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樣本!日本航天局已經從隼鳥二號上回收了「龍宮」小行星樣本

2021-01-18 星星知火

日本航天局官員周日對「隼鳥二號」太空探測器在一次史無前例的任務中收集到的稀有小行星樣本抵達地球表示歡迎。

在穿越夜空的一道光線中,一個裝有從遙遠的小行星上採集的珍貴標本的太空艙被探測器拋到地球上。科學家們希望,這些預計不超過0.1克的樣本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

Databus-2項目經理Yuichi Tsuda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經過六年的太空旅行,這盒寶物今天早上終於在澳大利亞的烏莫拉著陸。」攜帶樣本的太空艙在日本時間凌晨2:30之前進入大氣層,在返回地面著陸地點的途中形成了一個像流星一樣的火球。

幾個小時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在上周六從隼鳥二號(Hayabusa2)分離到地球的太空艙發射的信標的幫助下,樣品已經找到,而這個冰箱大小的探測器在大約22萬公裡(13.7萬英裡)之外。Tsuda說:「返回艙以完美的形式著陸,探測器正在進行另一項任務」

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中被發現,現在將由科學家進行初步分析,包括檢查是否有氣體排放。然後它將被送往日本。

有機材料樣品?

這些樣本是由2014年發射的「隼鳥二號」在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上採集的。探測器收集了由於向小行星發射「撞擊器」而激起的表面塵埃和表面下的原始物質。這種物質被認為自宇宙形成以來就沒有改變過。

像地球這樣較大的天體經歷了劇烈的變化,包括加熱和凝固,改變了它們表面和下面物質的組成。

「隼鳥二號」任務負責人吉川誠在「隼鳥二號」飛船抵達地球之前對記者說:「在較小的行星或小行星上,這些物質沒有融化,因此我們認為46億年前的物質仍然存在。」

科學家們尤其熱衷於發現這些樣品中是否含有有機物質,而有機物質可能有助於在地球上孕育生命。

吉川說:「我們仍然不知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通過『隼鳥二號』任務,如果我們能夠研究和了解來自「龍宮」的有機物質,那麼這些有機物質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來源。」

「隼鳥二號」的一半樣本將由JAXA、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國際組織共享,其餘樣本將保留以供分析技術取得進展後的未來研究之用。

Hayabusa2更多其他任務

隼鳥二號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它現在將開始一項針對兩顆新小行星的長期任務。在2026年7月接近第一顆被命名為2001 CC21的小行星之前,它將在大約6年的時間裡完成圍繞太陽的一系列軌道運行。

雖然探測器不會像對「龍宮」那樣靠近CC21,但科學家們希望它能夠拍攝到CC21的照片,並希望它的飛掠能幫助人們了解如何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

「隼鳥二號」隨後將朝向其主要目標1998 KY26,這是一顆直徑只有30米的球形小行星。當探測器於2031年7月抵達這顆小行星時,它將離地球大約3億公裡。它將觀察並拍攝這顆小行星,考慮到它正快速旋轉,每10分鐘繞軸旋轉一次,這並非易事。

