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真的適合人類生存嗎?

2020-12-03 科學網

        在很多新聞報導中,系外行星往往被稱為「超級地球」、「最類似地球的行星」、「第二地球」等,這似乎描繪了一個光明的前景,人類未來有可能移居到這些星球上去。但作為冷靜的探索者,我們需要思考這些系外行星是否真的像地球一樣,人類未來是否真的有可能移居到這些行星。

        如果是短期登陸探訪,有很多太空探索的目的地可供人類選擇,因為密閉的登陸艙和厚重的太空衣可以保護我們。但如果要移居到另一顆星球,這就要求找到一個適宜人類長期居住的天體,這個天體必須具備更為苛刻的條件:

 

        首先,要有大氣層的保護。以地球海平面的大氣壓力為1個標準大氣壓為標準,醫院裡的高壓氧氣治療為1.4個大氣壓,珠穆朗瑪峰頂約為0.41個大氣壓。如果系外行星的大氣太稠密或太稀薄,人類的心肺功能都將難以承受。如金星表面是90個大氣壓,連載人登陸都無法實現,更不可能適合人類生存了。

 

        除大氣壓外,還要擁有合理的大氣成分和比例。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而且要符合一定比例。氧氣含量過高,人會發生「醉氧」,過低則會缺氧。但是,目前的探測手段還難以確定系外行星是否擁有大氣層,更難以判斷大氣成分。從太陽系的經驗分析,土衛六的大氣是氮氣和甲烷,木衛二為純氧,金星大氣主要為二氧化碳,可能大多數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主要為氮氣、甲烷、二氧化碳等,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除了氧氣,地球大氣層中的微量氣體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比如臭氧過濾掉了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紫外輻射。系外行星如果沒有臭氧層,人類患皮膚癌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全文點擊】

