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現冥王星上有東西在動, 新視野號便神奇失聯, 科學家困惑難解

2021-02-24 尖端1號

冥王星自打被命名為Pluto(普路託,古希臘掌管冥界的神祇)以來,便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從而引發人們許多奇異的聯想。比如有人竟然借霍金之口,謊稱外星人就在陰冷的冥王星上時刻監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

那麼,這顆處身柯伊伯帶、距離地球48億多公裡之遙的冥王星,其上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

前不久,剛好美國宇航局發布了有關冥王星的最新消息。據美國航天局發布消息稱,設備最先進的新視野號探測飛船,於2006年7月14日發送,經過9年多時間的飛奔,終於抵達了冥王星的運轉軌道。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專門前往冥王星,研究冥王星及其衛星的探索行為。這一刻自然是萬眾矚目。

無數的冥王星關注者時刻關注著探測活動的每一個新的進展。新視野號不負眾望,傳來了冥王星背後居然存在4個巨大的黑色斑點、並有東西在冥王星上移動的驚人訊息。然而,正當科學家想要仔細審視這些超出人們對冥王星認知的現象時,新視野號,也像當年探測月球時一樣,突然出現了通信中斷,並與地球失去了聯繫。由於冥王星距離地球有48億公裡之遙,所以等新視野號恢復正常,傳回信息,已經是4.5小時以後的事了。

幾十年來,NASA似乎總是在關鍵時刻「故伎重演」,這又一次引起陰謀論者的猜測和不滿。

當新視野號再度傳回信號時,人們看到的是,冥王星表面出現了多個不明軌跡,當然這些不明軌跡似乎不是智慧生物留下的痕跡,而是冥王星地質運動的結果。NASA的行星地質專家家稱,這很可能是水的冰態物質,在固態氮上邊漂浮留下的痕跡。至於剛才被科學家「驚鴻一瞥」的巨大黑斑,NASA的行星地質專家稱,很可能是冥王星上的固態氮也存在內循環運動,接近冥王星地底的部分受熱升華,從而導致中間塌陷,這樣就形成巨大的黑斑。

但這樣解釋,就存在一個問題,冰冷的冥王星,固態氮要升華,哪裡來的熱量?熱源又在哪裡?

NASA的行星地質專家進一步解釋稱,熱源就存在於冥王星數千米的深處,正是這裡的熱源導致固態氮被加熱,形成氣泡後上升,這就是冥王星上固態冰內循環的主要機制。氣泡上升後使得冥王星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遠望呈為黑斑,是因為冥王星就像是「冥界」一眼灰濛濛的,從來也不明亮。

NASA行星地質專家的這番解釋,結論似乎形成的太早,難道又是在掩蓋什麼?但如果冥王星的地心真是像地球一樣火熱,那麼,我們也必須得承認NASA專家們的嚴謹的科學精神是一貫的。

希望我們還是暫時接受NASA專家的冥王星之謎的解釋吧。

推薦閱讀:

