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航局確認「隼鳥二號」已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

2021-01-09 驕陽網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據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在此次小...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

據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在此次小行星探測任務的樣本容器中發現了黑色的沙子,他們認為這些沙子來自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

這對2014年發射升空的「隼鳥二號」探測任務來說是個好消息。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此前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還不能確切地確定太空飛行器是否採集到了任何樣本。雖然探測器按計劃在「龍宮」表面完成了所有採樣操作,但任務小組無法確認探測器是否能將小行星物質帶回地球。當地時間周一工程師們在日本宇航局的一個無塵室裡第一次打開樣品容器。

日本宇航局表示,「12月14日,返回艙內的樣本容器被打開,我們確認裡面有據信來自『龍宮』的黑色顆粒。似乎有小顆粒附著在樣本採集器的開口處。」

「返回艙內的樣本容器已經被打開,」日本宇航局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樣本容器中有據認為來自小行星龍宮的黑砂顆粒。」

好消息還不止於此,因為工程師們可能還沒有發現更多的小行星材料。日本宇航局宣布發現的黑砂顆粒正好位於樣本容器的開口處。而樣本容器內部還有一個尚未打開的主腔室,裡面可能有大量的樣品。「隼鳥二號」的目標是從「龍宮「收集多達100毫克的物質。

