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66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改變了科學家的認知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NASA發射了多個星際探測器,2006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果任務順利,還會進入柯伊伯帶。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其實不是我們發射的速度最快的探測器,新視野號探測器才是。它發射升空的速度,接近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鐘16700米。按照這一速度,飛出太陽系是沒有問題的。
-
美國宇航局確認新視野號探測器已於今天甦醒,將工作到2038年
圖一,這就是被「開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由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圖二,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冥王星地表的高清圖像。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06年1月19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在經過長達9年時間的長途飛行之後,於2015年7月14日成功抵達冥王星軌道,並圓滿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獲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資料。這是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冥王星地表。
-
NASA發布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最遠天體」居然形似雪人
NASA 於本周三(1 月 2 日)公布了新視野號探測器於距地球約 64 億英裡遠的位置傳回的首批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人類目前勘探過的最遠天體 Ultima Thule 的外貌。圖|NASA 發布的 Ultima Thule 照片以及該照片的黑白和彩色細節處理圖。(來源:NASA)照片中的 Ultima Thule 由一大一小兩個球體組成,總長約為 33 公裡,外貌酷似雪人。其中,較大球體的體積約為較小球體的三倍。
-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紅外成像儀拍攝。三:冥衛一卡戎下圖是冥衛一卡戎的高清圖,7月13日由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長距離探測成像儀(LORRI)拍攝,當時相距約為46.6萬公裡。
-
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一些照片,讓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
文/仗劍走天涯新視野號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了一些照片,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1992年,人類就已經發現了上千顆位於柯伊伯帶的小天體,這些龐大的隕石群體非常的密集,並且如果探測器想要探測柯伊伯帶,是需要面臨著機毀人亡的可能性的。但是這種可能性卻不能夠阻止美國。美國在2006年發射了新視野號探測器,而它的主要任務便是探測冥王星及其衛星,最後探測位於柯伊伯帶中的小行星群。
-
有史以來,人類探測器「新視野號」在太陽系邊緣拍攝太空的圖片
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探測器從如此遙遠的地方拍攝到太空照片,以至於恆星的位置似乎與地球上看到的不同。新視野號現在距離我們的地球超過40億英裡,並在繼續飛向星際空間。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大約4.2光年,而沃爾夫359距離太陽系約7.9光年。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利用這種「視差效應」【即從不同位置觀看恆星時看起來在其背景下移動】來測量遙遠恆星的距離。
-
人類探測器首次近距離拍到冥王星清晰照片
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據報導,體積如小型三角鋼琴般大小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上7時49分距離冥王星(pluto)最近。預計屆時「新視野號」將在距冥王星12500公裡的位置上掠過,其任務是為冥王星拍照以及收集數據。
-
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旅程中看到了什麼?
這個模糊的斑點看不清楚,但這是小行星132524apl,其直徑約1.6英裡。它拍攝了很多木星有價值的圖片。2007年2月,探測器捕捉到木星宏偉的氣體漩渦照片。新視野號沒有拍到木星的超高清特寫照片。它主要是利用木星重力加速,輔助機動路徑變軌。在這個過程中,它從數百萬英裡之外捕獲木星衛星的圖片。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14日歷史性地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 美國東部時間14日7時49分,人類最快速的飛行物體「新視野」號在約7750英裡上空飛掠冥王星,它是第一艘飛越和研究冥王星的空間探測器,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接近冥王星的一次,也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一次空間探索任務。
-
探測器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了一些照片,天文學家看到後激動不已
但在1972年的時候,一位名為傑拉德·柯伊伯的天文學家在海王星的外黃道面附近,存在一個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直徑大約有200個天文單位,距離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經過天文學家觀測發現,這些存在於柯伊伯帶的天體或是原始太陽星雲的殘留物,如果能夠研究它們,或許能夠從中推演出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因此,柯伊伯帶的研究價值很高。
-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拍到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發現心形暗斑
在飛行了大約48億公裡之後,「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現在距離冥王星有不到250萬公裡,正以飛快的速度靠近,預計將於格林威治時間下周二的11:49(北京時間7月14日19:49)到達與冥王星最近的地方,距離約1.25萬公裡,15分鐘後靠近冥王星衛星卡戎。這將是第一個靠近冥王星的人類探測器。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天涯海角」:回頭一瞥 懵了
2019年1月2日深夜,「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了柯伊伯帶的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正式名稱為2014 MU69。初期照片顯示該天梯長得就像一個花生或者葫蘆。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NASA介紹,根據現有的探測資料,「天涯海角」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距離冥王星約16億公裡,它形成於柯伊伯帶的冰凍區,溫度極低,這樣的環境更加完好地保留其形成之初的原始狀態。「新視野」號任務團隊通過太空望遠鏡觀測「天涯海角」的飛影,認為其形狀有可能是相互環繞的兩個物體,也可能是兩個物體相連,如啞鈴狀。而它的直徑大約只有30公裡,比冥王星的體積小得多。
-
[圖]新視野號發最新照片:展現冥王星獨特蛇皮地貌
整個圖像覆蓋冥王星表面約530公裡區域。7月14日,「新視野」號拍攝到了冥王星的這幅高清彩色近景圖。在這顆矮行星上,地表色調是如此豐富細膩,彩虹般分布有淡藍、黃色和深紅。這幅冥王星的彩色柱面投影圖,是迄今為止拍攝到的色彩最細緻入微的彩色地圖,是由「新視野」號上的「遠距勘測成像儀」設備拍攝而成的。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
最高時速8.4萬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據科學資料顯示,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是在2006年1月發射升空的,經過9年多的飛行,在2015年7月飛掠了冥王星,當時拍下了冥王星的一些照片,將冥王星表面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從時間飛行來看,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速度相當快。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令科學家沉默?
太陽系的範圍按照引力影響,大約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它的直徑在2-3光年,這也是太陽系的範圍,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聚集著大量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一個寒冷荒蕪的世界。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本世紀初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為何讓科學家沉默?
太陽系的範圍按照引力影響,大約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它的直徑在2-3光年,這也是太陽系的範圍,科學家認為奧爾特雲聚集著大量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一個寒冷荒蕪的世界。NASA為了探測四顆遠日行星,在上個世紀相繼發射了四顆星際探測器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以及本世紀初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探測器成功飛掠代號為「2014 MU69 」的柯伊伯帶小天體,距離地球約66億公裡,信號以光速傳播抵達地球也要6個小時,這是迄今人類探測器造訪的最遠天體。 小天體2014 MU69是2014年6月26日由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發現的,位於太陽系柯伊伯帶內,距離太陽約66億公裡,比冥王星到地球的距離還遠15億公裡。信號從「新視野」發回地球需要約6個小時。 2014年,科學家根據亮度和距離的關係分析,估計2014 MU69大小約30千米到4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