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著魔術教力學 浙大86歲老教授帶你玩轉奇妙實驗室

2020-11-21 浙江在線

2020-09-20 11:46 |起航號 |浙江大學

高層建築如何在強震颶風中巋然不動?虎門懸索大橋發生異常振動原因何在?彩虹彈簧無心,怎能似孩童般拾階而下?……這些問題的答案盡在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並且將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被呈現出來。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航空航天學院86歲的退休教授莊表中而言,意義非凡,過得忙碌而充實。他與王永和金肖玲副教授一道,籌建了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實驗室「神秘面紗」初揭,我們不妨先睹為快!

小魔術、大奧秘:

八旬教授用魔術講力學

「我在這裡表演一個魔術——『喜結良緣』。」實驗室展櫃前的莊表中教授左手取過鏈條,右手託住穿過鏈條的鋼環。他鬆開手,鋼環卻並未按自由落體落到地上,而是神奇地被鏈條套住。「這是基礎力學中動量矩定理的運用,鋼環受衝量後,動量矩發生了改變。」

緊接著,莊表中教授又演示了骰子魔術。「123456,你想變哪個數字?」「想要6?咱們就變6!」他將裝著6顆骰子的長方體塑料盒用力衝擊一下。當塑料盒打開時,盒中整齊排列的6顆骰子全部呈現點數6。而讓骰子「聽話」的奧秘,恰恰就在不對稱衝擊使骰子轉動90°。

這不是莊表中教授第一次表演魔術。每次作講座、上課,他都會帶上魔術道具。他通過變魔術這一寓教於樂的方式講授力學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人民網、錢江晚報等媒體廣泛報導,他也因此被稱為「用魔術包裝力學的網紅教授」。

今年已86歲高齡的莊表中教授,195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195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生班。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工作直至退休,他一直在浙江大學力學系任教,從事基礎力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出版了著作11本、光碟4張。

2008年,莊表中教授偶然在電視上看到劉謙表演的鋼環魔術,對魔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迅速看穿了背後的力學原理,也敏銳地察覺到藉由魔術和玩具道具講授力學原理的意義。有一次出差,他看到火車上在售賣鋼環和鏈條的魔術道具,覺得有意思想買,卻不巧售完買不到。回家後,莊老師自製了魔術道具並對此進行了系統地實驗研究,還把相關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力學雜誌《力學與實踐》上。也是從那時起,莊表中教授與魔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大學課堂、科普講座中藉助魔術講解力學知識,化抽象為形象,使深奧的力學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加深學生的印象;每年跑幾趟義烏小商品市場,淘些體現力學原理的新玩具、新魔術,給老師和學生當教具;自製一些浙大獨有的教具,如屈曲失穩模型,零剛度、負剛度模型,啄木鳥模型等;與青年教師共同錄製實驗課程慕課,將教育理念和成果分享給更多人……退休後的莊表中教授,心心念念的仍是教書育人。他還加入了浙大關工委宣講團,面向不同群體上科普課和黨課。與時俱進、心系學子的他,儘自己所能發揮著餘熱

強基礎,重實效:

強基實驗室讓人直呼「百聞不如一見」

說起實驗室,大家的第一印象或許是冷冰冰的儀器和設備。但在紫金港校區西四A-344這個不大的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你卻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溫度」。

除了寓教於樂的魔術和玩具,這裡還有許多精巧的布置,如近六十年前莊表中任王仁東教授助教時,為練基本功整理的兩千多道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習題卡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多種多樣的力學教具;可完成6個實驗的理論力學多功能臺等。這些都讓人感到既新鮮、有趣,又有實用價值

這是實驗室中的一個重要實驗——通過掛單擺來減振。暑期,王永和金肖玲花了許多時間調試好了,我們來看看。」隨著莊表中教授的指引,我們看到了布置於導軌上的激振器、底座和夾持於底座上的豎梁。豎梁模擬的是高層建築結構(如高樓、電視塔等),激振器激勵底座模擬的是水平地震。「地震」作用下,「高層建築」的劇烈振動被置於頂部的一個小鐵球徹底抑制下來。

