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龍湖集團滬蘇公司發布在上海、蘇州兩地的產城業務版圖,上海龍湖閔行天街藍海引擎、藍海引擎淡水河畔產業園、浦東臨港項目和蘇州龍湖中心四大項目亮相。
閔資集團、顓橋鎮資產公司、黃二村合作社、上海顓橋鎮招商中心、上海閔行交大科技園運營有限公司、上海南濱江商務發展有限公司、戴德梁行、羅昂設計等重要合作夥伴;滬蘇龍湖相關負責人及首批入駐企業代表等出席活動,共同見證項目發布。
活動現場
據了解,龍湖產城業務是以空間為載體,以新經濟演化為導向、以創新產業體系為依託、以數位化創新為驅動,服務於不同層級的需求和不同城市區域;將充分發揮傳統開發優勢,整合內外部創新資源,融合產業類和生活類服務、多元功能複合共生,打造面向辦公、產業升級、產城融合發展的綜合型創新平臺,構建產業生態、商務生態和生活生態。目前,龍湖在滬蘇已推出多個創新型的典型產城項目,打造城市圈辦公、商業乃至社區生態鏈。
會上發布的上海龍湖閔行天街藍海引擎、上海龍湖藍海引擎淡水河畔產業園、上海龍湖浦東臨港項目、蘇州龍湖中心四大項目各具特色。據龍湖集團滬蘇公司創新及產城發展部總經理王荷瑜介紹,其中閔行天街藍海引擎和蘇州龍湖中心,是龍湖布局TOD城市綜合體的重要項目,藍海引擎淡水河畔產業園則是廠房改辦公的城市更新力作。
王荷瑜介紹產城項目類型
閔行天街藍海引擎落位於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和紫竹創新創業走廊,處於地鐵5號線劍川路上蓋,緊鄰交大和華東師大,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周圍產業氛圍成熟。藍海引擎通過對內部生態設計、空氣品質、清潔水源等健康維度的高品控獲得國際WELL健康建築認證,這也是上海第三個整棟建築獲此殊榮的辦公空間。
TOD屬性也讓閔行天街藍海引擎更具產業「引擎」特色——閔行中心TOD綜合體覆蓋購物中心、長租公寓、文化藝術中心等多重業態,成為藍海引擎寫字樓的有機配套,一站式滿足購物、休閒娛樂、租住、辦公需求,和地鐵的貫通進一步提升了交通便捷性和出行效率。
上海龍湖閔行天街藍海引擎
與閔行天街藍海引擎臨近,同位於劍川路的龍湖藍海引擎淡水河畔產業園則是典型的城市更新項目,項目前身為黃二村廠房,以生產型及小型貿易型企業為主,產出能效較低。龍湖與政府合作改造升級黃二村項目為科創產業園,重點引進高新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高新產業,助力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建設。
上海龍湖藍海引擎淡水河畔產業園(效果圖)
蘇州的龍湖中心項目位於蘇州高新區的獅山板塊核心位置,建築面積超5萬方,為超甲級高品質寫字樓。項目聯通地鐵1號線和3號線,目前為雙鐵樞紐上蓋綜合體,將打造成蘇州西CBD地標;上海龍湖浦東臨港項目位於臨港書院社區,佔地面積約7.5萬方。
蘇州龍湖中心
浦東臨港項目
除產城項目外,滬蘇龍湖冠寓新店也在活動中亮相。隨著城市的產業升級,人才異地聚合效應明顯,租賃需求大幅度提升。龍湖冠寓聚焦租賃住房大市場,面向新世代年輕人多樣化的租住需求,深耕產品服務,打造「零壓力Goyoo星球」租住生態,創造優質的生活體驗。
都暉介紹冠寓發展情況
滬蘇龍湖冠寓發展部總經理都暉透露,滬蘇兩地目前累計籤約31個項目,今年預計開業24店。近期,龍湖冠寓上海松江大學城店、上海新江灣城店正式官宣起航。
本次活動中,資深業內專家還就「傳統地產轉型升級」及「城市更新案例解讀」同與會嘉賓進行了分享與探討。戴德梁行中國區企業服務部董事總經理魏超英,對中國寫字樓市場趨勢進行了分析。他指出,一方面中國寫字樓市場將迎供應高峰,未來四年預計總供應量4千萬平方米,市場進入存量時代;一方面,受人力資源、市場變化及科技變革驅動,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寫字樓綜合素質比拼時代到來。
魏超英分享寫字樓市場趨勢
「未來產城項目需兼具產品硬度、創新濃度和服務厚度。「logon羅昂聯合創始人、CEO王芳,結合藍海引擎淡水河畔項目以及羅昂既往的城市更新案例,分享了在舊改與城市更新方面的設計理念和成功經驗。
王芳分享產品解讀
王芳表示:「在產品硬度層面,要進行空間變革,更要實現生態空間垂直城市的融合,比如閔行天街藍海引擎的綠建三星及WELL C&S金級認證,就大大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在創新濃度層面,要通過產業聚集推動營商環境;在服務厚度方面,智能化、共享及商業、公寓、辦公的融合是配套服務的方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滬蘇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