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在資深老農嘴裡,他們管前一年播種,來年入夏時節收穫的農作物叫「小春作物」。
至於為什麼會叫「小春作物」,那是因為它是相對於「大春作物」來說的。
小,有小範圍的意思,就是這類農作物,農民雖然也有種植,但不會種的太多,相比於大範圍種植的、當年種當年收的大春作物水稻,小春作物通常只是起到一個輔糧的作用。
細分起來,小春作物中屬於糧食類的有大、小麥、蕎麥、胡豆、碗豆、大豆、洋芋之類;油料類的就有油菜;還有一些瓜果蔬菜類。
因為小春作物要歷冬,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低溫霜凍災害,為了避免災害,減少損失,可採用多種措施預防。
比如在霜凍出現前,提前往田溝裡灌水,用來提高地溫,減輕凍害;
比如在低溫到來時,提前給作物覆蓋秸稈、地膜之類的保暖物;
比如給作物噴葉面肥,地裡灑草木灰或磷鉀肥,增強抗寒性;
比如在低溫時段,在地裡堆上火堆,用燻煙的方法升溫。
同時,為增強小春作物抗寒抗旱的能力,增施肥料是必不可缺的。
像大、小麥進入小穗分化期時,旱地油菜進入蕾苔-初花期時,這些時間段施肥都是非常關鍵的。
除了要施尿素,還要酌情補充磷、鉀肥。還有很多澆水不便的農作物,也要酌情施肥。
再有就是做好一些小春作物的常見病蟲害,比如條銹病、赤黴病、蚜蟲的及時防控。
像蠶豆銹病的防控,除了要適時實行輪作,還可選用早熟且抗病性好的品種,早種早收,避開銹病高發期。此外還要及時清除病株,在多雨年份,在開花接莢時可噴一定濃度的硫化鉀溶液。
像大、小麥葉銹病,同樣可先期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減少發病機率。合理施肥肯定是必須的,還要鏟陳田間的自生麥苗,減少菌源量。用藥劑防治可噴敵鏽鈉原粉、代森鋅可溼性粉劑等。
當小春作物成熟收穫之後,就要及時翻犁整地,之後,就該準備種植大春作物了。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