太陽系最年輕天體, 每天「蘑菇雲」沖天, 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

是誰在太陽系另立山頭? 科學家稱太陽系將出現一個「小太陽系」

某恆星正以405公裡每秒的速度向地球飛奔,人類需要提前應對嗎?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藍天和水冰
    冥王星的藍空:上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傳回了首批冥王星大氣層的彩照,照片顯示冥王星有藍色的大氣層。「誰能想到在柯伊伯帶也會有藍色的天空?真的是太神奇了!」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新視野號計劃的主要研究者Alan Stern說道。冥王星大氣層的微粒本身可能是灰色或紅色的,但是他們把太陽光散射成藍色的方式引起了新視野號科研團隊的注意。
  • 新視野號發現冥王星上有蝸牛,科學家爭議不斷,是地外生命?
    冥王星「蝸牛」確實是由於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照片,所報導出來的,這是由新視野號探測器觀測到的現象,並且還有清晰可見的圖片,所以很多人都在爭議這是不是真的「蝸牛」。從我們對冥王星的認識來看,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間,是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至少我們從地球表面上看到的蝸牛來說,這樣的溫度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
  • 新視野號發現冥王星上有「蝸牛」,科學家爭議不斷,是地外生命?
    冥王星「蝸牛」確實是由於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照片,所報導出來的,這是由新視野號探測器觀測到的現象,並且還有清晰可見的圖片,所以很多人都在爭議這是不是真的「蝸牛」。從我們對冥王星的認識來看,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間,是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至少我們從地球表面上看到的蝸牛來說,這樣的溫度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
  • 冥王星被除名是陰謀,冥王星上竟然發現了外星人
    有天文學家說是因為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質量還要多27%的鬩神星,但也有發現表明,冥王星上可能有外星人存在,為了掩蓋這一真相,於是將冥王星給除名了。下面探秘志的小編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下冥王星被除名是陰謀這個說法!
  • 新視野號觀測到冥王星大氣層:高度擴散
  • 冥王星上發現會移動的是什麼東西?
    更有意思的是,前不久冥王星上還發現了會移動的東西,這是2015年的消息,美國的新視野號探測飛船於2006年7月14號發送,經過9年多時間的飛行,終於抵達了冥王星的運行軌道,這是人類第一次專門派遣飛行器前往探測冥王星,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任務主要在探測冥王星及其衛星的運行行為及表面特徵。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你或許聽說過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不是行星,或者認為它是行星的「弟弟」。但是,絕大部分行星科學家還是認為冥王星是行星。這就是我們使用這個術語的原因。我們從地球上能了解到的有關冥王星的知識很有限,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然而,冥王星是科學的金礦。它處於名叫柯伊伯帶的地區,是眾多小行星的家,也是成百上千的古代冰體,以及數萬億彗星的家。
  • 地球內部磁極即將發生大翻轉, 科學家: 一旦磁極繼續弱化, 或導致大滅絕
    >地球上的物種能夠長期安然無恙的生存,那是離不開地球內部的磁場保護,是一種有著很強的特殊保護作用的磁體,而對於人類而言,地磁場完全能夠將大量抵達到宇宙中的高能射線全部移開,讓人類免遭這些高能粒子的危害。就跟太空人在登陸上月球時候,必須要穿著厚重的太空衣,這就是讓其免受高能宇宙粒子的危害,而一旦在外太空上 失去了地球磁場的保護,完全就會陷入必死無疑的境界。
  • 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結果公布:取得超過50G數據
    但就在一年之後,近日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組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首次詳細呈現了去年那個夏天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期間所獲得的科學認識。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這5篇詳細的研究論文徹底革新了我們對於冥王星的認識,它們將一個從前天文學上的『行星』轉變成了一個真實的世界,那裡有多樣而活躍的地質構造,奇異的地表化學成分,複雜的大氣層,與太陽之間令人困惑的相互作用以及一個由諸多小衛星組成的系統。」
  • 冥王星地下黨和新視野號的故事
    ——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斯特恩飛掠成功,歡呼雀躍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飛掠冥王星,發回了這顆星球有史以來最清晰的照片。這一成就來之不易,一些人甚至為之付出了一生的努力。神秘的冥王星到底有何魅力,是什麼在吸引他們十年如一日,如此孜孜不倦地追求?
  •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拍下史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北京時間昨晚,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冥王星,也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清晰照片。  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為什麼依然引起人們的關注?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意味著什麼?  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新視野號開發人員與飛行控制中心裡,興奮的科學家們舉著美國國旗歡呼雀躍著。
  • 紀念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5周年——分享關於冥王星的10件趣事
    2015年,新視野太空飛行器飛躍了遙遠的世界,科學家們由此了解到10項冥王星系統最酷,最新奇,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冥王星有顆「心」,驅動著這顆行星的活動 冥王星的心臟——「新視野」號在接近冥王星時觀察到的標誌性特徵之一,並在「新視野」號飛越期間以高解析度拍攝到——是一個巨大的、百萬平方英裡的氮冰川。
  • 新視野號給冥王星送去9件神秘貨物
    再過不到6個月,也就是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就將從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如今已被降級為矮行星的冥王星近旁飛掠,預計最近距離在10000千米左右。除了隨身攜帶的各項科學設備以外,新視野號探測器上還夾帶了一些無關科學的「貨物」。它們將跟新視野號探測器一道飛掠冥王星,然後繼續深入太陽系更遙遠的邊緣地帶。以下就是幾件物體的詳細清單。1、一個真正的人。
  • 「新視野號」發現隱藏在冥王星霧氣的秘密!大氣層可能因此崩潰
    2015年「新視野號」探測冥王星時拍攝了許多影像,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那個遙遠且寒冷的星球竟充滿了朦朧的霧氣。科學家對冥王星進行遠程觀察後發現,冥王星上的霧氣由很小的顆粒組成,它們會在冥王星大氣層之外停留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是立即掉進大氣層。新視野號提供的數據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這些霧氣顆粒正在修改冥王星原本的大氣層,如果這樣的話,冥王星大氣層也許會在未來崩潰。
  • [圖]新視野號發最新照片:展現冥王星獨特蛇皮地貌
    通過這些迄今為止清晰度最高的照片,可以看到冥王星表面獨特的「蛇皮」地貌,其上有眾多冰丘,一個面積正縮小的冰川湖,以及有裂隙的冰山。儘管還沒找到造成這種地貌的真正原因,科學家推測板塊構造與冰川升華的共同作用或是成因。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據報導,體積如小型三角鋼琴般大小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上7時49分距離冥王星(pluto)最近。預計屆時「新視野號」將在距冥王星12500公裡的位置上掠過,其任務是為冥王星拍照以及收集數據。  「新視野號」項目首席科學家斯特恩指出,該探測器有一萬分之一的概率,會因撞上冥王星周邊的碎石殘骸而功敗垂成。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新視野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14日歷史性地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  美國東部時間14日7時49分,人類最快速的飛行物體「新視野」號在約7750英裡上空飛掠冥王星,它是第一艘飛越和研究冥王星的空間探測器,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接近冥王星的一次,也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一次空間探索任務。
  •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二:冥王星上的甲烷冰下面這張甲烷冰分布圖,由新視野號探測器上的「拉爾夫」(Ralph instrument)可見光/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古代人一直想要看一眼地球之外的模樣,或許是科技限制了他們,他們對於宇宙只能無限猜測,進入了現代,人類科技有很大提高,首次登陸月球後,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都難以發現地球所在的位置,走出地球後,科學家們猜測,難道這整片宇宙僅僅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
  • 新視野號的最新發現
    NASA新視野號拍攝的這張高解析度圖像是結合拉爾夫/多光譜可見光成像相機(MVIC)拍攝的藍色,紅色和紅外圖像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