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包羅萬象,無奇不有。截至目前,我們不知道宇宙中到底存在著多少天體,甚至於存在著多少天體的種類我們也難以計算出來。而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是冰山一角,所以我們探索宇宙的腳步不能夠停止。每一年,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宇宙探測計劃,如今各個國家往外空中發射的探測器不計其數。特別是美國。
「新視野號」飛船就是美國眾多外太空探測器中的其中一個。「新視野號」是美國宇航局於2006年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為了探索冥王星最大的衛星以及位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一直以來,「新視野號」都在積極完成自己的任務,每一年都為美國傳輸回來大量的關於冥王星最大衛星的信心以及一些關於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的信心。
而就在「新視野號」進行探測計劃的第三個年頭,它接收到了全新的任務。美國航天局派遣 「新視野號」飛往一顆名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進行探測收集信息。為何一直在冥王星附近活動的「新視野號」要改變原先的任務呢?難道探測冥王星最大衛星以及柯伊柏帶的小行星群的任務不再重要了嗎?其實不然,原本「新視野號」的任務固然重要,但是去探測「天涯海角」這一個行星的任務更加重要,而且「新視野號」已經在冥王星附近轉悠了3年之久。
所以派遣「新視野號」去探測「天涯海角」是很合適的。不過我們仍舊有疑惑,「天涯海角」到底是什麼來由呢?為什麼科學家願意派遣「新視野號」前往探測呢?這顆名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到底有何獨特之處,領導人們要大費周章地找到它呢?在太陽系中值得探索的星體不是還有很多嗎?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所在的位置上。
小行星原本2014 MU69,是國宇航局在徵集了眾多的意見後,才其正式命名為「天涯海角」。
而過小行星的名字,我們就可以想像它距離地球到底有多遙遠了。「新視野號」去到這顆
小行星整整花費了12年的時間,全程將近69公裡。今年,「新視野號」才正式到達「天涯海角」附近。
「天涯海角」處在柯伊柏帶上,而這顆小小的行星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拜訪過的最古老的,而根據「新視野號」傳輸回來的照片,科學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概在30公裡左右,而它最早在4年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