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逝世—新聞—科學網

2020-12-01 科學網

陳橋驛

都說過了小年夜,也算是跨年了。但2月11日,當人們都在期待著在小年夜合家團圓的時候,有位老人還是沒能和家人一起過完這個溫暖的小年夜,於中午時分在浙江杭州匆匆離世,享年92歲。

陳橋驛,浙江紹興人,當代傑出歷史地理學家、酈學(對酈道元的《水經注》的研究)泰鬥、浙江大學終身教授,曾參加「青年遠徵軍」,任英語翻譯。

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界的學科帶頭人,陳橋驛對酈學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影響最廣。幾十年以來,他筆耕不輟,共出版通識地理學、酈學、吳越文化、方志學等方面著作70餘種,發表各類論文400多篇。年屆90歲時,他不僅記憶力卓群,每天寫4000多字年譜,更是獲得浙江大學竺可楨獎;91歲時還獲得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不知有人是否還記得,20世紀50年代地理課上用過的一本小冊子叫《祖國的河流》。這本4年內再版了9次的書,是當時暢銷的地理書之一,其編者就是陳橋驛。那年,他才20多歲。

「陳橋驛」一名,若在百度裡搜索,第一個跳出來的百科內容是個地名。冥冥之中似乎早已註定了這位耄耋老人的一生都與地理有著不解之緣。

出生於書香家庭的陳橋驛,自小即從祖父那裡聽《水經注》的故事,十來歲就醉心《水經注》。並且這一醉,就醉了一輩子。

「自古以來,記載山川風景的文章車載鬥量,但以語言的豐富和文字的生動而論,實在沒有超過《水經注》的。」陳橋驛在自著的《我讀〈水經注〉的經歷》中如是寫道。因為好奇心和興趣點在此,也因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1966年以前,陳橋驛關於《水經注》的研究已經累積成沓。幾千張卡片和十幾本筆記裡的一撇一捺,都是他酣然沉醉其中的證明。

但在時代的變遷中,有一些不可抗拒的磨難是學者們不願回想的——「文革」的一場浩劫,大量文人和文稿都難逃一劫,陳橋驛也未能倖免於難。「大量大字報就像毒箭一樣地射滿了我的全身,這中間當然少不了對我研究《水經注》的攻擊……我的幾千張卡片,就在第一次抄家中被全部取走……」陳橋驛在《我讀〈水經注〉的經歷》中自述。

為了保護僅存的研究筆記,當時陳橋驛全家,包括他11歲的小兒子都加入到抄寫筆記的「工作」中來。經過通宵達旦的奮筆疾書,短短五天就謄錄出了一份內含十幾本《水經注》筆記內容的底本。即便是潦草不堪,也是他險惡形勢中的精神慰藉與支柱。

一生投身酈學研究的他,已有許多專著和論文被翻譯成外文介紹到國外,成就卓著。但他在積極致力學術研究的同時,也仍不忘最初,心中滿懷對家鄉的熱愛。

身為紹興越文化研究的總顧問,陳橋驛擇空做起對寧紹平原、鑑湖運河水系、城市聚落等的研究,為家鄉的水利設施、城鄉建設、旅遊開發提供了歷史文獻依據。為研究紹興地區越文化,他先後編著了《紹興史話》《紹興地方文獻考錄》和《吳越文化論叢》等專著,推進了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研究和運用。

就在他去世的當天下午,紹興越城區倉橋直街陳橋驛先生史料陳列館門前已有不少紹興人特地趕來緬懷先生。

「陳橋驛老先生為紹興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文化的挖掘和建設以及對紹興學者的培養都提供了眾多指導和幫助。」紹興城建檔案館館長屠劍虹說。

九三學社浙江大學委員會會員、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洪紫萍老師評價道:「作為九三學社資深老前輩,陳老是真正獻身於學術的學者,畢生以弘揚優秀文化為己任,虛懷若谷,誨人不倦,是青年學子的楷模,是浙江人民的驕傲,也是我們九三學社的驕傲。」

陳橋驛爽爽落落地走了。但從此,不知道在陳老先生房內,書櫃裡的本本書籍,書桌上擺的地球儀,是否能夠接受這位傳奇老人孑然離開,習慣從今以後將不再有人摩挲和凝視的日子。

