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旅程中看到了什麼?

2020-11-08 黑科技在身邊

2006年1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開始了探索冥王星的漫長旅程。它成為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人造物體。而且還探索了柯伊伯帶中名叫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小行星。為了到達太陽系外部區域並完成探索任務。新視野號首先穿越了小行星帶,這是它拍攝的第一張圖像。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除了小行星,它主要由成千上萬的異形物體組成。這個模糊的斑點看不清楚,但這是小行星132524apl,其直徑約1.6英裡。

  

新視野號在飛行期間,並非所有探頭和儀器都在線,其中也包括探測器的最高放大倍率望遠鏡。穿過小行星帶後,探測器的下一個目標是,太陽系行星老大-木星。2007年它開始捕獲木星照片

在與木星的相遇中,新視野號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時8700英裡,並調整了航向。它拍攝了很多木星有價值的圖片。2007年2月,探測器捕捉到木星宏偉的氣體漩渦照片。

  

該圖像是通過組合幾張照片創建的,不同的顏色暴露了木星的湍流。新視野號沒有拍到木星的超高清特寫照片。它主要是利用木星重力加速,輔助機動路徑變軌。在這個過程中,它從數百萬英裡之外捕獲木星衛星的圖片。

  

這是火山衛星艾奧的照片,在距離150萬英裡的地方拍攝的。熾熱的火山,明亮的晨昏線,慢慢飄落的火山灰。

  

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的圖像,距離220萬英裡。暴露出古老的黑暗斑點,表面散布著撞擊坑。

  

這是著名的冰冷世界歐羅巴,距離190萬英裡,破裂的冰冷外殼,60英裡下覆蓋著遍布全球的海洋。

  

最後是木星最外面的木衛四,距離260萬英裡,它表面有明顯新鮮的隕石坑。

  

在和木星相遇之後是,新視野的下一個目標是冰冷的矮行星冥王星。它距地球約30億英裡。為了節省能源,飛船於6月進入休眠模式。但每年都要進行系統檢查。時間一晃過去七年半,在2014年12月,新視野被喚醒了。它終於飛到了冥王星。

在飛船接近的過程中,發送回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像。

  

隨著照片質量逐步提高,一個冰冷的世界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張精緻的超高解析度彩色圖像,向我們展示了彩色的冥王星。就好像我們可以親眼看到一樣。它拍攝於2015年7月距離冥王星22025英裡處。我們可以看到冥王星壯麗的景色,由峽谷和山脈組成的明亮冰冷地形,其中包括著名的心形地區。新視野號還拍攝了冥王星不同地形的特寫鏡頭。

  

例如這張色彩增強的圖像。由坑窪的山谷和廣闊的山脈組成的地表。通往冰冷平原的山脈,山上是巨大的冰塊,上面覆蓋著一層甲烷冰等氣體結晶,可能有兩英裡高。而冥王星著名的心形地區覆蓋了冷凍氮,發出耀眼的白色。

新視野號也拍到了冥王星的神秘衛星,包括最大的卡隆。這張圖片根據精確的數據創建,向我們展示了卡隆的外觀。就像我們親自到場觀看一樣。深紅棕色區域位於卡隆的北極地區,巨大的懸崖延伸出老遠。

  

當然還有一些模糊的冥王星較小的衛星圖像。

  

2016年1月,經過9年30億英裡的徵程,新視野號終於完成了對冥王星系統的探測,發送回超過50GB的數據。但它的任務尚未結束,下一個目標是神秘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小行星。2019年1月,和冥王星相遇三年後。新視野號終於到達了太陽系邊緣,天涯海角小行星周圍。此時新視野號離地球近40億英裡,該圖像是在最接小行星的幾分鐘之前拍攝的。

  

圖像揭示了該物體的複雜地質,這個像葫蘆一樣的小行星,直徑18英裡。由兩個幾乎球形的球體組成。

  

目前,新視野號距離地球超過40億英裡,並計劃繼續研究柯伊伯帶。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稱,新視野號具有足夠的動力和燃料運營至2030年,還可能會在延長任務時間。甚至可能直接衝到星際空間,追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步伐,向宇宙深處前進。

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宇宙奧秘!

  


