠「天涯海角」之後它將在 20 個月內繼續傳回在柯伊伯帶階段的觀察數據。

新視野號已經到達「天涯海角」,也就是 2014 MU69 圖片來自:NASA 官網

NASA 的科學家表示,現階段新視野號的狀態依然良好,還剩餘 11 千克的燃料,正在一邊回傳數據,一邊以每秒 14 公裡的速度繼續飛行。

這次飛掠任務完全結束後,如果它還能服役,將會飛到距離太陽 100 個天文單位的地方,觀察我們所在星系更外圍的太陽圈。

相關焦點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新視野號創造歷史 飛掠「天涯海角」 實現最遠天體探索
    」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遠天體探索。就在全球慶祝2019年新年之際,NASA的新視野號創造了歷史,它飛掠了距離地球41億英裡(約合66億公裡)的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天涯海角」。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時的冰凍遺蹟。這是人類探索太陽系歷史上最遠的一次飛掠,也是新視野號第二次執行柯伊伯帶飛掠任務。2015年7月,新視野號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拍下史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北京時間昨晚,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冥王星,也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清晰照片。  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為什麼依然引起人們的關注?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意味著什麼?  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新視野號開發人員與飛行控制中心裡,興奮的科學家們舉著美國國旗歡呼雀躍著。
  • 創紀錄的太空任務: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邊緣,發首張圖像報平安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證實,「新視野號」太空船在新年首日飛掠太陽系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又稱終極遠境)。這顆巖石性質的物體約有美國首都華盛頓大小,繞行在黑暗且寒冷的庫柏帶(Kuiper Belt),在距離太陽約40億英裡(65億公裡)的軌道運行。這是太陽系的邊緣。
  • NASA新視野號飛掠「終極遠境」,65億公裡外的新年祝福!
    「新視野號」於北京時間1日下午飛掠古柏帶的小行星「終極遠境」(又稱天涯海角),因為距離遠達65億公裡,首批照片預計最快要晚上10點才能傳到地球。
  •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1/3)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1/3) "← →"翻頁
  • NASA發布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最遠天體」居然形似雪人
    NASA 於本周三(1 月 2 日)公布了新視野號探測器於距地球約 64 億英裡遠的位置傳回的首批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人類目前勘探過的最遠天體 Ultima Thule 的外貌。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於美國東部時間的 1 月 1 日凌晨以飛掠的方式「訪問了」這一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冥王星離太陽還要遠約 16 億公裡的古老天體,並在距該天體最近的一個半小時內,在距其約 2 萬 8 千公裡的位置上對其進行了拍攝。
  • 計劃有變,新視野號暫時不飛掠73.6億公裡外小天體,等待升級
    新視野號狀況良好,自2019年1月1日近距離飛掠小天體天空(Arrokoth)後,由於獲取數據量巨大,在過去的20個月時間裡,新視野號一直在向地球回傳數據,幾乎再沒分派其它任務。在2020年5月,6月和8月這三個月,斯巴魯望遠鏡分別抽出一周時間用來尋找KBO,結果發現新視野號行駛方向存在75個KBO,不過它們距離飛行軌跡較遠,相隔好幾個天文單位,新視野號只能遠距離觀測,而無法實現近距離飛掠
  • 新視野號2019年的飛掠飛行計劃
    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任務已經為其2019年新年將要進行的飛掠的柯伊伯帶(Kuiper Belt)天體2014 MU69設定飛掠距離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2015-07-15 00:48:09,美國太空總署(NASA)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
  • 在太陽系邊緣遊蕩的「雪人」:新視野號揭開「天涯海角」真面目
    | 圖片來源:NAS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L,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編譯 張琪雅編輯 戚譯引當全球數十億人迎來新的一年時,「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正飛掠一個人類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
  • NASA公布太陽系邊緣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狀似「雪人」
    「新視野」號所拍攝的首批「天涯海角」圖片。(圖片來源:NASA)中新網1月3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日前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太陽系邊緣天體。
  • 最高時速8.4萬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未來,我們是否會有新的探測器可以飛出太陽系呢?答案當然是有的,而且可能已經在路上了。目前,NASA的一個名為「新視野號」探測器正位於冥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據科學資料顯示,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是在2006年1月發射升空的,經過9年多的飛行,在2015年7月飛掠了冥王星,當時拍下了冥王星的一些照片,將冥王星表面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探測器成功飛掠代號為「2014 MU69 」的柯伊伯帶小天體,距離地球約66億公裡,信號以光速傳播抵達地球也要6個小時,這是迄今人類探測器造訪的最遠天體。2018年12月20日,「新視野」小組報告說,從2014 MU69的亮度非常穩定,像是個比較圓的天體。造成這樣的差異的原因可能是,2014 MU69的極區可能正對「新視野」或被灰塵雲包圍,也可能是許多更小的天體圍繞其旋轉。 這次飛掠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 迄今造訪的最遙遠天體
    北京時間2019年1月2日1時33分(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月1日12時33分),新視野號最接近柯伊伯帶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新視野"拍到迄今最遠天體,距地超過61.2億公裡
    (原標題:「新視野」號拍到迄今最遠天體圖像,距地超過61.2億公裡)
  • 新視野號飛船訪問過的最遙遠物體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又譯新地平線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旨在探索矮行星冥王星(在發射時間仍然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和柯伊伯帶的行星際機器人太空船任務,它是第一艘飛越和研究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凱倫、尼克斯和許德拉的太空探測器。NASA可能還會批准它飛越一個或兩個古柏帶天體。
  • 新視野來到72億公裡外,現剩11千克燃料,計劃飛掠第三個天體
    相信每個人都想知道,如果在有安全保證情況下,誰都想去外太空看一看,儘管目前還沒有可靠技術將人送往更遠空間,但是高科技機器已經前往更遠太空,除了20世紀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外,還有一艘21世紀發射的高科技飛船新視野號,新視野號飛行在一個漂浮無數小白點外太空中,這些小白點不是別的,而是冰冷小天體
  • 新視野號關於柯伊伯帶的發現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2019年1月1號人類進行了史上最遙遠的一次飛掠探測行為。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近距離飛掠伊伯帶小天體2014MU69,如約為我們揭開了這顆小天體的神秘面紗,這也是人類通過探測器近距離探訪到的最遠的太陽系天體。儘管這次電光火石的邂逅只有幾個小時,而參與此次行動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在宇宙中服役了12年。不斷地探索太陽系的新疆界。2006年1月19號,新視野號探測器正式發射升空,而當時新視野號的目標是探測距離太陽約四十個天文單位外的冥王星。
  • 66億公裡外太空船飛掠小天體,還攜帶11公斤核電池
    儘管這裡還屬於太陽系,但這裡已經寒冷異常,比地球南極還要冷,大多數運行在這裡的天體似乎瞬間都凍結了,這裡所能看到的太陽也只是一個小亮點,我們地球可能連一個點都算不上。不過一艘太空船以每秒13.5公裡速度飛掠這裡的一個小天體。其飛掠過程可能精彩異常,因為距離只有35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