但是隼鳥二號不太可能降落並收集樣本,因為它可能沒有足夠的燃料將樣本送回地球。

相關焦點

  • 日本與NASA合作,分享隼鳥二號帶回樣本
    現在,該機構下屬詹森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員正期待著接收小行星龍宮(Ryugu)的樣本,後者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剛剛送回地球的。上周末,隼鳥二號向地球發送了其從小行星龍宮上採集的樣本。根據JAXA和NASA之間達成的協議,NASA可獲得部分樣本。
  • 世界首試:日本「隼鳥二號」再登小行星,計劃帶回地下巖石樣本
    早在6月26日,日本太空機構就稱,「隼鳥二號」太空探測器將第二次登陸小行星,以採集其在今年4月份製造的撞擊坑所產生的的碎片樣本。該探測器的任務就是將小行星地下巖石樣本帶回地球,這是一次大膽的、具有突破性的嘗試。日本方稱:「(我們)將創造新的歷史。」
  • 日本宇航局確認「隼鳥二號」已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據悉,日本宇航局的工程師們在此次小... 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
  • 日本隼鳥二號成功降落 第二次帶回小行星樣本
    而在離開地球六年後, 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今天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的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行星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   隼鳥2號的返回艙直徑接近40釐米,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在大約3000攝氏度的高溫中,1分鐘內從接近11.6公裡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降到3公裡每秒。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12月15日,當地時間周一日本宇航局(JAXA)確認其小行星探測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2)已經將太空巖石樣本帶回地球。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 並肩飛行,回收小行星樣本究竟有多複雜,這需要太空飛行器全自動算法
    10倍日本的隼鳥二號可以使用遙感儀器,小型著陸器從多個角度研究龍宮。它還可以發射多顆金屬彈丸,轟擊龍宮小行星表面物質,這是為了收集龍宮小行星地表下的物質。在轟擊之後,一些樣本因為小行星引力作用會逐漸墜落回表面,而在這期間隼鳥二號就可以收集樣本然後將樣品放入膠囊中以返回地球實驗室進行分析。簡單的了解了一下龍宮和隼鳥二號,接下來我們將一起探索整個任務最關鍵的部分,也就是隼鳥二號如何回收小行星樣本,這個過程可以說是非常複雜。
  • 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到周日凌晨到達南澳大利亞烏梅拉(Woomera)上空時,探測器將完成約60億公裡(37億英裡)的往返飛行,其中包括在一顆移動的小行星表面短暫停留了兩次。周日的行動將標誌著總價值300億日元(2.15億英鎊)的「隼鳥二號」任務的高潮。2014年12月,「隼鳥二號」在位於日本西南部的谷名島航天中心發射成功。
  • 日本「隼鳥二號」再次登陸龍宮,並成功採礦,彰顯不俗實力!
    若論當今世界各國的航天技術,無疑美國是領先一大截的,不過估計大家都沒想到日本的航天技術在默默崛起。據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7月11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第二次成功登陸小行星「龍宮」,並採集了地下巖石碎片。
  •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 帶著「龍宮」物質樣本返航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隼鳥二號獲取樣本超5.4克,JAXA:超預期,一次巨大的成
    ,從月球上採集樣本返回,而日本的隼鳥二號是它們第二次小行星上採集樣本。從距離上來說,嫦娥五號探測的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同時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自然天體,而隼鳥二號探測的目標小行星龍宮號在3.4億公裡之外,從出發到返回一共用了6年的時間,而像我國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返回共持續了23天。
  • 隼鳥二號,該回家了!地球等著你!
    據消息稱,日本的「隼鳥2號」宇宙飛船正在返航途中,它已經正式離開小行星「龍宮」,攜帶者小行星樣本開始為期一年的返回地球之旅!「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發射,於2018年6月底抵達龍宮。龍宮是一顆碳質近地小行星。通過研究它,JAXA(日本航空航天局)希望更多地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巖石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尤其是揭示地球上水和有機化合物的起源。
  • 日本「隼鳥2號」任務獲取小行星樣本多於預期
    這可不是什麼咖啡渣,而是日本「隼鳥2號」從外太空帶回地球的小行星物質。據悉 ,該探測器最近在澳大利亞將載有小行星材料的有效載荷卸下後被運往會到了日本。JAXA在一兩天前的一份新聞稿中展示了其樣本收集容器的圖像。
  • 「隼鳥二號」傳回的紅外圖像數據顯示「龍宮」幾乎完全由多孔的...
    無數「碎片」一樣繞太陽系中心軌道運行的小行星,是太陽系早期形成過程的見證者。它們中的大部分是碳含量豐富的C型小行星。在這幾十億年間,C型小行星幾乎沒什麼變化,如同「時間膠囊」一般將古老時期的物質保存了起來。日本「隼鳥二號」(Hayabusa2)探測器的目標「龍宮」(Ryugu)便是其中一顆。
  • 日本隼鳥 2 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小行星 「龍宮」首次地下樣本採集
    IT之家7月11日消息 日本航天局(JAXA)日前宣稱,其已成功收集了小行星「龍宮」首次採集的地下樣本。這則消息是在晚上8點前通過日本共同社新聞發布的,距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2號」衛星第二次降落在距離地球約2億英裡的「龍宮」小行星上僅僅90分鐘。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打開龍宮小行星樣本密封艙 日研究員驚呆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採樣小行星「龍宮」的任務達成,裝有樣本的密封艙在澳洲降落後被送往日本,但研究人員一打開艙體檢查當場就被嚇得目瞪口呆,因為裡面的樣本比想像中更好更多。據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澤田弘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100毫克左右,結果一看到樣本他震驚得無話可說。澤田弘崇透露,接下來他可能大叫了起來,但他實在記不清楚當時的事情了,總之和他預期的非常不一樣,樣本數量非常多。此前,隼鳥2號在太空漫遊了6年,並於龍宮小行星上方繞行了好幾個月,然後使用小型炸藥炸出坑洞並收集產生的碎片。
  •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隼鳥2號小行星樣本盒被打開 首次觀察到「龍宮」的碎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龍宮」上收集到的首批材料圖像。「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追逐太空飛行器,它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圍繞龍宮度過了16個月。
  • 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 內裝小行星碎石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月6日2時30分前,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在澳大利亞上空被觀測到,並被確認回歸地球。據稱,樣本艙在澳南部沙漠地帶著陸,奔赴當地的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據此前報導,「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發射升空,在「龍宮」小行星製造了隕石坑,兩度成功著陸。2019年11月,它結束了約1年半的停留,開始返回地球之旅。當地時間2020年12月5日下午,「隼鳥2號」向地面釋放裝有小行星「龍宮」碎石的密封樣本艙。當地時間6日凌晨,樣本艙進入地球大氣層。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02:1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