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拍到迄今最遠天體,距地超過61.2億公裡

2020-11-24 網易科技

(原標題:「新視野」號拍到迄今最遠天體圖像,距地超過61.2億公裡)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月9日消息,去年12月5日,NASA「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上的遠程偵察成像儀,在離地球61.2億公裡的地方拍下星團照片「許願井」時,就打破了旅行者1號拍攝的「暗淡藍點」(距地球60.6億公裡)創下的離地球最遠圖像紀錄。約2小時後,這一紀錄再次被打破。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拍下著名的「暗淡藍點」,隨後不久,其相機被關閉。27年間,這張照片一直保持距離地球最遠紀錄,但現在已被打破。而且在拍攝完「許願井」2小時後,LORRI以拍攝的2012 HZ84、2012 HE85兩個柯伊伯帶天體(KBO)的照片,再破紀錄。

此外,「新視野」號的很多活動也都創下紀錄。去年12月9日,它執行了有史以來最遙遠距離的航向修正操作,因為科學家希望它在2019年1月1日與KBO「2014 MU69」「狹路相逢」,這將成為最遙遠的行星接觸——發生於冥王星系統外約16億公裡處。

「新視野」號2006年升空,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卡戎」(冥衛一),以及位於柯伊伯帶的小行星群。2015年7月14日,它飛掠冥王星,隨後朝柯伊伯帶進發。

在2017年開始的探索柯伊伯帶的擴展任務期間,「新視野」號將觀測至少20個KBO、矮行星及「半人馬座」。科學家將研究這些圖像,確定這些天體的形狀和表面特徵,並檢查衛星和環狀物。太空飛行器也會對沿途的等離子體、塵埃和中性氣體環境進行連續觀測。

目前,「新視野」號處於休眠狀態,科學家將於6月4日將其從電子睡眠中喚醒,並開始一系列系統檢測活動,為與MU69的「親密接觸」做準備。

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卡爾·薩根曾在《暗淡藍點:對未來人類身處於太空的目光》一書中提醒我們,地球只是浩渺宇宙劇院裡的一個微小舞臺,人類及其居住的家園在整個宇宙中是多麼微不足道,『新視野』號的新照片進一步強化了他的觀點。但這種謙卑和敬畏感,並不是人類的絆腳石,而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原動力。」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侯維鋮_NT4124