這涉及到單擺調諧減振的知識點。調諧減振原理在工程中有重要應用。例如,穩住臺北101大樓的是懸掛於88至92樓的一顆金黃色大鋼球。這顆「定樓神球」又稱調諧質量阻尼器(TMD),即是利用單擺來協調大樓平衡,減輕晃動。

「我們的演示和實驗裝置除了能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外,還能用於實驗研究。」莊表中教授補充說道。在這裡,可用於實驗研究的裝置就有11個。例如,單擺掛什麼地方,單擺的質量多少,繩子長度多少,阻尼多少,這四個參數可以演化出重要的研究課題,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在鑽研過程中有所收穫。不僅如此,實驗室還進一步發展到了頂部裝液體罐減振的調諧液體阻尼器,又稱TLD。

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是為了配合工程力學強基計劃和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而設置。深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實驗、基本訓練重要性的莊表中教授認為,「強基」理念有利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應大力倡導。他說:「『百聞不如一見』是千百年來傳播知識的訣竅,它可以提升教學效率與效果。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使人印象深刻,在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學生能見識一百種以上的力學概念、演示實驗等。我們希望藉此幫助學生加深對力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認識,了解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完成力學相關基本習題、基本實驗,錘鍊紮實的基本功,並進一步探索、明晰創新性研究問題,為國家、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勤耕耘,厚積澱:

頂著高溫天連續奮戰不言苦

從3月中旬開始籌備,到6月裝修動工,再到9月規模初具,實驗室從無到有,除了學院領導和老師們的支持,更離不開莊表中、王永和金肖玲三人的不懈探索和傾注的無數心血。暑期,頂著高溫酷暑加班加點,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事實上,看似短短數月籌建的背後,更有著力學人數十載的深厚積澱。

莊老師是我國隨機振動領域的先行者之一,是理論和應用、科研和教學相結合的踐行者。在莊老師身上,我們能感受到一個時代的偉大精神。」在王永看來,莊老師的敬業與奉獻精神深深感染著自己。

而面對兩位青年教師,莊表中教授亦是充滿讚許:「王永、金肖玲兩位老師年輕有為,任勞任怨,敬業於教學和科研。從規劃到布置,他們付出了很多。」

在三位老師的通力合作下,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已初露真容。「目前,實驗室包含了歷史傳承、實驗演示、開放實驗、玩具魔術特色和作品展示等五個模塊。」王永介紹道。

其中,歷史傳承模塊通過實物展示力學前輩們在基礎力學學習和教學過程中所耗費的巨大心血,具有歷史厚重感,希望勉勵同學們擺脫浮躁風氣、孜孜以求真理;實驗演示模塊演示一系列與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流體力學有關的實驗和實物,使學生深入理解基礎力學的概念、方法和應用;開放實驗模塊包含多個開放性實驗,如單軸和雙軸機械式激振器、高層建築調諧減振等,並提供了大尺寸實驗操作臺;玩具魔術特色模塊展示與力學密切相關的玩具和魔術,揭示其力學原理和巧妙運用,配合高教社大眾力學叢書,體現教學特色;優秀作品展示模塊則計劃保存每屆學生中最有創意的作品,為後繼學生樹立榜樣。


「新學期開學,實驗室將率先對我和王永老師的《理論力學》課同學開放,進行初測。」金肖玲說,「後續,我們將根據反饋做進一步優化。2020級工程力學強基班同學的相關課程、實驗也將在明年於此開展。」

這樣讓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妙趣橫生的實驗室,你是不是很期待?

(原標題《有趣、有料!浙大變著魔術教力學的86歲老教授,帶你玩轉奇妙實驗室!》。編輯 林婧)

