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確認新視野號探測器已於今天甦醒,將工作到2038年

2020-12-04 ALENG

【ALENG 自媒體】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通過其官方網站確認,此前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於當地時間6月5日晚成功從冬眠狀態甦醒過來,即將開始一場為期2年多的新的探測任務:對位於柯伊伯帶的一顆冰凍天體2014 MU69進行探測。新視野號探測器是為了完成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而發射的。圖一,這就是被「開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由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

圖二,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冥王星地表的高清圖像。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06年1月19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在經過長達9年時間的長途飛行之後,於2015年7月14日成功抵達冥王星軌道,並圓滿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獲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資料。

這是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冥王星地表。冥王星發現於1930年2月18日,表面的主要地質特徵是由固態氮、微量甲烷、微量一氧化碳組成,簡單來說基本上就是冰。因此,從光學圖像上看,冥王星的表面非常光滑。

在新視野號發射前,人類對於冥王星的研究受制於基本資料的缺乏,基本上處在理論研究的階段,但是新視野號發射成功後,獲得了大量關於該天體的照片和數據資料,因此,人類對於冥王,星的研究獲得了巨大進步。這是冥王星地表,可以看到,在照片右下角,有兩個明顯的孔洞。

由於現代天文學的發展,人們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大量的類似於冥王星的天體。2005年1月5日,三位天文學家從大量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直徑約為2326公裡的天體,這個數字比冥王星的直徑要大得多,後來該天體被命名為鬩神星。鬩神星的發現,直接導致了冥王星最終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列表中「開除」。

新視野號拍攝的冥王星稀薄的大氣層。據推測,該大氣成分可能主要還是一些星際粉塵。

一副冥王星的高清地貌全景圖,從圖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前被人們熱議的冥王星「心」形地貌。

2017年4月,在完成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後,由於新視野號狀況良好,NASA的科學家於是決定給它賦予一項新的任務:探測一個被命名為2014 MU69的柯伊伯帶天體,然後,在地面指令下,新視野號進入休眠期,按照事先預定的方案,科學家終於在6月5日確認該探測器已經甦醒,目前,新視野號探測器距離地球61億公裡,無線電信號傳送到地球需要5小時40分鐘。專家預計,新視野號有望一直工作到2038年。

