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90歲老教授獲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2020-12-01 搜狐網

  每日商報訊 昨天,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老先生「雙喜臨門」的日子:第一喜是他獲得了代表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第二喜是浙大地球科學系的大學生們為他慶祝了90歲的壽辰。

  陳橋驛先生是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是我國當代最負盛名的《水經注》研究學者,被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為當代酈學研究的泰鬥。70年來,他筆耕不輟,迄今共出版涉及通識地理學、酈學、吳越文化、方志學等方面著作75部,共2000萬字。1991年獲國務院授予的「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稱號,1994年獲聘浙大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2010年獲浙大最高學術獎項—「竺可楨獎」。

  面對同行與後輩們的祝賀,陳橋驛很謙虛地「剖析」了自己,「工農兵商學官這些行業中,我是屬於『學』的,『學』就要讀好書,教好書,寫好書,但是我做得遠遠不夠,我讀的書只是『九牛一毛,滄海一粟』啊。」

  中國地理學會於2004年設立了「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以獎勵在我國地理學科研和教學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人員或教育工作者。該獎項採取學會常務理事在全國(大陸)範圍內廣泛提名、推薦,然後投票的方式評選。

learning.sohu.com false 搜狐教育 http://hznews.hangzhou.com.cn/kejiao/content/2013-12/11/content_4997347.htm report 792 每日商報訊昨天,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老先生「雙喜臨門」的日子:第一喜是他獲得了代表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第二喜是浙大地