1600573581000

相關焦點

  • 浙大變著魔術教力學的86歲老教授,帶學生玩轉奇妙實驗室
    ……這些問題的答案盡在浙大工程力學強基實驗室,並且將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航空航天學院86歲的退休教授莊表中而言,意義非凡,過得忙碌而充實。緊接著,莊表中又演示了骰子魔術。「123456,你想變哪個數字?」「想要6?咱們就變6!」他將裝著6顆骰子的長方體塑料盒用力衝擊一下。當塑料盒打開時,盒中整齊排列的6顆骰子全部呈現點數6。而讓骰子「聽話」的奧秘,恰恰就在不對稱衝擊使骰子轉動90°。這不是莊表中第一次表演魔術。
  • 浙大教授莊表中:用魔術「包裝」力學的科普網紅
    作為一名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他用一生踐行著以教為本、快樂拼搏  浙大教授莊表中:  用魔術「包裝」力學的科普網紅  從莊表中教授家裡出來的時候,錢報記者拿回來一疊學術資料和一袋子魔術道具,老先生關照:「回去好好練練。」  今年85歲的莊表中教授,是浙江大學力學系的退休教師。他出生在日寇侵華的戰爭年代,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 科學魔術的奇幻之旅來大宿遷啦,《毛博士實驗室》親子互動秀爆笑開演!票價依舊打骨折16元
    ▼▼▼8月3日,小朋友最喜歡的魔術表演秀最具知識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的科學實驗《毛博士實驗室》將在宿豫大劇院登場在這裡,毛博士帶你在「科學實驗室」中「遇見一個腦洞超大的自己,發現另一個世界」首次將互動科學課堂表演形式搬上舞臺,讓你領悟生活中最常用的科學原理。科學實驗室的神奇魔法由國內頂尖魔術大師,帶你一起做實驗、變魔術、學知識,掌握令同齡人目瞪口呆的科學魔術,開拓眼界學到探索實踐的奇妙方法!「在想像的世界裡,發現另一個自己」。毛博士科學實驗室來了!
  • 94歲浙大老教授"稱霸"泳池 一口氣遊一公裡
    譚天恩194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1948年起在浙大執教。曾任第一屆全國化工原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參與編寫的《化工原理》獲得優秀暢銷教材獎。在科研方面同樣獎項多多,還獲得過中國老教授協會為離退休後繼續奮鬥、成績顯著的老教授頒發的科學與技術工作優秀獎。
  • 港媒:浙大最年輕教授「降職」 27歲博導曇花一現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上登出來的「致歉」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 港媒稱,第11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近日公布,1988年出生的海歸學者陸盈盈成為今年最年輕的入選者浙大原先公布的簡歷,陸盈盈將以27歲之齡任該校教授、博士導師,引起網民廣泛關注。不過,浙大26日緊急澄清「網頁內容有誤」,並將陸盈盈職級修改為特聘研究員。據香港《成報》2月27日報導,一篇名為《浙江大學將現88年教授、博導》的文章近日在微信圈瘋傳,1988年、教授、博士班導師和浙大幾個關鍵字組合,引起內地網友廣泛關注。
  • 浙大90歲老教授獲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每日商報訊 昨天,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老先生「雙喜臨門」的日子:第一喜是他獲得了代表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第二喜是浙大地球科學系的大學生們為他慶祝了90歲的壽辰。
  • 芒果汁變芒果沙冰?冰塊+鹽就可以!《NONO實驗室》玩轉食鹽小妙用!
    ,玩轉科學GO!豐富的科學小知識,有趣的動手小實驗打開你的大腦,瘋狂玩轉科學!是什麼東西能讓芒果汁變出芒果沙冰?本期《NONO實驗室》帶你來揭秘《NONO實驗室》玩轉科學GO!你有奇思妙想的實驗嗎?你敢秀自己嗎?快來跟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超能力吧!小朋友們想與我們互動給我們發微信吧!
  • 6歲娃娃自學《無機化學》還求教浙大教授
    ……」「去年十月份有一天,這個小孩來我們實驗平臺參觀,問了很多很多問題,一個人在實驗室的電鏡旁邊看了很長時間……」何老師在大學當了30年老師,嘴裡說的這個「小孩」,真的是一個小小孩——袁萊維今年6歲半,京杭幼兒園大班在讀。袁萊維。背後是他媽媽給他繪製的元素周期表「我一次碰到這麼小、懂這麼多化學的學生。」
