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學者、作家羅伯特·哈欽森(Robert Hutchinson)日前出版了他的新書《尋找耶穌》(Searching for Jesus),指出:最近的考古發現及聖經學證明耶穌不僅真實存在過,而且聖經中對於他的生活和死亡的描述是比世俗學者想引導人們所相信的更為準確。
上個世紀,因為達爾文進化論以及各種世俗主義理論的影響,不相信上帝、走出宗教成為西方文化的一種潮流,因此有不少無神論者和世俗學者稱沒有證據證明耶穌曾真實得存在過或證明他的為人處世就像新約中記載的那樣,稱聖經中對耶穌的記錄很多是「神話」,耶穌不過是一位盲信者。他們理論的論據就是沒有考古證據。
但哈欽森在他的新書中強調,過去幾年的各種考古發現和研究反駁了世俗「神話研究者」推崇的這個理論,讓人看到基督教正統信仰的歷史真實性。
哈欽森在接受基督郵報的採訪中說:「新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是革命性的,我發現,沒有人在媒體上談論這個。他們還在重複著100年前關於耶穌和福音的陳舊理論———耶穌是受矇騙的盲信者,認為世界將在他有生之年結束的末日預言家。」
哈欽森列舉了可以證明耶穌真實性的許多考古證據,比如1990年大祭司該亞法的屍骨罐的發現,2002年義者雅各的屍骨罐的發現,許多基督徒相信,他可能是耶穌同父異母的弟弟或耶穌的表親。哈欽森認為,這兩次的發現足以消除世俗聲稱沒有證據證明新約中提到的任何人存在的說法。
另外,世俗學者還曾說沒有彼拉多的考古證據,但1961年考古學家在凱撒利亞發現的題詞,證明了彼拉多的存在。
世俗學者還曾認為認為耶穌不可能是真實人物,因為當時研究認為1世紀羅馬人統治期間拿撒勒城並不存在,但2009年在拿撒勒發現了一個石屋的地基可追溯到一世紀的羅馬。「這證明拿撒勒在羅馬人的時間已經存在,這回擊了無神論者使用的主要論點。」哈欽森說。
世俗學者還曾認為聖經中描述的猶太會堂在羅馬淪亡之前並不存在,但在2009年,在迦百農以南幾英裡遠的抹大拉發現了一世紀的猶太會堂,人們認為耶穌曾經在那裡講過道。
另外,關於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天復活是新約聖經核心的教導。但很多反對者認為這不可能發生,他們列舉說因為羅馬人總是將釘死的犯人留在十字架上腐爛,以恐嚇他人遵守法律,但哈欽森表示這樣的說法無效,因為在耶路撒冷的羅馬政府同意猶太家庭的請求將親人從十字架挪下進行適當安葬。哈欽森還列舉說,考古發現在一個墓室發現的一名被釘十字架男子的骨架,仍一塊木頭釘在他的腳踝骨上,這是關於1世紀羅馬十字架酷刑的唯一考古發現。它證明了羅馬人的確當時準許猶太人埋葬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尤其是在安息日和逾越節即將到來期間。哈欽森表示這證明了福音書上記錄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