相關焦點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月1日23:30分左右,美國宇航局確認,「新視野」探測器成功飛掠代號為「2014 MU69 」的柯伊伯帶小天體,距離地球約66億公裡,信號以光速傳播抵達地球也要6個小時,這是迄今人類探測器造訪的最遠天體。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   中新社休斯敦7月14日電 (記者 王歡)耗費9年半光陰,遠航30億英裡,只為和你瞬間的邂逅。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出的信號是如何被我們接收到的
    NASA的探測器都會使用高增益天線,「新視野」號也不例外。高增益天線簡單的說就是增強其信號的強度,以便於可以有效的抵達地球而不衰減或消失。地球上接受「新視野」號的「大鍋」是NASA的深空網絡。這是NASA設置的一個用以聯絡太空船的全球網絡設施。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 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
    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時間:2016-09-04 20:0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 據科學新聞網站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到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創神星(Quaoar)
  • 新視野號2019年將抵達下一個目標
    冥王星被認為是最有名的柯伊伯帶天體,這一天體帶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通常認為柯伊伯帶充滿了大量小行星和彗星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進入了柯伊伯帶的旅程
  • ...speeds past Pluto 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媒體英語會帶大家一起學習 BBC 撰稿人在報導世界大事時常用到的單詞和短語。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與冥王星成功相遇。「新視野號」探測器本周二(7月14日)以每秒十四公裡的速度飛過冥王星。科學家稱「新視野號」收集的資料信息將改變人類對距離太陽最遠的太陽系行星的認識。請聽 Jonathan Amos 的報導。
  •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近距離探秘冥王星系統和神秘柯伊伯帶
    新視野號是行星際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 「新前沿」計劃的一部分。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和西南研究所(SwRI)設計,由 S. Alan Stern領導, 該太空飛行器於2006年發射升空,主要任務是執行於2015年對冥王星系統進行飛越研究,並在隨後的十年中進行了第二次飛行任務,以飛行並研究一個或多個其他柯伊伯帶天體(KBO)。
  •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
    如今「新視野號」探測器已在太空遨遊9年。在信息傳遞介質上,「新視野號」與以往的深空探測器稍有不同,以往的探測器攜帶的是錄音帶,而「新視野號」帶著刻著45萬名支持者的名字和DVD以及克萊德·威廉·湯博的骨灰,(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在「新視野號」完成主要任務後,它將遠離太陽系,循著早期的「先驅者」和「旅行者」的足跡前進,飛往更遙遠的地方。
  •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三:冥衛一卡戎下圖是冥衛一卡戎的高清圖,7月13日由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長距離探測成像儀(LORRI)拍攝,當時相距約為46.6萬公裡。
  • 日本宇航局確認「隼鳥二號」已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據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在此次小...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
  • 新視野號明晚抵達冥王星 最近地月距離僅1/30
    北京時間7月13日消息,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宇航局以及其他消息來源,經過在太空裡9年多的漫長飛行,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即將抵達它的目的地
  •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很遠,它現在看到的恆星位置與我們不同
    左邊圖像為新視野號拍攝。根據美國宇航局在新視野號上進行的視差實驗顯示,探測器看到的一些恆星的位置與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略有不同,從中我們可以揭示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孩子們,你們在家裡其實也可以複製這種效果。完全伸展你的手臂使其原理你的臉,然後舉起任意一根手指。當你單獨用左眼或者右眼交替觀看時,你會發現手指會改變位置。
  • 「新視野」與冥王星「約會」確認成功
    「新視野」與冥王星「約會」確認成功 來源:新華社    2015年07月16日09:58   7月14日,在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冥王星照片後,美國航天局「新視野」號項目負責科學家艾倫·斯特恩(左)與同伴在慶祝活動上舉起標有「冥王星尚未被探測」字樣的舊郵票放大圖片。
  • 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結果公布:取得超過50G數據
    但就在一年之後,近日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組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首次詳細呈現了去年那個夏天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期間所獲得的科學認識。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這5篇詳細的研究論文徹底革新了我們對於冥王星的認識,它們將一個從前天文學上的『行星』轉變成了一個真實的世界,那裡有多樣而活躍的地質構造,奇異的地表化學成分,複雜的大氣層,與太陽之間令人困惑的相互作用以及一個由諸多小衛星組成的系統。」
  • 冥王星地下黨和新視野號的故事
    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艾倫·斯特恩指出:「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帶就像是在太陽系新大陸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可以窺探到太陽系行星形成時的最初狀態。」冥王星「地下黨」1989年5月5日,還在科羅拉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斯特恩,見到了時任NASA行星探索部主管的傑夫·布裡格斯。斯特恩問,為什麼美國沒有探索冥王星的任務?
  • 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成功在貝努小行星取樣
    美國宇航局正在等待確認採樣情況。圖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撰文:MICHAEL GRESHKO   編者按:10月23日,美國宇航局OSIRIS-REx任務團隊已確認探測器在10月20日的接觸中採集到了相當分量的小行星貝努表面樣品。事實上,探測器採集的樣品過多,導致採樣裝置卡住關不嚴,部分樣品又漏了出去。
  •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2021-01-14 07: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人類現已觀測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系?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沒有此前預想的那麼多。
  • 耗費12年的時間,跨越64億公裡,新視野號為什麼這麼做?
    每一年,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宇宙探測計劃,如今各個國家往外空中發射的探測器不計其數。特別是美國。「新視野號」飛船就是美國眾多外太空探測器中的其中一個。「新視野號」是美國宇航局於2006年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為了探索冥王星最大的衛星以及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