  • 孩子們86個實驗,帶你玩轉科技「嘉年華」
    也許你會說,熱水!平時都是這樣做的啊。杭州聞濤小學的同學卻告訴你:錯了,叔叔阿姨們。今天(5月15日),杭州聞濤小學舉行一年一度的科技「嘉年華」,六個年級呼啦啦搬出86個實驗,讓大家玩轉科技。兩杯水,一杯開水,一杯冷水,分別往兩杯水裡滴兩滴墨水,你猜哪個杯子的墨水先化開?等了1分鐘,答案見分曉:開水杯裡的墨水先化開了。小朋友說:「因為開水杯的水分子運動激烈,所以先化開了。同樣,當人扭傷後,短時間內要用冷水敷,溫度低分子運動慢,可以防止血液循環過快而導致的疼痛。
  • 浙大有位27歲美女博導,指導的博士生只比她小三歲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浙大不僅只是學生傳奇,教職裡面也有頗多傳奇。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 【玩轉lab】孫仁教授的實驗室
  • 6年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明確未來方向後,劉琬璐很快就加入了老師的實驗室、課題組,開始了科研之路。   當年在實驗室中叫教授導師的劉琬璐,現在已成為浙大年紀最小的PI研究員,擁有自己的獨立實驗室,能夠獨立決定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經費使用、人事安排,也有了一群叫自己導師的學生。
  • 浙大教授腦研究 浙大胡海嵐教授腦研究獲獎將有望治癒抑鬱症?
    【浙大教授腦研究】7月15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評獎委員會宣布: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 會變魔術的洋教授:我就倆愛好,一個是化學,一個是中國
    在洗潔精裡加入神秘液體,彩色泡泡便騰空而起,待緩緩落下就成了孩子們眼中「大象的牙膏」;將雙氧水倒入燒瓶,白色的煙霧團團冒出,像是讓人許願成真的阿拉丁神燈;白水中倒入顆粒,一場瓶內「流星雨」讓人過足眼癮……用手裡的瓶瓶罐罐給孩子們變出這些「魔術」,是「洋教授」戴偉最享受的事情。
  • 6年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27歲的劉琬璐老師(2019年)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
  • 杭州出現6歲化學小神童,浙大化學系教授:這是一根好苗子!
    杭州出現6歲化學小神童,浙大化學系教授:這是一根好苗子!母子倆之後去了趟浙江圖書館,他自己選了兩本書——《化學元素綜論》《基礎有機化學》自此,袁萊維的化學天分就開始逐漸的展現出來,為了充分開發孩子的天分,袁萊維的母親帶著小袁去了浙江大學的化學系進行拜訪,剛進化學系的實驗室,小袁就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一直在和實驗室裡的哥哥姐姐聊著關於化學的話題,這一幕恰好被路過的浙大化學系分析測試平臺主任何巧紅老師看見
  • 微積分成搶手課:浙大教授「礦爺」開直播
    3月23日,浙大紫金港校區東教學樓,微積分課上,蘇德礦拿著手機給學生們講解。視覺中國 圖  【編者按】  近日,人稱「礦爺」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成了「網紅」。和直播間裡的爭奇鬥豔的美女們相比,這名貌不驚人的老教授是個靠內涵的「實力派」。大學校園裡公認最難的「微積分」,在蘇德礦教授手裡瞬間成了搶手課。  3月23日,蘇教授在課堂上用三腳架架起手機開始直播。
  • 揭秘真正的魔術鴿,魔術師變魔術用的不是白鴿,那是什麼?
    不論是在電影還是漫畫裡,每當我們看到魔術師將鴿子從帽子裡變出來時,都會感到嘖嘖稱奇。不過你知道嗎?魔術師變魔術使用的其實不是白鴿,而是與白鴿外形相似且經過訓練的白斑鳩。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去隨便找一隻白鴿來變魔術,否則百分百穿幫!
  • 6歲萌娃愛看《無機化學》 浙大教授都被問得頭疼
    浙江在線3月8日訊 「下次,下次再給你細講。」浙大化學系分析測試平臺主任何巧紅老師,輕吐一口氣,終於掛掉這通已經講了20多分鐘的電話。  這是她去年下半年偶然結識的「學生」打來的。電話那頭,一個娃娃音,一直在拋問題:「硼酸為什麼寫成H3BO3?
  •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2020-04-25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