相關焦點

  • 日本與NASA合作,分享隼鳥二號帶回樣本
    現在,該機構下屬詹森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員正期待著接收小行星龍宮(Ryugu)的樣本,後者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剛剛送回地球的。上周末,隼鳥二號向地球發送了其從小行星龍宮上採集的樣本。根據JAXA和NASA之間達成的協議,NASA可獲得部分樣本。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12月15日,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 世界首試:日本「隼鳥二號」再登小行星,計劃帶回地下巖石樣本
    早在6月26日,日本太空機構就稱,「隼鳥二號」太空探測器將第二次登陸小行星,以採集其在今年4月份製造的撞擊坑所產生的的碎片樣本。該探測器的任務就是將小行星地下巖石樣本帶回地球,這是一次大膽的、具有突破性的嘗試。日本方稱:「(我們)將創造新的歷史。」
  • 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
  • 珍稀樣本!日本航天局已經從隼鳥二號上回收了「龍宮」小行星樣本
    日本航天局官員周日對「隼鳥二號」太空探測器在一次史無前例的任務中收集到的稀有小行星樣本抵達地球表示歡迎。在穿越夜空的一道光線中,一個裝有從遙遠的小行星上採集的珍貴標本的太空艙被探測器拋到地球上。科學家們希望,這些預計不超過0.1克的樣本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
  •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日本隼鳥二號成功降落 第二次帶回小行星樣本
    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採集的月壤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中,隨後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而在離開地球六年後, 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今天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的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行星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
  • 隼鳥二號,該回家了!地球等著你!
    據消息稱,日本的「隼鳥2號」宇宙飛船正在返航途中,它已經正式離開小行星「龍宮」,攜帶者小行星樣本開始為期一年的返回地球之旅!「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發射,於2018年6月底抵達龍宮。龍宮是一顆碳質近地小行星。通過研究它,JAXA(日本航空航天局)希望更多地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巖石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尤其是揭示地球上水和有機化合物的起源。
  • 解讀日本將太空巖石帶回地球壯舉的背後隱藏了哪些挑戰
    ,它收集到了樣本並準備帶回地球用於研究。考慮到小行星「龍宮」(Ryugu)是一塊很小的巖石,漂浮在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1.86億英裡)的太空中,因此這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成就。「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花了將近4年的時間才抵達「龍宮」這顆小行星,這是人類第二次從這樣的小行星上收集樣本。把這樣的樣本帶回地球讓許多人感到興奮,此舉浸透了科學家們的艱辛汗水,背後隱藏著哪些困難挑戰和偉大意義?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JAXA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這是歷史上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被送回地球,可能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在返回地球之前,Hayabusa2在小行星周圍徘徊了一年半,繪製了其巖石表面地圖,並抓取了樣本。科學家們渴望看到Hayabusa2帶回來的巖石,因為來自小行星的原始樣本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太陽系在行星最初形成時的信息,因為小行星有點兒像我們宇宙鄰居的嬰兒照片。這些太空巖石自太陽系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科學家們認為,在過去46億年裡,小行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太空任務是如何搶奪其他星球的碎片並把它們帶回地球的
    7月30日,恆心號火星車將發射到這顆紅色行星,這是實現行星科學家長期夢想的第一步。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毅力號將於2021年2月抵達,開車四處搜集巖石樣本——總有一天,其他太空飛行器將收集這些樣本,然後飛回地球。這些巖石將成為從火星返回的第一批樣本。他們將加入一個無價的宇宙材料收集帶回來的其他行星機構在整個太空時代。
  • 日本稱採回的小行星樣本外觀像木炭 將向世界多個研究機構分享
    去年,日本隼鳥2號宇宙飛船從距離地球1.9億英裡的小行星Ryugu的兩個地點採集了兩組土壤樣本。該宇宙探測器12月初將這些樣本從太空送回到澳大利亞內陸的一個著陸點,日方人員已經將樣本帶回日本。日本航天方面官員在周四描述說,這些從小行星上收集並運回地球的土壤樣本沒有令人失望,它們看起來類似於木炭的小碎片,是一種較小的黑色砂質顆粒。這些樣品有0.4英寸那麼大,堅硬如巖石,撿起或倒入另一個容器時都不會破裂。
  • 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樣本返回任務成功,這就是小行星表面上的土壤
    12月24日,這張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提供的照片為我們展示了由隼鳥2號帶回的返回艙內看到的土壤樣本,這是在C室的小行星樣本。日本宇航局科學家表示,除了上周在A室看到的的黑色土壤樣本外,他們還在C室發現了更多從隼鳥2號飛船上收集並帶回的小行星土壤樣本,這提高了他們找到太陽系起源線索的希望。 這位科學家具體解釋道:「大小差異表明小行星上基巖的硬度不同。一種可能是,第二次著陸的地方是一塊堅硬的基巖,較大的顆粒破碎而進入了C室。」
  • 「嫦娥五號」2000克月壤剛攬件,日本官宣帶回太空樣品
    近來,國際太空領域可以說是捷報頻傳,「嫦娥五號」在落月挖土任務行雲流水般完成後,已經踏上「回家」歷程,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將把約2000克的月球土特產「打包」帶回地球。據報導,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緊接著奔赴當地的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並儘快將樣本運回日本研究,而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回收艙後繼續進行自己的小行星探測之旅。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首個萬億富翁將有可能誕生於太空採礦行業,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外太空資源是無限的。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裡,除了恆星,行星,行星衛星外,還飛舞著數以萬計巖石小行星,誰是第一個在小行星上找到貴重礦物並將其帶來地球的人,那麼誰就有可能富甲天下,因為很多小行星上不排除有純度極高的黃金,鉑金,銠,鉑等物質。
  • 僅最後6724萬公裡,隼鳥二號3個月後切入地球軌道,之後飛往金星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首個萬億富翁將有可能誕生於太空採礦行業,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外太空資源是無限的。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裡,除了恆星,行星,行星衛星外,還飛舞著數以萬計巖石小行星,誰是第一個在小行星上找到貴重礦物並將其帶來地球的人,那麼誰就有可能富甲天下,因為很多小行星上不排除有純度極高的黃金,鉑金,銠,鉑等物質。
  • 宇宙的下一場「馬戲表演」:把火星巖石帶回地球
    NASA和歐洲航天局正在計劃從火星上帶回巖石,對火星進行深入研究。編者按:NASA與歐洲宇航局開展了合作項目,計劃將從火星上帶回一些巖石等地質材料進行深入研究。「毅力號」的關鍵任務之一是鑽39個巖心,每個巖心寬半英寸,長2.4英寸,這些巖心看起來挺有意思的,也值得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每個巖石和泥土樣本重約半盎司,它們被密封起來,裝在一個超細的就跟雪茄那麼大小的金屬管中。但最初,NASA其實沒想把這些管子帶回地球的,但「毅力號」也不可能把巖石扔掉。
  • 日本「隼鳥二號」再次登陸龍宮,並成功採礦,彰顯不俗實力!
    若論當今世界各國的航天技術,無疑美國是領先一大截的,不過估計大家都沒想到日本的航天技術在默默崛起。據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7月11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第二次成功登陸小行星「龍宮」,並採集了地下巖石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