相關焦點

  • 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一顆系外行星適不適合人類居住,需要判斷哪些條件,除了要看這顆行星自身的條件外,還要看其母恆星,以及周圍的環境等等很多因素,總之條件是非常苛刻的,不過好在我們的銀河系足夠大,有足夠多的行星可供挑選,比鄰星那期我們說過,滿足基本條件的系外行星,就有百億顆之多,那這麼多的行星怎麼來篩選呢
  • 又一系外行星被發現,且處宇宙宜居帶,它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相信不少朋友都應該聽說過著名的「霍金預言」,天體物理學霍金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他認為我們人類需要把生存問題重視起來,因為地球並不能讓人類長久居住,所以我們人類必須在外太空找到其它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進行太空移民。
  • 科學家發現地球表哥,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人類想移居卻是妄想
    近年來,科學家展開了大規模的太陽系外行星的搜尋活動,並且發現了一些可能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在這些眾多系外行星中有一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像地球的。科學家把這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克卜勒452b是美國NASA科學家在2015年發現的一顆位於天鵝座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系外行星。
  • 45顆系外行星適合人類居住,地球不再是生命唯一搖籃?
    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瑞典的一組研究團隊通過新的方法對人類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進行了重新調查;從中間篩選出來了45顆系外行星,它們不僅和地球的質量相差無幾,更重要的它們的大氣成分也和地球類似,而且絕對可以肯定的是,在它們上面可以維持液態水的存在。
  • 系外行星終獲諾獎 | 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孤獨嗎
    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都是當前天文學中最具熱點和前沿的研究領域,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發現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兩位獲獎者馬約爾和奎洛茲,以及他們的研究。1995 年 10 月,馬約爾和奎洛茲宣布在類太陽星周圍發現了一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即系外行星。
  • 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還有哪些?
    我們太陽系最近的鄰居「比鄰星」,並且發現了它的宜居帶內,還有一顆類地行星「比鄰星b」,但是綜合來看它並不是特別適合人類居住,那究竟符合哪些條件的行星才算得上是適合居住的行星呢,這就要提到一個概念叫「行星適居性」,它是一種天文學裡對星體上「生命的出現」,和繁行潛力」的評估指標,和「繁衍潛力」的評估指標
  • 這5顆系外行星可能適合人類居住,尤其是第5顆,與地球相似度很高
    可能有一天,人類將被迫離開自己的星球,這個「被迫」可能來源於我們對自然的自我毀滅或一場毀滅性的自然災害等。但在這種情況之下,一系列的外行星或許能給我們提供「定居點」,所以,也不必擔憂。可問題是,哪些系外行星是最適合我們的需求呢?也許這些行星看起來都不像地球,但從我們所處的條件來看,有些行星是非常接近地球的。宇宙如此之大,不能排除就有那麼一顆這樣的行星。
  • 新發現兩個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科學家剛剛宣布了關於系外行星的兩個振奮人心的更新。一個是一顆形狀大小和溫度都和地球類似的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圖片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Daniel Rutter 上周對於喜歡系外行星或環繞其他星球的星星的人們來說很有意思。不僅NASA和SETI研究院宣布了一顆可能是至今為止最有希望的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而且還可能有一顆更大的行星直接被拍到繞著離太陽最近的星星——比鄰星運行。
  • 系外行星裡面真的有第二個地球嗎?
    我們知道,系外行星一般是指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而且系外行星曆來受到科學家格外追捧,原因無他,在茫茫的系外行星中,很可能隱藏著第二個「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太陽系以外發現的行星數量呈指數增長。迄今為止,共有4158顆系外行星在3081個系統中得到確認,另有5144顆候選行星等待確認。
  • 科學家認為24顆「超級宜居」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環球網)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確定了二十幾顆可能比地球更有利於生命的系外行星。 根據克卜勒任務的數據,這些超級宜居世界的條件可能比我們的星球更適合維持生命更長時間。
  • 有人找到20多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生存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星球內的氣候和環境都比較適合人類生存,地球也是宇宙中人類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上百萬中生物生存的家。這也就是說即使組成元素和地球類似,但是環境不同也很難出現生命,地球出現生命的原因技術溫度適宜,有充足的的水分,大氣壓和空氣成分都適合人生存。
  • 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或由鑽石構成
    這顆系外行星隨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克卜勒等探索項目的開展,科學家們對系外行星的性質有了越發深入的了解,並逐漸拼湊出這些行星的內外特徵,比如它們是由什麼組成的、是否適合生物生存以及甚至是否有生物棲息。
  • 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克卜勒452b是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網絡上抄的沸沸揚揚,說它與地球相似度達到98%,號稱地球大表哥,甚至有人宣稱科學家判定這顆行星適宜人類居住。那麼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科學家從來也沒有判定什麼星球適宜人類移居。
  • 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克卜勒452b是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網絡上抄的沸沸揚揚,說它與地球相似度達到98%,號稱地球大表哥,甚至有人宣稱科學家判定這顆行星適宜人類居住。那麼這些傳言是真的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美國NASA於2009年3月6日發射升空的,是世界上首個專用於探測太陽系外行星的探測器,其掃描搜尋的主要方位在天鵝座和天琴座數十萬顆恆星。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上天運行近9年半,發現了太陽系外行星2700多顆。2018年10月30日,NASA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耗盡燃料正式退役。
  • 24顆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探測器傳回信息,卻讓人失望!
    24顆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探測器傳回信息,卻讓人失望!金星火星地球被稱為太陽系中的三兄弟,因為三者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當中。可是三顆星球的環境卻截然不同,地球環境溫度適宜誕生出了生命,火星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第2個家,金星上的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想要在短時間內建造成為像地球一樣,溫度適宜的星球,是非常不現實的。太陽系中的24顆宜居星球很明顯,在太陽系中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承載生命的最佳選擇。
  • NASA發現首個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PingWest品玩1月7日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月7日報導,6日在火奴魯魯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35次會議上,NASA宣布其行星搜尋任務苔絲,發現了第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 10.7光年外行星或適合居住,如不出意外,火星2030年之前有人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第二地球」的探索對人類來說已經不陌生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探索之中,而至今可以說還沒有完完全全確定出一顆系外行星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很著急,其他人也著急,因為我們確實需要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隨著地球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
  • 科學家已確認24顆宜居星球,這些行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在整個克卜勒任務中一共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在克卜勒任務中篩選出的24顆宜居行星其實也不一定適合人類生存,曾經讓科學家一度很興奮的克卜勒-1649c實際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宜居帶行星。,不同環境下的適應的生命也大不相同,許多宜居行星雖然看起來與地球十分相似,卻並不代表是人類能直接生存的星球,相比較而言人類可能更容易適應火星上的環境,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提出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的原因。​
  • 某些系外行星的生物多樣性或超過地球
    藉助美國宇航局的一個模型,科學家對不同類型的系外行星的氣候進行了模擬。模擬結果表明地球可能並非生命的最理想家園,某些環繞遙遠恆星的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種類和數量均超過地球的生命。也就是說,這種行星的生物圈要比地球更為豐富多彩。
  • 微生物可在純氫氣環境生存 生命在系外行星存在範圍因此擴展
    微生物可在純氫氣環境生存生命在系外行星存在範圍因此擴展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4日公開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發現,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氫氣環境中生存和生長。這項發現表明,生命可以生存的系外行星環境遠比之前認為的更加豐富多樣。我們地球的大氣中,氫氣含量微乎其微,但許多質量大於地球的巖質系外行星,其大氣中保持大量的氫氣。此前科學家就曾發現過有一類比地球略大的「超級地球」,擁有這種富氫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