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X Talks 學術報告︱範智勇教授·基於納米結構的仿生光電子學

2021-01-07 iCANX

// iCANX Talks Vol.17

///

iCANX

大家好,8月7日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範智勇教授在iCANX Talks為全球觀眾做了「基於納米結構的仿生光電子學」的精彩英文講座,範教授以大量具體翔實的案例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納米仿生在光電器件方面的應用,並詳細的介紹了其球形納米線仿生眼的工作,包括器件設計、材料選擇、工作機理、潛在應用及後續發展等。會後iCANX Talks學術報告小組的香港科技大學顧磊磊博士和博士生裘曉、丁宇宬總結了講座的主要內容,並對講座的問答(Q&A) 環節進行了翻譯與歸納。本文共計12000餘字,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相關內容對了納米仿生光電器件領域有一定的幫助。本文的收費將全部作為撰寫本技術報告的三位撰稿人的稿費,感謝大家的寶貴支持,相信有您的支持和鼓勵,iCANX Talks的學術報告會更加精彩。

範智勇教授·基於納米結構的仿生光電子學

——顧磊磊/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裘曉/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丁宇宬/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

前言

8月7日 iCANX Talks 有幸請到了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範智勇教授為我們作線上報告。範教授以大量具體翔實的案例,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介紹了納米仿生在光電器件方面的應用,並詳細地介紹了其球形納米線仿生眼的工作,包括器件設計、材料選擇、工作機理、潛在應用及後續發展等。範智勇教授於1998年和2001年獲得復旦大學材料科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6年於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獲材料科學博士。2007~2010年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現為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正教授,博導。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大-ATAL聯合實驗室主任,香港科大材料表徵中心副主任,香港科大能源學院創始成員,科技部香港科大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核心成員,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IEEE資深會員,MRS、SPIE會員,中國材料學會、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材料研究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創會理事,納米與能源青年論壇創會共同主席,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業導師。獲得多項獎項,包括美國南加州華人科學家工程師協會獎,加州大學伯克利傳感器中心傑出研究報告獎,香港科大工院青年研究員獎,香港科大工院傑出研究獎,香港科大校長獎及創新獎,香港科大百萬港幣創業大賽冠軍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研究興趣集中在仿生微納電子及光電器件,傳感器和能源技術。迄今在Natur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了170多篇學術論文,引用次數>18,000,H指數69(谷歌學術),為2018科睿唯安高引作者。在香港科大和香港科大深圳研究院主持了多個基金的研究課題,包括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韓國國家研究基金,香港研究資助局,香港創新科技署,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等。曾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客座教授,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80餘次,組織發起20餘國際國內會議。曾任Science Bulletin編委,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副主編,現為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EcoMat,The Innovation 等期刊編委。同時為Natur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Electronics, Science Advances, Nano Letters, ACS Nano,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的審稿人。

範智勇教授在iCANX Talks的講座信息

範智勇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仿生學的概念與歷史,之後以具體詳實的案例闡述了仿生學在光電器件中的應用,之後重點介紹了球形納米線陣列仿生眼的工作,最後範智勇教授對這一領域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和展望。整個報告,可以隨之分成以下四部分:

仿生學的概念與發展(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biomimetics)納米仿生光電器件(Nanostructures based biomimet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球形納米線陣列仿生眼(A biomimetic spherical eye with hemispherical nanowire array retina)結語—總結與展望(Summary & Outlook)