相關焦點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NASA發布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最遠天體」居然形似雪人
    NASA 於本周三(1 月 2 日)公布了新視野號探測器於距地球約 64 億英裡遠的位置傳回的首批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人類目前勘探過的最遠天體 Ultima Thule 的外貌。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於美國東部時間的 1 月 1 日凌晨以飛掠的方式「訪問了」這一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冥王星離太陽還要遠約 16 億公裡的古老天體,並在距該天體最近的一個半小時內,在距其約 2 萬 8 千公裡的位置上對其進行了拍攝。
  • 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天涯海角」(Ultima Thule)這個天體掠過,並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 新視野號拍到的「天涯海角」天體,圖片來自:NASA 這意味著由人類製造的宇宙探測器
  • 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一些照片,讓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
    文/仗劍走天涯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了一些照片,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目前人類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是美國旅行者一號,很多人都猜測美國的旅行者一號是否已經飛越太陽系了,但是非常可惜美國的旅行者一號並沒有飛過太陽系。在太陽系的最邊緣有一個隕石帶「柯伊伯帶」。正是由於這個隕石帶的存在,使得旅行者一號無法飛躍。柯伊伯帶就像是巨大的守護太陽系的存在。雖然地球上的探索器並沒有辦法通過突破柯伊伯帶,進入太陽系之外的世界。
  • NASA新視野號飛掠「終極遠境」,65億公裡外的新年祝福!
    「新視野號」於北京時間1日下午飛掠古柏帶的小行星「終極遠境」(又稱天涯海角),因為距離遠達65億公裡,首批照片預計最快要晚上10點才能傳到地球。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探測器成功飛掠代號為「2014 MU69 」的柯伊伯帶小天體,距離地球約66億公裡,信號以光速傳播抵達地球也要6個小時,這是迄今人類探測器造訪的最遠天體。 小天體2014 MU69是2014年6月26日由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發現的,位於太陽系柯伊伯帶內,距離太陽約66億公裡,比冥王星到地球的距離還遠15億公裡。信號從「新視野」發回地球需要約6個小時。 2014年,科學家根據亮度和距離的關係分析,估計2014 MU69大小約30千米到45千米。
  • 新視野號創造歷史 飛掠「天涯海角」 實現最遠天體探索
    」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遠天體探索。就在全球慶祝2019年新年之際,NASA的新視野號創造了歷史,它飛掠了距離地球41億英裡(約合66億公裡)的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天涯海角」。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時的冰凍遺蹟。這是人類探索太陽系歷史上最遠的一次飛掠,也是新視野號第二次執行柯伊伯帶飛掠任務。2015年7月,新視野號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廣闊的太陽系內,誰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天體?是100億公裡外的它!
    一般人對於太陽系的認知是十分狹隘的,他們總以為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外,就什麼都沒有了,其實並不是的,太陽系內的天體十分多,大大小小的加起來超過十億顆。那麼在如此多的天體裡面,哪一顆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呢?最遠的天體距離太陽又有多遠呢?
  • 超越《暗淡藍點》:NASA 新視野太空飛行器捕捉到有史最遠星體圖像
    IT之家2月9日消息 NASA於2006年發射了新視野號(又稱新地平線號)太空飛行器,其在今年12月拍攝到了人類太空飛行器有史以來最遠星體圖像,超越了此前旅行者1號所拍攝的《暗淡藍點》。
  • 新視野號近距離飛越太陽系邊緣小天體—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洛杉磯1月1日消息,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1日近距離飛越一顆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太陽系邊緣小天體。這是人類探測史上最遙遠的一次星際「邂逅」。   美國東部時間1日零時33分(北京時間1日13時33分),「新視野」號以每小時約5萬公裡的速度從距離「天涯海角」僅3500公裡處飛過。
  • 新視野來到72億公裡外,現剩11千克燃料,計劃飛掠第三個天體
    柯伊伯帶小天體中,遠到用天文望遠鏡都發現不了蹤影,不過它仍然在與人類保持良好聯繫,8月22日最新數據顯示,新視野號與地球距離47.35天文單位,與太陽距離48.10天文單位,換算一下,約等於72.15億公裡。
  • 計劃有變,新視野號暫時不飛掠73.6億公裡外小天體,等待升級
    70多億公裡遠的外太空跟我們眼前所見的太空的確不太一樣,不僅遠處布滿了無數星辰,近處還漂浮大量不太明亮的小白點,這些小白點就是飛行在,2020年11月,新視野號與地球距離達到49.20AU,約73.6億公裡,2021年春天距離將增加到50AU。
  • 迄今造訪的最遙遠天體
    北京時間2019年1月2日1時33分(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月1日12時33分),新視野號最接近柯伊伯帶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地球65億公裡外傳回照片,內容?超出科學家的認知
    在外部太陽系中,海王星的外黃道面附近(距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有一個空心的圓盤形區域,上面有密集的天體。這就是短周期彗星的起源,我們稱它為柯伊伯帶。在離散盤外還有一大群小天體,它們構成了奧爾特雲,它可以延伸到約10萬億公裡,相距將近1光年,在奧爾特雲中,有數百個,超過10,000個彗核可以產生新的彗星來代替被破壞的彗星!
  • 地球65億公裡外傳回照片,上面的內容,突破科學家的認知
    在外部太陽系中,海王星的外黃道面附近(距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有一個空心的圓盤形區域,上面有密集的天體。這就是短周期彗星的起源,我們稱它為柯伊伯帶。在離散盤外還有一大群小天體,它們構成了奧爾特雲,它可以延伸到約10萬億公裡,相距將近1光年,在奧爾特雲中,有數百個,超過10,000個彗核可以產生新的彗星來代替被破壞的彗星!
  •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拍下史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2006年1月發射升空的「新視野」號探測器以每秒16.26公裡的速度成為了有史以來人類發射離開地球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將近十年,科學家們像父母一樣耐心的等著這個孤身在外的孩子到達目的地:  「媽媽我是冥王星自主探測器!」
  • 美國「新視野號」距離地球有69億公裡 觀察恆星在太空中的位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新視野號」探測宇宙飛船自2006年發射以來立下不少創舉,包含2015年首次探索冥王星及在2019年完成史上最遠飛掠任務等。近日美國航天總署再次發布喜訊,目前「新視野號」的位置距離地球有43億英裡(約69億公裡),其所拍攝的照片首次清楚呈現了「視差效應」,代表人類可從地球及新視野號拍下的照片觀察到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在太空中的位移。「視差效應」(Parallax effect)指的是因為距離而產生視差的效應,科學家常利用「視差效應」來測量恆星與地球的距離。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距恆星最遠的孤獨行星
    近日,天文學家幫一顆孤獨漂泊在宇宙中的行星找到了「媽媽」——它的「媽媽」是距其約1萬億公裡的一顆恆星。 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官網消息,這顆行星是一個編號為2MASS J2126-8140的氣態巨行星,它環繞寄主星的軌道直徑相當於冥王星繞日軌道的140倍,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100萬地球年。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最遠天體":超太陽100個天文單位
    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系迄今最遙遠天體。圖片來源:卡內基科學學會來源:中國科學報本報訊天文學家日前宣布,他們發現了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居民」——一顆微小的矮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20倍。這顆矮行星被臨時命名為2018VG18,並被它的發現團隊暱稱為「遙遠」。觀測表明,2018VG18呈粉紅色,這表明它是一顆冰凍的星球,其直徑可能在500公裡左右。
  • 新視野號明晚抵達冥王星 最近地月距離僅1/30
    現在,新視野號飛船正在太空中以每秒14公裡的速度朝著冥王星飛行。在這樣高的速度下,新視野號無法實現「剎車減速」並進入冥王星的軌道,它能做的只是從冥王星附近空間近距離地飛過,並且在這交會期間儘可能的抓住時機獲取儘可能多的數據和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