這一天,中國歷史地理界留下了永恆的傷,一盞時代的人文之燈,也悄然熄滅。

(本報通訊員 嚴粒粒 本報記者 嚴紅楓)(原標題:歷史地理學界一盞明燈熄滅了——追記傑出歷史地理學家、酈學泰鬥陳橋驛)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去世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去世 澎湃新聞 2015-02-11 20:33 來源:澎湃新聞
  • 浙大90歲老教授獲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每日商報訊 昨天,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老先生「雙喜臨門」的日子:第一喜是他獲得了代表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第二喜是浙大地球科學系的大學生們為他慶祝了90歲的壽辰。
  • 90高齡的浙大教授陳橋驛,昨獲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浙大地球科學系老教授陳橋驛昨天迎來90大壽,收到一份大禮——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這個獎,是中國地理學會為激勵地理科教工作者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推動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快速發展而設立的,表彰那些在我國地理學科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地理學家。  今年是第四屆,獲獎的就兩人,除了陳老,另一位是中山大學的黃進教授。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終身教授」張茂宏教授逝世,山東省大內科領域...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日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網發布消息,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家張茂宏教授逝世。消息稱,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專家、醫學教育家、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終身教授」,我院腫瘤中心及血液科原主任張茂宏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2日17時22分在濟南逝世,享年92歲。張茂宏教授,男,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1929年2月2日出生。
  •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逝世 享年91歲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消息,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編輯 馬浩歌來源:@中科院之聲
  • 著名社會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康逝世—新聞—科學網
    訃 告 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學會顧問,離休幹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康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3
  • 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加盟浙江大學
    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加盟浙江大學 馬奇英,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主動放棄了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終身教授身份,選擇加盟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特聘教授。
  • 放棄美國終身教授 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加盟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近日公告,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土水科學系任職25年後,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了美國終身教授的待遇,於2020年全職加盟浙江大學。馬奇英(右四)根據浙江大學求是新聞網報導,12月22日,中國工程院張佳寶院士求是講座教授受聘儀式、馬奇英教授入職歡迎儀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舉行,浙江大學黨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張佳寶院士、馬奇英教授分別兼職和全職加盟浙大表示歡迎和感謝
  • 42歲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江素華因病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1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素華教授親屬及同事處獲悉,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因病於
  •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胡繩武教授逝世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胡繩武教授逝世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官網 2016-06-23 10:12 來源:
  •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先生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他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了《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
  • 吳息鳳教授全職加盟浙江大學
    3月20日上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的「浙大歡迎您」儀式上,知名華人科學家吳息鳳教授全職加盟浙江大學,受聘為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 完成我國首例角膜移植手術的著名眼科學家鄭邦和逝世—新聞—科學網
    澎湃新聞(ww.thepaper.cn)從北京同仁醫院方面獲悉,我國著名眼科學家,眼科病理學家,同仁眼科病理和眼腫瘤專業奠基人鄭邦和教授於2020年3月
  • 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逝世 享年87歲—新聞—科學網
    著名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爾宓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院教授張俐娜逝世,享年80歲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2020-10-17 21:36 來源:
  • 著名歷史學家、香港珠海學院文學院院長胡春惠逝世
    著名歷史學家、香港珠海學院文學院院長胡春惠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6-03-22 10:25 來源:澎湃新聞
  • 浙江大學|知名校友
    1928年6月20日生於上海,籍貫江蘇南京,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學數學系學習,1950年初畢業於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數理系。1952年浙江大學數學系研究生畢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賈偉(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教授) 在當今各種新媒體的競爭之下,科學網依然能在世界華人學界擁有大批的網友。如果要尋找一點成功經驗或秘訣的話,我覺得科學網管理團隊能夠在迴旋不大的制度空間裡把各種高談闊論、奇思異想、風花雪月、功名利祿安置進來,著實不容易!
  • 著名地質學家孫樞院士逝世—新聞—科學網
    澎湃新聞記者2月12日晚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獲悉,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副主任孫樞,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2月11日8點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 著名數學家、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沈世鎰逝世
    著名數學家、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沈世鎰逝世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0-28 06:28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