收費將全部作為撰稿人的稿費發放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iCANX Talks 今晚八點百度直播|從微米納米到原子的探秘之旅!
    在前幾期的iCANX talks直播中,吸引了全球數以萬計的業內學者觀看直播,由研究生組成的學術小組整理撰寫的書面學術報告也深受學者們的喜愛。使得iCANX Talks成為極具影響力的高科技雲端學術峰會。
  • iCANX Talks 學術報告︱鮑哲南教授·電子皮膚:改變電子領域的未來
    iCANX Talks 有幸請到了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鮑哲南教授為我們作線上報告,鮑哲南教授介紹了可拉伸可自愈電子皮膚的研發,以及電子皮膚在可植入醫療設備、機器人傳感器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領域的應用空間。
  • 2021首播|iCANX Talks今晚八點直播-柔性光電子
    他們分別是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Chennupati Jagadish教授和來自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張珽教授。Chennupati Jagadish教授將為大家帶來用於光電子應用的半導體納米線的精彩報告,張珽教授將給大家介紹柔性智能感知器件:從基礎到應用的最新進展。
  • iCANX Talks 今晚八點直播︱ ACS Nano Rising Star!
    來自清華大學的張瑩瑩教授將為我們帶來「面向下一代柔性電子設備的蠶絲和納米碳材料研究」的最新進展。南洋理工大學的劉政教授將為大家介紹二維材料在構築清潔能源和低能耗的美麗新世界上的應用。美國普渡大學的Shelley Claridge 教授將給大家帶來近原子尺寸界面布圖的最新研究進展。
  • iCANX Talks 今晚八點直播︱液態金屬!
    他們分別是來自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蔣興宇教授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饒偉教授。蔣興宇教授將給大家介紹液態金屬-彈性聚合物微流控與柔性生物電子的最新進展。饒偉教授將為大家帶來柔性液態金屬材料的硬科技的精彩報告。
  • 王建青教授講授納米結構金屬膜中的自旋電子學
    傳統微電子技術正邁向納米尺度,在製作方法和引進新的器件功能方面將會有革命性的突破。在信息技術、數字處理和儲存等關鍵技術的推新和突飛猛進的同時,急需走在前列的是尋找新功能材料和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在納米尺度下,電子及其磁自旋的量子特性在控制材料特徵和器件響應方面起主導作用。
  • 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及分會報告搶先看!
    低溫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9. 生命科學顯微成像技術研究分會場;10. 中國電子顯微鏡運行管理開放共享實驗平臺分會場。  報名方式:詳細情況請登錄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官方網站,參見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會議二輪通知並及時在官網註冊。
  • 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報告(下)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學術年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出席。學術年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最新進展的交流。
  • 2019年華東地區(電子)顯微學學術交流會成功召開
    2019年 4月19-22日, 2019年華東地區(電子) 顯微學學術交流會在杭州市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蘇省、安徽省、山東省電鏡學會聯合舉辦。會議期間有近40個報告,與會代表230餘人。目的是加強華東地區電子顯微鏡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推動華東地區電子顯微鏡學術和技術交流。
  • 探索微界·引領未來——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報告(上)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 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學術年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出席。
  • 青島大學龍雲澤教授:基於壓電納米發電機的仿生單電子皮膚單元
    最近,基於單電極的摩擦電傳感器TENG(STENG)將可以兩個電極減少到一個,其降低了電子皮膚的複雜性。但是,TENG基電子皮膚更適用於動態追蹤,卻無法提供有關溫度的信息。實際上,單電極傳感器依賴於電荷轉移,大多數納米發電機都可以實現。
  • ...學術報告︱Roya Maboudian教授·應用於惡劣環境的碳化矽微納系統
    會後iCANX Talks學術報告小組的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生邱鈺和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生龔雪總結了講座的主要內容,並對講座的問答(Q&A) 環節進行了翻譯與歸納。本文共計7000餘字,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相關內容對了解碳化矽微納系統有一定的幫助。本文的收費將全部作為撰寫本技術報告的兩位撰稿人的稿費,感謝大家的寶貴支持,相信有您的支持和鼓勵,iCANX Talks的學術報告會更加精彩。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教授一行來電子...
    新聞網訊 5月27日上午,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教授作題為《紅外III-V族半導體光源的研製》的高端學術報告。學院班子成員、全體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院長遲宗濤主持會議。
  • 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盛大開幕 參會人數劇增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 2019年10月16日,由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主辦的「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點擊此處進入會議報導專題)在合肥市豐大國際酒店盛大開幕。
  • 需求很火熱,發展正當時——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側記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學術年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出席。學術年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最新進展的交流。
  • 熱點分會場之「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精彩分享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8年10月24日,「2018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禧悅酒店正源廳盛大開幕。原位電子顯微學也逐漸成為電子顯微學研究的熱點研究領域。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材料表徵分會場集錦_資訊中心_儀器...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儀器信息網聯合報導:2020年11月22日,「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市新希望皇冠假日酒店盛大開幕。為期三天的大會吸引了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電子顯微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千餘人參會。
  •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Ram I. Mahato教授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Mahato教授應邀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並以「Nanoparticulate Delivery of Potent Microtubule Inhibitors for treating Metastatic Melanoma」為題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學術報告由我校藥劑學科主席何仲貴教授主持,無涯創新學院副院長孫進教授、無涯創新學院PI景永奎教授及我校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學術交流。
  • 學術報告 | 「沈藥無涯論壇」第195講:日本名古屋大學淺沼浩之教授學術報告會
    報告人簡介(中文):淺沼浩之,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教授,工學博士(東京大學)。1995-2005年,在東京大學工學院化學與生物技術專業和東京大學尖端科技研究中心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自2005年起任名古屋大學工學院分子設計與分子工程專業及生命分子工學專業教授至今。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通知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將於11月21-25日(21日報到,25日離會)在成都市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召開。為慶祝中國電鏡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本屆年會的主題是「顯微學激發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