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必須認識清楚,信佛與信神是不一樣的

2020-12-08 騰訊網

文/星雲大師

苗麗秀《佛光塵影》

過去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大迦葉,他曾經自豪地說:「如果我不能遇到釋迦牟尼佛,我也能成為獨覺的聖者。」可見佛教不是講「唯我獨尊」的神權,而是主張「人人皆有佛性,皆得成佛」。

我們每一個人,佛性本具,本性裡都具足了三千大千恆河沙功德,只是金銀寶礦在山中,如果沒有開採,也如黃土一堆。人的內心世界縱有無盡的寶藏,但是如果沒有開發,就如聚寶盆沒有打開;又如一間倉庫被關閉,裡面的寶物永遠不能呈現。

正如世間有不少的有錢人,他把黃金埋在地下,每天仍然過著窮苦的日子。有的人本來可以開智慧、變聰明,但因執著,聞善言不著意,所以仍然愚痴。學佛,就是要開發我們本具的佛性、發掘我們內心的寶藏;信佛,通過對佛法真理的信仰,讓我們找到一條可資遵循的人生道路,讓我們的行為、思想不致有了偏差,就像車輛行駛在道路上,有了路標的指引,才不會迷失方向,又如火車行駛在鐵軌上,就不致發生意外。

何朝清《與佛同行》

說到信仰,有一點大家必須認識清楚的是,信佛與信神是不一樣的。過去在科學未發達之際,人們受著神權的控制,看到打雷就以為有雷神,颳風就想像有風神,下雨就認為有雨神,甚至樹有樹神,石頭有石頭神,山有山神,海有海神,乃至太陽神、月亮神、天神、地神等。有了這些神只,人們出門做生意,遠行談事都要求神問卜,久而久之,人的生活起居都受到神的控制而不得自由。

佛教主張凡事不問神,要問自己,因為人的業力和行為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所以,信仰神明的人,把神當成權威,當作賞善罰惡的主宰。但是佛教認為,最權威的人,最能賞善罰惡的,是自己的行為。佛祖只是像老師一樣教導我們,但是教導出來的人,有的以師志為己志,有的與師道相悖離,這就不是老師的責任了。

如《佛遺教經》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趙廣林《佛光普照》

可見佛陀只是一個導師,一個先知先覺者,一個導航者,至於我們信他,固然有好處;不信他,他也不致降災給你,但是後果還是要自己負責。

談到信仰宗教,在佛教裡講究信仰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歷史上真實的;二、能力上可靠的;三、道德上清淨的。譬如我們所信仰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歷史上明確記載,是確實存在的;他的道德是圓滿清淨,具足智德、斷德、恩德等三德;他具有自度度人、自覺覺人的大力量。所以,佛是值得我們信仰的對象。

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正確的信仰,可以讓我們獲得無比的利益。在佛經中列舉諸多的譬喻,例如:信仰如手、信仰如杖、信仰如根、信仰如力、信仰如財。尤其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佛教並不是一味地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們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甚至可以建立在疑情上,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教的緣起、中道、因果等教義,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的迷惑。所以,過去我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什麼都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因為一個人有了因果觀念,才能慎行於始,才能防非止惡,才能眾善奉行,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陳愛紅《梵境》

此外,平時我們內心的貪慾、嗔恨、邪見、嫉妒,就像繩索一樣的控制著我們的身心,使我們不得自在。學佛最大的目的,就是教我們如何從束縛中解脫出來,而獲得自由,就像歷代的高僧大德在功名富貴之前,生死慾海之中,毫無畏懼,解脫自在一樣。

所謂信佛,信的是什麼佛?佛教我們要有慈悲、有智慧。

有慈悲,就能人我一如,同體共生;有智慧,自能看清世間的得失,自能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

餘華強《禪意》

甚至佛是大雄、大力、大無畏,佛有力量,你對世間一切境界能有力量應付嗎?佛代表道德,你有健全自己的人格嗎?

信佛,不是求佛、拜佛而已,行佛才能獲益;信佛,不是佛能給我們什麼,而是通過信佛因緣,自己能行佛,就能圓滿人生。

佛,代表真善美,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相信真善美,自然擁有真善美。

網絡

信仰的好處,就是讓我們的人生有目標,有目標就有向前、向上的力量。

平常我們白天出門,夜晚都懂得要回家;信仰能為我們的人生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家。只是,一般人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遇苦難生不起信心,所以一切要待因緣,要有善根,善根成熟了,自然會信。

在世間,我們要找一個好的老師並不容易,假如能找到佛陀作為我們的老師,他是歷史上實實在在有的,他確實有能力可以解除我們的苦難,他確實有慈悲、有道德、有願力,是值得信仰的對象,但是信與不信,就全憑個人的看法與福德因緣而定了。

