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鴻米店》:被隱藏七年的灰色電影,比《大紅燈籠》還要陰暗

2021-01-08 讀史閱世

「大鴻米店的這場風波,只不過是整個舊中國一個毛孔裡滴出的血。」

《大鴻米店》是根據著名作家蘇童的作品改編的,真實地反映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底層社會的陰暗,在弱肉強食的環境裡,人性逐漸變得扭曲猙獰,喪失了原本的純潔和明鏡。

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這部電影拍攝出來以後,被隱藏了近7年。如今中國首度公開隱藏7年的灰色電影,比《大紅燈籠》還要陰暗。

這部電影的主題充滿陰暗,在那樣特定的社會環境裡,人與人之間只有冷漠,欺詐,倚強凌弱,並以此沾沾自喜。親情、愛情等都不再是人們靈魂的寄託,而是長滿黴斑,令人作惡。看完會讓人心情鬱結,難以自拔,對人生心生悲涼和無望。

上世紀20年代,軍閥連年混戰,社會動蕩不安,再加上天災頻發,百姓顆粒無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生活難以為繼,只好出去乞討。

而農民五龍就是其中眾多災民中的一員,他隨著災民人群來到了城市,期盼能夠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活下去。可是很快他就發現這個傳聞中遍地黃金的繁華城市並不是原本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他幾天找不到吃的的東西,好不容易看到一隻狗在吃肉,他饞的直流口水,也顧不得體面和尊嚴,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尊嚴都是上不得臺面,活下去才是最強大的理由。於是,他跑去跟狗搶食物,卻被一群地痞流氓捉弄。

他們用一雙大腳把五龍踩在地上,讓他叫「爸爸」,只有叫了才能吃到食物,否則他只能眼睜睜看到香噴噴的肉落進狗肚子裡去。

五龍已經幾天沒有吃飯,雖然很惱怒這樣的侮辱,可是他還是屈從了內心的饑渴,一連串叫了好多聲爸爸,聽得那批城狐社鼠哄堂大笑。五龍終於吃到了食物,可是這食物咬在嘴裡,卻充滿了苦澀。

大家都是窮人,在這個社會上到處飄零,如同無根的浮萍,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之間卻沒有半點相知相惜的溫情。一群窮人,合夥起來欺負一個窮人,只要誰更弱,就會被欺負。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感受不到一絲絲的溫暖,只有無窮無盡的冰冷,就像《紅樓夢》裡面林黛玉說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這種陰暗,會讓人的所作所為逐漸滑向道德的谷底。

人世間最美好的莫過於親情,為人父母愛妻子女。夫妻之間,琴瑟相和。一家人其樂融融,充滿了幸福的人間煙火味。可是在這部電影裡,你看不到這些美好的東西,就連人世間最寶貴的親情都沾染上了汙點,令人痛心疾首。

馮老闆經營著一家米店,膝下有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兒,一家人日子過得也算不錯,至少能夠吃飽喝足,不用每天為生計發愁。

但是當自家的米店經營出現狀況,他那慈祥和藹的面孔就變得凌厲,為了生活,他把自己還是孩童的二女兒送給了六爺當情人,小姑娘驚恐的眼神打動不了一個父親的心。骨肉天性,卻是如此涼薄。

二女兒跟著六爺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她身上的那抹清純溫婉逐漸退去,長期生活在燈紅酒綠中,她變得嬌豔妖嬈,畫眉塗唇,十指丹蔻,穿著鮮亮的旗袍,勾出優美性感的曲線,走起路來婷婷嫋嫋,香風陣陣。

她經常跟男人飲酒、跳舞,是風月場上的高手。明面上跟著六爺,暗中卻有勾搭別的男人,只要有利益,對她來說,女兒家的尊嚴是不重要的,她什麼都能豁得出去。

一個女人,墮落到這種地步,沒有一絲絲的羞恥之心,反而自覺聰明絕頂,沾沾自喜。這種悲哀,難以言喻。這是當時很多女性的真實寫照。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裡面也有類似的人物,顧家大小姐。

當時他們的一家之主過世後,寡母帶著一大群孩子,生活艱難。為了讓一家人有口飯吃,作為大姐的顧曼璐只好犧牲自己的幸福,下海做舞女。

從剛開始的羞澀扭捏到後來的麻木不仁,甚至為了穩固自己的家庭地位,不惜使用下作手段設計自己的親妹妹,親手毀掉妹妹的一生幸福。她把這一切做得理直氣壯,覺得我都能為全家犧牲,為什麼你就不可以?

