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日本隼鳥2號宇宙飛船從距離地球1.9億英裡的小行星Ryugu的兩個地點採集了兩組土壤樣本。該宇宙探測器12月初將這些樣本從太空送回到澳大利亞內陸的一個著陸點,日方人員已經將樣本帶回日本。
日本航天方面官員在周四描述說,這些從小行星上收集並運回地球的土壤樣本沒有令人失望,它們看起來類似於木炭的小碎片,是一種較小的黑色砂質顆粒。這些樣品有0.4英寸那麼大,堅硬如巖石,撿起或倒入另一個容器時都不會破裂。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所描述的這些顆粒來自該太空飛行器於2019年4月首次著陸的一顆小行星。
太空材料科學家Tomohiro Usui說,較大的碎片來自在小行星第二次著陸時進行採樣的設備。
去年7月,為了獲得第二組樣本,隼鳥2號在小行星表面下投放了一個撞擊器來實現爆破,進而從隕石坑收集飛散的物質材料,這樣它就不會受到空間輻射和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
烏蘇伊說,顆粒大小的差異表明這顆小行星上的基巖硬度不同。「一種可能性是,第二次著陸的地方是一塊堅硬的基巖,因此產生的顆粒較大,隨後它們進入了採樣艙內。」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將繼續對小行星樣本進行初步檢查,明年將進行更全面的研究。
這張照片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於2020年12月18日提供,展示了隼鳥2號帶回的返回艙容器中的土壤樣本
科學家們希望這些樣本能夠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太陽系和地球生命的起源。
在日本進行研究後,一些樣本將分享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國際空間機構,以進行進一步研究。
與此同時,隼鳥二號正在對另一顆遙遠的小行星1998KY26進行為期11年的考察,試圖研究對可能飛向地球的隕石的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