相關焦點

  • 佛陀與神是一樣的嗎?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信佛,還是信神?
    昌樂法師《中觀探微》27從生活層面上來講,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我執?我執既已形成的人生觀,它是如何左右我們而使得我們妥協於現實,不願意做出改變的一個根本。我就火不打一處來。你不知道當那個奧特曼出現的時候,感覺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了。那這就是神,當神出現了,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所以人們信仰神。但是我們之前也講過,佛教之所以稱為佛教,它是對信仰的反省,甚至對信仰基礎的反省。信仰基礎是什麼?信仰基礎是神。釋迦牟尼佛早年的時候他就學通五明,包括婆羅門教的教義。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三輩九品這個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不是佛造成的,是我們每個人學佛遇的緣不一樣。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把淨土法門理論、方法、境界、因果講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取上品。
  • 「星雲法師救我」 前宗教電視主持人涉騙5億
    逸飛則不願多表示意見,只說他自己和太太也是受害者,還把錯推給胞弟,讓受害人氣得要請星雲法師出來主持公道。逸飛現年47歲,當過空少和紅包場駐唱歌手,現在卻捲入詐騙疑雲。受害人今天在臺北市議員童仲彥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有7名受害者出席指控遭逸飛及家人詐騙,遭騙金額從100萬到3000多萬元不等。童仲彥表示,「主持人以電子垃圾為名在外面誆騙超過5億元,我們拜託星雲法師出來主持公道!」
  • 眾多科學家為什麼會信神的存在?難道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受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人類總以為自己是特別的,地球是特別的。在古代人類通過簡單的觀察和想像來認識地球,曾流傳過許多傳說和神話,我國古人觀察到「天似穹窿」,便認為天圓地方;西方人依照自己所處的大海包圍陸地地貌,便認為「地如盤狀,浮於海上」。
  • 眾多科學家為什麼會信神的存在?難道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受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人類總以為自己是特別的,地球是特別的。在古代人類通過簡單的觀察和想像來認識地球,曾流傳過許多傳說和神話,我國古人觀察到「天似穹窿」,便認為天圓地方;西方人依照自己所處的大海包圍陸地地貌,便認為「地如盤狀,浮於海上」。隨著人類進步,逐漸出現「地圓說」、「 地心說」、「日心說」等。
  • 不一樣的「M78」星雲
    還記得那句「我是來自M78星雲的奧特曼」嗎?說起M78星雲,大多數人都應該會想起奧特曼吧,因為奧特曼在設定中大都來自M78星雲,但也有幾個例外。例如,雷歐·奧特曼及其弟弟阿斯特拉·奧特曼則設定為L77星雲的奧特曼;喬尼亞斯·奧特曼設定為U40星雲的奧特曼。說完這些,那我們來說一說M78星雲吧。其實M78星雲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上面沒有奧特曼而已,它是位於獵戶座的一個反射星雲,也是一個梅西耶天體。
  • 無神論者是科學,信神是迷信?
    我們日用的事物,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欠我們債的人;不叫我們陷入試誘,救我們脫離那惡者。因為國度、能力、榮耀,都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信神就是迷信,就是不科學,無神論反而是時髦的,反而是科學的,事實上這是一個誤會,一個誤解。因為你如果信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那是迷信,但是如果你信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那就不是迷信,那是科學的。
  • 星雲大師:人在紅塵,心在山林
    「今後的佛教應不一樣,青年信徒會增多,佛教人才也多了。」星雲大師認為,像我們佛光山的年輕人,都在社會大學教書,辦報紙,辦電視臺。  現在臺灣信佛的民眾高達總人口的60%。但星雲大師說,「我們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不必只有一個宗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儒家,都好,大家一起來,社會是大家的,問題是不要偏頗。」
  • 無心法師3:無心的結局,不一樣的選擇,不一樣的人生結局!
    在此期間,無心邂逅了神秘的柳家姐弟,無心和柳家姐弟解決了一系列妖邪事件,無心和柳家姐姐相互欣賞,但卻不敢於表白。那麼在江湖歷練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些什麼呢?小夥伴們跟著小編一起去追溯一下吧!對於追這部電視劇的很多小夥伴們來說,肯定是畢竟清楚的,但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小夥伴們說的不是這個劇情,而是關於這位男主角無心的結局去展開。
