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MIND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做夢,夢裡的情景千奇百怪,有些與生活相關,有些是超現實,還有些純屬噩夢。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有一種說法是,夢中的時間比現實中的更慢,舉個例子,你在夢裡感覺過了5個小時,但現實中只過了1個小時。
我也曾經有這種感覺,有時午睡小憩半個小時,卻夢到很多內容,似乎時間已經過了幾個小時。
但是,這可能是一種幻覺,畢竟我們對夢的感知,有可能被扭曲了。
在電影《盜夢空間》中,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描繪了一個超現實的世界:時間在夢中可以膨脹,而且隨著夢境越來越深,時間流逝的速度越來越慢。
比如在第一層夢境中,時間慢了12倍,在第二層,時間又慢了12倍,相當於比現實中慢了144倍,而在第三層,時間的速度竟比現實世界慢了1728倍。
換句話說,現實世界中每過一秒,相當於夢中過了6個小時,因此哪怕是夢中一頓操作猛如虎,現實中也只是眨眼功夫而已。
在紀錄片《夢:潛意識的電影》中,諾蘭說:「我一直覺得我的大腦運轉得比現實中要快。在我看來,時間在夢中流逝得更慢,我會昏昏欲睡10分鐘,但我會做1個小時的夢。」
睡眠研究員威廉.德蒙特(William Dement)進行了多次研究,他發現人在做夢時眼睛在眼皮下快速移動,所以他能夠通過觀察睡眠者的快速眼動,來監測他們的睡眠並記錄夢的長度。
在記錄這些信息之後,德蒙特會叫醒做夢者,讓他們寫下最近一次夢的描述。他認為較長的夢比較短的夢需要更多的詞語來描述。
通過這些實驗,德蒙特得出結論:夢中的時間與現實生活中的時間幾乎完全相同。
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 · 拉伯奇博士(Stephen LaBerge)也做過研究,他使用多導睡眠圖來測量實驗對象的大腦活動、肌肉張力和眼球運動,有了這些信息就能知道一個人處於哪個睡眠階段,比如是清醒還是快速眼動。
最後,拉伯奇發現做夢和清醒時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一樣的。
從生理學角度,做夢主要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間,這是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徵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橋腦的刺激、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等。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做夢,但這可能是錯誤的,因為那些關於夢的記憶已經消失了。這種「記憶抹除」的情況,通常發生在從快速動眼期自然緩和地進入清醒狀態,相反,如果我們從快速動眼期被突然叫醒,很可能就會記得夢的內容。
科學家發現,人類平均每晚有3至5個夢,有的人高達20個,在一個長達8小時的完整睡眠中,大部分的夢往往發生在2小時的快速動眼睡眠期。
遺憾的是,雖然我們很擅長做夢,但大部分的夢境都會被我們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