小說裡的主人翁五龍也絕非善類,他是典型的貧苦百姓,逃難出來,被好心的米店老闆收留,總算能夠吃上一頓飽飯。

本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五龍卻是昂起了頭,先說好自己不要工錢,只要一口飯吃,漸漸就不滿足,開始向老闆要錢。然後又看上了人家的貌美如花的小姐。氣死了米店老闆,他把兩位小姐都收入,對她們百般折磨,整天非打即罵。

全然忘記了自己在最落魄的時候是被好心的老闆救下來,也忘記了二小姐之前對他還是良善的。他有的只是翻身做主人的狂妄,覺得自己現在有資本了,有能力作威作福,把自己曾經遭受的苦痛一一還在其他更加無辜的人身上。

在他看來,這是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誰讓你們曾經對我無情無義,現在我要你們嘗嘗我的厲害,就是揣著這樣變態的心思,他變得瘋狂,執拗、可怖,面目猙獰,不再是當初那個目光陰冷,卻又少言寡語的年輕人。難怪最後被兩姐妹暗殺,這也是一種報應。

中國首度公開隱藏7年的灰色電影,比《大紅燈籠》還要陰暗,在這部電影裡,處處都是底層小人物對命運的無能為力的心酸,但是又不得不起來反抗,他們的反抗手段匪夷所思,令人瞠目結舌。