  • 不信神的共產黨為什麼能團結信教群眾
    共產黨不信神,在指導思想上堅持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包括無神論),與一切唯心論(包括有神論)相對立。但不信神的共產黨,為什麼能把信教群眾團結起來,把他們的意志和力量,與廣大不信教群眾凝聚在一起,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這是因為:共產黨真誠、全面、正確地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對立 應給佛教更多空間
    佛教也要與時俱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基督教盛行,而根據最近的調查,現在信佛的臺灣民眾高達總人口的60%,這與星雲大師及其佛光山在臺灣的積極弘法有密切關係)《瞭望東方周刊》:現在基督教在大陸發展更迅速,你覺得原因在哪裡?星雲大師:這個現象也會有所變化的,例如五六十年前,臺灣80%居民都是基督教徒。
  • 北大開啟企業家高層論壇 臺灣法藏法師暢談企業經營
    21日上午九點,論壇正式拉開帷幕,出席本屆論壇的嘉賓有北京大學原教務長吳寶科教授;特邀主講嘉賓北京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監事慧寬法師和《僧伽》雜誌發行人、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長、社會公益企業護生善緣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法藏法師。吳教授致開幕詞,對「信仰與人生」系列論壇給予極高的評價,同時對本屆「佛法智慧,修身立業」主題給予更高的期望。
  • 小狐狸小巧可愛,但它實際是法師系多肉品種,需要跟法師一樣養護
    小狐狸是景天科蓮花掌屬的多肉植物,為小人祭的變異品種,其葉片較厚,呈圓匙形,帶有柔毛,且跟小人祭一樣有黏性,葉面平整,不具葉尖,前端和葉背具有大量紫紅色條紋,而中部最長的條紋幾乎貫穿整個葉面,平常葉色為綠色,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葉片會變成淺黃色,同時緊緻包裹起來,而紫紅色的條紋也會變得更加的明顯
  • 為什麼大科學家信神?
    現在很多人不信神,尤其是年輕人,認為信神的人愚昧無知,不懂科學。多年前,聯合國曾經用世界著名的蓋洛普民意測驗方法(George Gallup),進行了一項調查,即調查最近300年間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學家,是否相信「神」。除38位因無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計以外,其餘262位科學家中,信神者242人,佔92.4%,包括了幾乎所有曾對科學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巨人。
  •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
  • 中國人為啥不信上帝而信神呢
    決策科學專家在談到現代科學結構體系時說,西方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提出,要研究認識問題,首先應對認識問題的那個認識加以認識是完全必要的。或者說在研究問題之前,你應先問自己,你有什麼樣的認識,你有什麼樣的認識工具。培根將人認識問題的工具稱為「心用工具」。
  • 弗洛伊德評論尼採的語錄,真是一針見血,讓人對尼採有了新的認識
    很多人聽後都會覺得太狂傲了,特別是在國外,國外很多人都是信仰神的,信仰上帝的,就像我們中國人信仰佛一樣。倘若有人站出來說,「世上沒有佛,佛都是人幻想出來的,那些所謂現實中真正存在的佛,也都是誇大的。」相信這樣的人,肯定會被信佛的人拉出來罵的,會被信佛的人說沒有文化,沒有教養,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尼採倘若生在我們的國家,就會被人這樣來罵。
  • 星露谷物語法師塔功能作用解析 法師塔有什麼用
    《星露谷物語》這款模擬經營遊戲中,玩家平時主要所在的地方是鵜鶘鎮,不過鵜鶘鎮周邊還有這不少在遊戲當中必須用到的場所其中在神秘森林當中,還毅力這一座什麼的法師塔,法師塔一年四季的外觀都不一樣,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星露谷物語》法師塔功能作用解析、法師塔有什麼用,尚不清楚的玩家不妨趕快來參考一下吧。   玩過的玩家相信都知道法師塔當中住著一個男法師,從法師塔進去之後就能狗看到,不過法師塔本身還有著一個不為認知的神秘功能——改變樣貌。
  • 我們為什麼信神?母親深信兒子是神仙幫著逃課
    人為什麼會信神?從人類歷史的發展狀況來看,最初的人類在動物世界中是非常弱小的,我們的祖先無論是在耐力,還有爆發力,都比草原上的其他哺乳動物要弱,很容易受到傷害。幸好我們有發達的大腦,可以製造工具,但是在自然面前,我們仍然有很多想不透的問題,無法理解生命,無法理解宇宙,無法理解太陽,河流。
  • 一種誤解,認為星雲和星系是一樣的,其實一個星系可包含多個星雲
    我必須說,在很少接觸天文學的人中,有時會出現一種誤解,即:認為星系和星雲是同一個東西。這個觀點的根源來自於這樣一個事實:離我們最近的星系之一被稱為仙女座星雲,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認為星系和星雲是可以互換的原因。星雲和星系是不一樣的事實並不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