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12年的時間,跨越64億公裡,新視野號為什麼這麼做?

2020-12-04 空門使者

宇宙包羅萬象,無奇不有。截至目前,我們不知道宇宙中到底存在著多少天體,甚至於存在著多少天體的種類我們也難以計算出來。而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是冰山一角,所以我們探索宇宙的腳步不能夠停止。每一年,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宇宙探測計劃,如今各個國家往外空中發射的探測器不計其數。特別是美國。

「新視野號」飛船就是美國眾多外太空探測器中的其中一個。「新視野號」是美國宇航局於2006年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為了探索冥王星最大的衛星以及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一直以來,「新視野號」都在積極完成自己的任務,每一年都為美國傳輸回來大量的關於冥王星最大衛星的信心以及一些關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的信心。

而就在「新視野號」進行探測計劃的第三個年頭,它接收到了全新的任務。美國航天局派遣 「新視野號」飛往一顆名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進行探測收集信息。為何一直在冥王星附近活動的「新視野號」要改變原先的任務呢?難道探測冥王星最大衛星以及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的任務不再重要了嗎?其實不然,原本「新視野號」的任務固然重要,但是去探測「天涯海角」這一個行星的任務更加重要,而且「新視野號」已經在冥王星附近轉悠了3年之久。

所以派遣「新視野號」去探測「天涯海角」是很合適的。不過我們仍舊有疑惑,「天涯海角」到底是什麼來由呢?為什麼科學家願意派遣「新視野號」前往探測呢?這顆名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到底有何獨特之處,領導人們要大費周章地找到它呢?在太陽系中值得探索的星體不是還有很多嗎?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所在的位置上。