");}

相關焦點

  • 2位浙大校友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科技部重點領域「列車網絡控制與信息系統創新團隊」負責人,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負責人。馮江華深耕軌道交通電力傳動和控制工程領域30年,持續推動列車「動力心臟」和「控制大腦」技術升級換代,建立了該領域「研製一代、儲備一代、探索一代」創新生態和創新能力,為我國電力牽引與控制技術實現從追趕、並跑到領跑做出突出貢獻。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項目18項;獲國家級科技獎勵5項。
  • 桑兵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為史學領域首位
    2018-08-25 09: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福泉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著名歷史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桑兵日前獲聘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成為浙大第10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大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 90高齡的浙大教授陳橋驛,昨獲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浙大地球科學系老教授陳橋驛昨天迎來90大壽,收到一份大禮——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  這個獎,是中國地理學會為激勵地理科教工作者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推動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快速發展而設立的,表彰那些在我國地理學科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地理學家。  今年是第四屆,獲獎的就兩人,除了陳老,另一位是中山大學的黃進教授。
  • 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
    大會表彰了在地理學科及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決定授予為中國地理學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孫鴻烈院士等20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會士」、徐冠華院士等22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其中,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退休教師王恩湧教授(94歲)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陶澍院士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
  • 94歲浙大老教授"稱霸"泳池 一口氣遊一公裡
    譚天恩194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1948年起在浙大執教。曾任第一屆全國化工原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參與編寫的《化工原理》獲得優秀暢銷教材獎。在科研方面同樣獎項多多,還獲得過中國老教授協會為離退休後繼續奮鬥、成績顯著的老教授頒發的科學與技術工作優秀獎。
  • 她是浙大首位「90後」博導,16歲上復旦,當之無愧「女學神」
    浙大迎首位90後美女博導 教授楊樹,90年出生,16歲考上復旦大學,20歲從復旦本科畢業,考入香港科技大學讀研,24歲已經拿到了港科大的博士學位。而且還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
  • 「土生土長」的浙大教授任其龍:從萬米長跑冠軍到新晉院士
    「振興浙大化工,我們這代人是有責任的」1978年,高考化學成績優異的任其龍考入浙大化學工程系。一段長達40餘載未曾間斷且仍將繼續的求是情緣,由此開啟。在玉泉校區,老和山下,任其龍度過了自己的大學時光,先後獲得了浙大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 變著魔術教力學 浙大86歲老教授帶你玩轉奇妙實驗室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航空航天學院86歲的退休教授莊表中而言,意義非凡,過得忙碌而充實。他與王永和金肖玲副教授一道,籌建了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實驗室「神秘面紗」初揭,我們不妨先睹為快!小魔術、大奧秘:八旬教授用魔術講力學「我在這裡表演一個魔術——『喜結良緣』。」
  • 15歲上浙大、22歲獲世界冠軍,90後「天才黑客」為何被開除、錯失上...
    這位15歲上浙大、22歲獲世界冠軍,90後「天才黑客」被開除的原因是何?或如同網上所說因拒絕「信息犯罪」?圍繞網際網路、打工人的話題再次成為了全城熱議。 2021年開年持續霸佔熱榜的網際網路某廠今天又霸榜了。 「如何看待天才黑客 Flanker 疑因拒絕做黑客攻擊業務,被強行辭退,錯失上億股票?」
  • 嚴傳俊教授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3日電(沙治邦)11月9日,在重慶大學召開的2013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會議上,西工大動力與能源學院資深教授嚴傳俊和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蔣德明教授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傑出貢獻獎」。
  • 奮進2019巡禮(十七) |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2019大事記
    遼寧省教育廳發布了《遼寧省教育廳關於成立2019-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通知》(遼教發[2019]88號),我校徐愛功教授獲聘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測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崇倡教授獲聘為秘書長,吉長東教授獲聘為委員。
  • 再獲佳績!浙大54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浙江大學在本次評選中再獲佳績,共有54項成果獲獎,獲獎率為33.75%,獲獎數並列全國第六(按申報時標識的單位統計)。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14項、普及讀物獎1項、青年成果獎8項。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等級獎項和單項獎中,我校一等獎獲獎數佔全國3%(上屆僅1項,佔比2%);獲諮詢服務報告獎成果4項(全國共77項),列全國第二;普及讀物獎全國僅20項,我校佔5%。
  • 李文輝博士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李文輝博士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有著傑出貢獻。
  • 江西這個男人:15歲考上大學,合作美國國家宇航局,斬獲國際最高獎項!
    這一獎項是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的最高獎項,而宗秋剛是該獎項的首位華人獲獎者!多次跳級的宗秋剛,15歲時考進了四川大學的原子核物理專業。大學畢業後宗秋剛選擇前往中國科學院空間物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實現了從核科學向空間物理學的"跨界"。從此開始,他便在空間物理領域不斷求索,不斷開拓著學科前沿。
  • 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兩位大工人獲此殊榮
    我校校友彭士祿院士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環境學院全燮教授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中國工程院設立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優秀工程師、科學家。
  • 浙大最美教授胡海嵐,研發的藥物可能改變三億人命運,卻落選院士
    今年的兩院院士增選已經落下帷幕,已經89歲高齡的諾獎得主屠呦呦教授和年輕女科學家顏寧作為備受矚目的優秀科研工作者,雙雙未能成功入列;除此之外,剛剛獲得國際腦研究組織頒發的IBRO-Kemali國際獎、被稱為「世界抑鬱症救星」、身為國際神經領域頂尖科研人才、被寄予高期望的浙大最美女神教授胡海嵐也遺憾落選,更是令人深感遺憾。
  • 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由於該領域的重要性,美國物理學會在2015年專門新設立了「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用於表彰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特別是在利用量子效應實現經典方法無法完成的任務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該獎項以量子信息理論的兩位先驅科學家命名,即首次提出擦除一個比特所需最小能量的蘭道爾和首次提出可逆計算思想、和合作者一起提出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方案的本內特。
  • 北大吳月芳獲中國天文學最高獎張鈺哲獎,80多歲仍在一線
    北大吳月芳獲中國天文學最高獎張鈺哲獎,80多歲仍在一線 「北大天文」微信公眾號 2020-10-12 18:53
  • 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獎項:2位腦科學家獲突破獎,獎勵300萬美元
    >來源:環球科學報導突破獎基金會今天宣布2021年突破獎得主,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此前每年,該獎項都在頒獎典禮的晚宴上,由電影、音樂、體育界的超級明星和科技界的明星企業家頒發。但是,由於全球疫情,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
  • 這位美女教授再獲國際獎項,顏寧教授究竟有多厲害?
    寫在前面27歲博士畢業,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她滿腹才華又不輸顏值,她是網紅教授又飽受爭議,她是「科研大牛」同時又「特立獨行」,已是40餘歲的她卻至今單身,科研領域碩果纍纍的顏寧教授,或許我們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