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被認為是最有名的柯伊伯帶天體,這一天體帶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通常認為柯伊伯帶充滿了大量小行星和彗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進入了柯伊伯帶的旅程,要知道新視野號下一代打算探索的目標就需要清楚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對冥王星進行飛掠,這是一點很重要。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艾倫-斯特恩認為在1992年,科學家使用夏威夷大學的望遠鏡發現了冥王星之外的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證實了在太陽系內八大行星軌道之外還有其他天體存在,這個發現促進了美國宇航局對柯伊伯帶的研究。去年7月,艾倫-斯特恩在奧蘭多地球與空間會議討論了探測器下一個任務。
新的探索目標定為柯伊伯帶天體2014 MU69,預計在2019年1月1日抵達,斯特恩認為新視野號探測器可以對20個不同的柯伊伯帶天體進行觀測,目前飛船仍然是健康的,還有足夠的燃料飛行20年之久。上周三,斯特恩在密蘇裡大學主辦的科學技術會議上稱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探索柯伊伯帶的任務。佛羅裡達理工學院物理與空間科學學院專家丹尼爾認為根據美國宇航局消息,這些太陽系遙遠天體保持了46億年的歷史,基本上是原封不動。
冥王星被認為是最有名的柯伊伯帶天體,這一天體帶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通常認為柯伊伯帶充滿了大量小行星和彗星。佛羅裡達中央大學教授、物理學家丹布裡特被選定為新視野號科學小組成員,在下一個任務期間研究保持40多億年狀態的冰封天體地質和結構。丹布裡特認為這是行星科學最偉大的前沿探索之一,另一個柯伊伯帶天體2014 MU69的位置更遠,遠離冥王星,這會是一個更好的柯伊伯帶天體代表。
與此同時天文學界還遠遠沒有完成對新視野號探測器數據的學習,去年7月抵達時探測器傳回了大量珍貴的圖像,目前數據仍然在傳輸之中,而且才完成了一半。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