小行星原本2014 MU69,是國宇航局在徵集了眾多的意見後,才其正式命名為「天涯海角」。

而過小行星的名字,我們就可以想像它距離地球到底有多遙遠了。「新視野號」去到這顆

小行星整整花費了12年的時間,全程將近69公裡。今年,「新視野號」才正式到達「天涯海角」附近。

「天涯海角」處在柯伊柏帶上,而這顆小小的行星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拜訪過的最古老的,而根據「新視野號」傳輸回來的照片,科學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概在30公裡左右,而它最早在4年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一些照片,讓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
    文/仗劍走天涯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了一些照片,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1992年,人類就已經發現了上千顆位於柯伊伯帶的小天體,這些龐大的隕石群體非常的密集,並且如果探測器想要探測柯伊伯帶,是需要面臨著機毀人亡的可能性的。但是這種可能性卻不能夠阻止美國。美國在2006年發射了新視野號探測器,而它的主要任務便是探測冥王星及其衛星,最後探測位於柯伊伯帶中的小行星群。
  • 64億公裡外的「天涯海角」:原來是個「葫蘆娃」
    北京時間1月2日深夜23點29分,曾經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創造歷史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探測器,以每秒14公裡的高速度,從3500公裡處掠過了柯伊伯帶的小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在 2005 年 7 月 4 日,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的飛船新視野號正在距離地球50 億公裡的地方。當它突然中斷信號時候,它已飛行了 9.5 年,離冥王星就只有 10 天的飛行時間。但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到 1989 年為止,人類已經成功地將太空飛行器送往太陽系的所有已知行星,除了冥王星。
  • NASA新視野號飛掠「終極遠境」,65億公裡外的新年祝福!
    「新視野號」於北京時間1日下午飛掠古柏帶的小行星「終極遠境」(又稱天涯海角),因為距離遠達65億公裡,首批照片預計最快要晚上10點才能傳到地球。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2015-07-15 07:18:12(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 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到達真正的天涯海角 準備在那裡呆10年
    新視野號是目前人類派出執行任務最遠的探測器,並不是說它已經是飛得最遠的探測器,而是執行太陽系探測任務最遠的探測器。它的前輩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等探測器,在完成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探測任務後,都帶者人類的問候,向太陽系外飛走了,飛的最遠的旅行者1號已經距離我們216億公裡了。
  • 飛行48億公裡,新視野號傳回數據,上面的內容刷新科學家的認知
    ),最遠距離大約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由於冥王星的距離非常遙遠,所以想發現它確實是不容易。,不過在後來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結果,在1930年,克萊德·湯博從拍攝到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可能在移動的天體,這個天體就是冥王星。
  • 計劃有變,新視野號暫時不飛掠73.6億公裡外小天體,等待升級
    ,2020年11月,新視野號與地球距離達到49.20AU,約73.6億公裡,2021年春天距離將增加到50AU。新視野號狀況良好,自2019年1月1日近距離飛掠小天體天空(Arrokoth)後,由於獲取數據量巨大,在過去的20個月時間裡,新視野號一直在向地球回傳數據,幾乎再沒分派其它任務。
  • 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
    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時間:2016-09-04 20:0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 據科學新聞網站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到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創神星(Quaoar)
  • 64億公裡之外的回望,旅行者一號帶給人類新認知,科學家也沉默了
    人類文明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數百萬年,從最初的森林古猿(1500萬年前)在600萬年前和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揚鑣,到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再經過第一次走出非洲大陸,在世界各地發展演化出不同的人種,大約在20萬年前智人在非洲發展起來,隨後人類第二次走出非洲,經過十幾萬年的時間,人屬下的其他人種滅絕消失
  • "新視野"拍到迄今最遠天體,距地超過61.2億公裡
    (原標題:「新視野」號拍到迄今最遠天體圖像,距地超過61.2億公裡)
  • 美國「新視野號」距離地球有69億公裡 觀察恆星在太空中的位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新視野號」探測宇宙飛船自2006年發射以來立下不少創舉,包含2015年首次探索冥王星及在2019年完成史上最遠飛掠任務等。近日美國航天總署再次發布喜訊,目前「新視野號」的位置距離地球有43億英裡(約69億公裡),其所拍攝的照片首次清楚呈現了「視差效應」,代表人類可從地球及新視野號拍下的照片觀察到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在太空中的位移。「視差效應」(Parallax effect)指的是因為距離而產生視差的效應,科學家常利用「視差效應」來測量恆星與地球的距離。
  • 「新視野號」的10個數~
    7億美元 「新視野」號耗資7億多美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觀測冥王星及冥外天體的太空飛行器。因為這些天體所處的柯伊伯帶是46億年前太陽系早期塵埃盤的遺蹟,所以本次探測有可能使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發生飛躍。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72億公裡外新視野號即將傳完數據,近期或有新行動
    72.4億公裡,如果以這麼遠距離來回看太陽,太陽變成一個小黃點,光線變得十分昏暗,而木星可能微弱得看不見了,地球就更別提了。月10日,當新視野號飛船來到木星附近時,通訊速率為38kbit/s,而到了現在,通訊速率只有1kbit/s左右,一天24小時傳輸86400kbit數據,1M=1024kbit,1GB=1024M,所以一天時間只能傳送84.375M,一個月只能傳送2.47GB。
  •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66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改變了科學家的認知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NASA發射了多個星際探測器,2006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果任務順利,還會進入柯伊伯帶。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其實不是我們發射的速度最快的探測器,新視野號探測器才是。它發射升空的速度,接近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鐘16700米。按照這一速度,飛出太陽系是沒有問題的。
  • 72億公裡外新視野號即將傳完數據,近期或有新行動
    根據美國宇航局9月13日數據顯示,新視野號飛船與太陽直線距離達到72.4億公裡,如果以這麼遠距離來回看太陽,太陽變成一個小黃點,光線變得十分昏暗,而木星可能微弱得看不見了,地球就更別提了。由於距離與數據傳輸速度成反比,所以距離越遠,數據傳送速度就越慢,2007年1月10日,當新視野號飛船來到木星附近時,通訊速率為38kbit/s,而到了現在,通訊速率只有1kbit/s左右,一天24小時傳輸86400kbit數據,1M=1024kbit,1GB=1024M,所以一天時間只能傳送84.375M,一個月只能傳送2.47GB。
  • 最高時速8.4萬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據科學資料顯示,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是在2006年1月發射升空的,經過9年多的飛行,在2015年7月飛掠了冥王星,當時拍下了冥王星的一些照片,將冥王星表面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從時間飛行來看,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速度相當快。
  •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2021-01-14 07: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人類現已觀測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系?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沒有此前預想的那麼多。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