因此,結局也必然是悲涼的。這是當時社會各方面都不完善條件下的必然產物。無人能夠逃脫,人人都是囚中之鳥。

相關焦點

  • 大紅燈籠高高掛,濃濃年味亮出來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每逢佳節便張燈結彩,這裡的燈指的就是燈籠,它是喜慶的象徵,是節日必不可少的點綴。中國燈籠,又被稱為燈彩。早在公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使用燈籠的記錄。每年喜慶的節日裡,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喜慶的氛圍,期許著來年能夠紅紅火火、闔家團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安奇樂易旗艦店的植絨大紅燈籠,外觀、材質、做工、性價比都超值哦!
  • 《米》:一個關於欲望、痛苦、生存和毀滅的故事,裡面沒一個好人
    這本小說小在1995年被導演黃健中改編成了電影《大鴻米店》,由上世紀90年代被稱為「擋不住的誘惑」的性感女神石蘭飾演織雲。可是這部電影卻因太「黃」被禁了將近八年,直到2003年才過審,才試映兩天,這部充斥著人性醜惡與黑暗電影,又因為太「灰」再次遭遇禁映。
  • 廣告燈籠一夜間掛滿臨街店鋪 店家質疑此舉違規
    商鋪被掛上廣告燈籠。記者李愛華 攝本報訊(記者李愛華)昨天,東西湖區吳家山四明路一名商家向本報新聞熱線82333333反映:臨街兩側的店鋪門前,一夜之間突然掛出了數百盞廣告燈籠,商戶們表示掛燈籠並未徵詢他們的意見,如此打廣告有違規之嫌。東西湖區城管部門表示,將對此事進行調查。胡女士在吳家山四明路經營著一家服裝店鋪。
  •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它的女主角仍然是鞏俐,張藝謀最常見的合作者。這部小說改編自《妻妾成群》,但做了許多改動,使整部作品更有意義。這部作品主要圍繞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的故事展開。雖然故事只發生在一所大房子裡,但它充滿了一切。
  • 大紅燈籠高高掛,本是驅散黑暗的明燈,卻成了飛蛾撲火的誘餌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我高中老師給我們放映的影片,當時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女大學生頌蓮迫於生計,嫁到陳老爺家做四太太。在頌蓮之上的,還有大太太、二太太和三太太。在丫鬟的房間裡,頌蓮看到了很多用來點燈的大紅燈籠,頌蓮質問雁兒她哪裡來的膽子,作為一個丫鬟居然還想做太太。頌蓮既憤怒又震驚,雁兒哭著向頌蓮求情不要向老爺告訴此事,最終,頌蓮的善良佔據了內心的理性。頌蓮在假孕期間發現了三太太與醫生的姦情,知書達理的頌蓮起初並沒有告發三太太,三太太也非常感激頌蓮。
  • 縉雲這所學校被燈籠點亮了!
    剪紙燈籠走秀現場「哇,這盞燈籠真是牛氣沖天啊!」「快看,這盞也很有創意呢!」孩子們一邊欣賞剪紙走秀,一邊興奮地叫喊著。近日,在縉雲縣七裡小學「千人剪紙百盞燈籠」慶元旦活動中,全體師生攜同家長,利用剪紙作品與廢舊物品,DIY掛提式燈籠。
  • ...大紅燈籠高高掛 紅紅火火過大年|萬州:歡樂迎新年 金鼠送祝福
    渝中:大紅燈籠高高掛 紅紅火火過大年行道樹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像一串串豐收的果實。春節燈飾以「欣欣向榮」為設計理念,精心布置特色盆栽和立體燈飾,營造喜慶、祥和、熱鬧的節日氛圍。
  • 盤點電影中那些「一眼難忘」的建築,原來是這樣的
    樓高381米、103層,於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提高其總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築公司設計,為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大樓於1930年動工,於1931年落成,建造過程僅410日,是世界上罕見的建造速度紀錄。
  • 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初六、初七、初八,是商鋪集中開門營業的時間。2月22日,記者在聊城城區採訪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的「開門炮」不再震天響,幾乎銷聲匿跡,商家多選擇掛燈籠、敲鑼打鼓的文明、環保新方式迎接開門紅,商家環保意識的提升,使市區保持了安靜與整潔,環衛工人也減輕了工作壓力。
  • 大紅燈籠高高掛,歡天喜地迎新年,分享紅燈籠剪紙教程
    2021年的新年即將到來,每次逢年過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燈籠,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燈籠的主場,燈籠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它不僅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而且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呼:「年小月半大。」
  • 五條人至愛的十九部電影
    GQ報導《和五條人一起找豬》一文中,仁科和阿茂談起電影滔滔不絕,影迷身份終於浮出了水面。此文發出後不久,#作為影迷的五條人#登上微博熱搜榜,還有豆瓣網友整理了五條人的片單豆列。
  • 「手工燈籠,既是手藝更是情懷」
    位于越秀區光孝路的寧家裡,就有這麼一間手作燈籠店——「天就行」。但凡路過的人,都會被店門口形狀各異的燈籠所吸引:金魚、楊桃、蓮花、蝴蝶……款式多達70多種。對於老粉絲來說,這些手作燈籠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僅是因為其細緻的做工,小小的燈籠裡更飽含了手藝的傳承,也是老廣們的情懷所在。
  • 薊州區的這家神仙美食店,你一定要來嘗嘗!
    薊州區的這家神仙美食店,你一定要來嘗嘗!寒冬來臨,氣溫驟降一股股冷空氣蓄勢待發「進補養膘」已然要提上日程!隨著冬季漸進是什麼能夠帶給冬日裡帶給人滿滿的安全感?(GIF圖片來源於網絡)在薊州,就有一家特色好店——福記滿堂鐵鍋燉他們家的鐵鍋燉遠近聞名今天就讓我們去一探究竟!福記滿堂鐵鍋燉位於天津市薊州區漁陽鎮是中國特色地標美食店!這裡的招牌特色菜有燉清江魚、水庫鯉魚燉大鵝、燉公雞、招牌燉牛三件等每一款都是汁香味美!
  • 我和我的祖國|滿城紅旗燈籠中國結 東莞紅紅火火迎國慶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主城區各條街道布置的形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布置國旗與燈籠,有的則是國旗與中國結搭配,有的只掛國旗,但都非常好看和喜慶。在市中心廣場的道路兩旁,除了懸掛國旗外,還掛起了一排排鮮紅喜慶的燈籠,國旗與燈籠相互映襯,分外好看。東莞大道兩旁的國旗非常壯觀,東莞大道國貿到旗峰公園路段兩邊也懸掛著國旗,還有一些紅燈籠和中國結。
  • 穿越時光隧道,打卡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品味百年前的老鄭州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歸屬於河南建業華誼兄弟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它從本土文化出發,從沉浸式電影場景出發,以電影主題演藝為核心,打造集電影互動遊樂、電影文化體驗、電影主題客棧、民俗和非遺體驗等於一體的沉浸式電影潮玩地。地址:鄭州市中牟縣鄭開大道南150米。
  • 一部電影,改變其人生,是命中注定還是巧合?
    說到中國文藝電影導演,相信絕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藝謀大導演了,當談到文藝片最佳女主是誰,女主鞏俐就該當仁不讓了,張藝謀遇到了鞏俐,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命中注定,正是因為二人的相遇,在張藝謀執導和鞏俐主演的處女座《紅高粱》播出後,贏得海外一片好評,繼而獲得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經典蜂窩球燈籠,做法原來這麼簡單,手工摺紙燈籠教程
    在中國,過春節還有各大節日都是要掛燈籠的,大門口掛上大紅色的燈籠,喜慶又熱鬧,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說起燈籠,最常見最經典的就是蜂窩球燈籠啦,每逢節日,超市裡各大商場裡掛的跟蜜蜂窩一樣的燈籠就是蜂窩球燈籠,簡單大方又精緻,別看這麼精緻的燈籠,店裡能賣到幾十甚至上百,其實成本很便宜,幾毛錢的紙張就可以自己在家動手做燈籠,今天就教大家一起來學學吧。
  • 喀納斯湖「水怪」與大紅魚有關係嗎?大紅魚能不能捕撈?
    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喀納斯湖「水怪」以及「大紅魚」是怎麼回事?(疑似喀納斯湖「水怪」的照片)喀納斯湖「水怪」喀納斯湖的總面積為45.73平方公裡,已探測最深水位為196米,由於喀納斯湖的四周被大量的松科植物覆蓋,而松科植物在不同的季節樹葉的顏色會有較大的變化,這些植物映在湖中會給湖帶來一種視覺上的變色效果
  • 燈籠花:小小燈籠,賞心悅目
    而遠遠看著的時候也像我們古代人家門口掛著的燈籠,燈籠是我們古時用來祈福的東西, 所以家裡種植這樣一顆小燈籠花是非常吉祥的寓意哦。
  • 《大魚海棠》:創作手稿展示,你對這部動畫電影還有印象嗎?
    《大魚海棠》是一部國產動畫電影,於2016年7月8號上映。手繪場景不管評價如何,這部電影在當年的確稱得上是國產動畫電影的誠意之作。想必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對其中某些畫面仍然保留印象,而電影中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正是由幕後的創作人員所設計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