相關焦點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NASA發布照片顯示,美國太空總署(NASA)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很遠,它現在看到的恆星位置與我們不同
    用智慧「測量」宇宙——視差實驗為我們解答天文中的距離奧秘半人馬座比鄰星的平行立體影像。左邊圖像為新視野號拍攝。根據美國宇航局在新視野號上進行的視差實驗顯示,探測器看到的一些恆星的位置與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略有不同,從中我們可以揭示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孩子們,你們在家裡其實也可以複製這種效果。完全伸展你的手臂使其原理你的臉,然後舉起任意一根手指。當你單獨用左眼或者右眼交替觀看時,你會發現手指會改變位置。
  • 冥王星地下黨和新視野號的故事
    ——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斯特恩飛掠成功,歡呼雀躍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飛掠冥王星,發回了這顆星球有史以來最清晰的照片。這一成就來之不易,一些人甚至為之付出了一生的努力。神秘的冥王星到底有何魅力,是什麼在吸引他們十年如一日,如此孜孜不倦地追求?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斯特恩接受騰訊科技專訪 「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阿蘭·斯特恩在2016年11月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直到2014年,人類都還沒有確認「新視野」號在冥王星之後下一個將要飛掠的目標。
  •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拍下史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北京時間昨晚,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冥王星,也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清晰照片。  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為什麼依然引起人們的關注?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意味著什麼?  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新視野號開發人員與飛行控制中心裡,興奮的科學家們舉著美國國旗歡呼雀躍著。
  •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很遠,它現在看到的恆星位置與我們不同
    左邊圖像為新視野號拍攝。 根據美國宇航局在新視野號上進行的視差實驗顯示,探測器看到的一些恆星的位置與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略有不同,從中我們可以揭示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比鄰星和沃爾夫359是在結束的實驗中使用的兩顆恆星,就它們所處的位置而言,離地球非常近,比鄰星距離我們4.2光年,沃爾夫359距離地球7.8光年。至於至於左右兩眼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地球和新視野號之間的距離,現在是43億英裡(69億公裡)。你或許還記得,新視野號在2015年訪問了冥王星,在2019年初訪問了形狀古怪的Arrokoth小行星。
  •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二:冥王星上的甲烷冰下面這張甲烷冰分布圖,由新視野號探測器上的「拉爾夫」(Ralph instrument)可見光/
  • 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結果公布:取得超過50G數據
    可以看到下方遍布撞擊坑的較為古老的地表以及上方充填著揮發性冰物質的斯普特尼克平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2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僅僅在一年之前,在美國宇航局飛往太陽系邊緣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的視野中,冥王星還不過是一個難以分辨的模糊亮點,就和80年前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透過望遠鏡看到的「第九顆大行星」並無多大差別。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飛越億萬裡追尋 新視野探測器與冥王星擦肩
    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9年半的太空穿梭,「新視野」號探測器將於14日掠過冥王星,探測這個迷一般的冰冷星球。  人類直到1930年才發現冥王星的存在,對它的認知還存在諸多誤會。隨著「新視野」的靠近,冥王星將史無前例的向人類實現最清晰的呈現。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這個神秘的地區擁有著太陽系構成的線索,並且,它遠遠超出了人類可以觸及的範圍,直到新視野號的出現。新視野號的目的就是:探索冥王星,收集越多數據越好,並傳送回地球,然後探索柯伊伯帶及更遠的地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新視野號研發團隊讓它全副武裝,裝有七個超高水準的科學儀器。
  • 新視野號探測器首張冥王星近照立功:證明宇宙只有數千億個星系
    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任為確定宇宙星系的數量帶來了新的證據,星係數量可能比之前認為的2萬億個要少的多。新視野號探測器是2006年1月升空的太空探測器,於2015年7月14日與冥王星近距離「會面」,旨在實現人類首次對冥王星等柯伊伯帶天體的探測任務,尋找有關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線索。
  • 新視野號2019年將抵達下一個目標
    ,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進入了柯伊伯帶的旅程,要知道新視野號下一代打算探索的目標就需要清楚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對冥王星進行飛掠,這是一點很重要。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艾倫-斯特恩認為在1992年,科學家使用夏威夷大學的望遠鏡發現了冥王星之外的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證實了在太陽系內八大行星軌道之外還有其他天體存在,這個發現促進了美國宇航局對柯伊伯帶的研究。去年7月,艾倫-斯特恩在奧蘭多地球與空間會議討論了探測器下一個任務。
  •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近距離探秘冥王星系統和神秘柯伊伯帶
    新視野號是行星際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 「新前沿」計劃的一部分。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和西南研究所(SwRI)設計,由 S. Alan Stern領導, 該太空飛行器於2006年發射升空,主要任務是執行於2015年對冥王星系統進行飛越研究,並在隨後的十年中進行了第二次飛行任務,以飛行並研究一個或多個其他柯伊伯帶天體(KBO)。
  • 新視野號給冥王星送去9件神秘貨物
    再過6個月,也就是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探測器將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圖片來源: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自2006的1月19日發射升空以來,已經孤獨地在太空中飛行了近9年時間。
  • 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到達真正的天涯海角 準備在那裡呆10年
    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叫新地平線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派出探測任務最遠的飛行器,現在已經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到達柯伊伯帶考察小行星。這是一顆由美國航天局(NASA)製造發射的太陽系深空探測器,於2006年1月19日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經過近10年的孤獨旅行,於2015年7月到達冥王星,考察了冥王星和冥衛一後,深入柯伊伯帶考察既定的小行星,計劃在在這裡呆上5~10年。
  •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拍到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發現心形暗斑
    飛了將近10年,在即將到來的7月14日,NASA發射的「新地平線號」(New Horizon,現也翻譯作「新視野號」——觀察者網注)探測器將成為人類首個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這樣的深空探測壯舉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生過,我們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曾探索過太陽系的內圈巖石行星、80年代則是中部的氣態行星,現在終於將要探索外圍被冰雪覆蓋的行星了。
  • NASA公布最新冥王星圖 「冥王之心」被命名湯博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6日凌晨三點,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了由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冥王星以及它的微星卡戎的照片,新視野號探測器於北京時間7月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