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證券日報】
近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其撰寫的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中提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較快,金融資產風險向銀行部門集中。因此,他給出了三方面的政策建議:一是要穩住宏觀槓桿率;二是發展直接融資要依靠改革開放;三是要管理好風險。
筆者認為,我國經濟處於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與經濟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對金融體系及其資源配置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經濟和金融之間的良性循環,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是對金融提出的新命題。而穩槓桿、提高直接融資和防風險這三大舉措實際上也是對金融系統的新要求以及未來宏觀政策的大方向,三者之間緊密相連、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開源證券旗下基金投資影視 首次觸「電」收益不菲
「近幾年來,中國影視業發展迅速,吸引了眾多投資紛至沓來。」陝西諾爾產業規劃研究院研究員王魯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吸引資本進入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方面,「首先,中國影視產業的市場體量龐大。2019年,僅中國大陸電影的票房就高達642.66億元,僅次於北美市場。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票房慘澹,但是網絡影視卻異軍突起。加上國慶長假後的票房回暖。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前景仍十分光明。」
「龐大的受眾市場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定和豐厚的回報。」王魯豫表示,開源證券的首次「觸電」,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影視產業的市場潛能將會被進一步釋放。」
山西信託將公開引入戰略投資者 增資擴股方案兩度提上議程
近日,山西信託發布公告,面向全國公開引入具備資源優勢的戰略投資者。作為山西省唯一的信託公司,山西信託註冊資本為13.57億元,控股股東為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據了解,增資擴股是山西信託多年來的戰略規劃,去年山西信託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增資擴股議案。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小信託公司增資提速。本月初,同為地方國資背景的財信信託和國元信託雙雙完成增資,註冊資本均升至40億元以上,達到行業中遊水平。
【中國證券報】
A股4個月盤局待解券商機構指點迷津
先來看看「預期與兌現」。這段時間,市場發生不少大事,比如行業龍頭中芯國際、康希諾上市,創業板註冊制實施等。在中芯國際、康希諾上市之前,市場對半導體、疫苗板塊持續追捧;上市之後,預期兌現,這兩個板塊整體陷入到回調之中。創業板註冊制實施,個股分化預期使得市場追逐創業板指權重股,而在估值快速拔高之後,進入了階段性兌現。
除了事件預期,還有業績預期。在10月份三季報披露期,不少龍頭股日內大幅波動,正是業績是否符合預期後的兌現所致。
華信信託明確引戰條件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與之情況類似的還有四川信託和安信信託,引入實力雄厚的外部投資者或許是這些信託公司渡過難關的現實選項。
資料顯示,華信信託成立於1981年,是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目前前三大股東分別為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萬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瀋陽品成投資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5.91%。截至2020年6月末,華信信託註冊資本66億元,淨資產119億元,管理信託規模492億元。
冠龍股份專注節水閥門產業 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招股書披露,冠龍股份主要從事節水閥門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蝶閥、閘閥、控制閥、止回閥等及其他配套產品,為城鎮給排水、水利和工業等下遊應用領域提供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
冠龍股份介紹,閥門是管路流體輸送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公司形成了以閥門軟密封技術、閥門硬密封技術、閥門和管道防護技術、閥門高效控制技術和閥門性能模擬測試技術為主的核心技術體系,是我國領先的節水閥門供應商,產品成功應用於三峽工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水立方、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地鐵六號線、上海世博園等知名工程項目。
【證券時報】
從全行業深陷虧損,到利潤衝上歷史高點,電解鋁僅用了半年時間。在今年4月跌破11500元/噸大關後,國內鋁期、現貨價格一路飆升。
記者近期通過對鋁產業上下遊多方採訪了解到,不同於2017年「鋁價高、庫存亦高」的畸形市場,如今受供給釋放緩慢、國內需求旺盛雙向拉動,鋁的社會庫存處於相對低點,高價位獲得基本面支撐。不過,在當前上下遊盈利情況均欠佳的背景下,電解鋁超高盈利水平的可持續性,或也將面臨挑戰。
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法治建設 強化金融體系保障能力
自「建設法治中國」的歷史性目標提出後,經過持續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的法治體系建設不斷加快、日益完善,法治理念不斷普及和深入,政府依法治國的能力得以不斷強化。這些年來,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國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諧進步,為「法治中國」的建設成就做出最好、最鮮活的標註。
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思潮的起伏、形勢的變化、迭代衍進的持續加速,客觀上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的外在表現日益絢麗繽紛。面對「萬花筒」,要做到不惑於表象,治理體系的每一個參與者、實踐者,首先要堅守住「以人民為中心」的基點。只有實實在在把握住這個基點,才能穿透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深入問題的核心,把握實質,從根本上解決路徑的選擇問題,進而切實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
惡意規避退市且拒不糾正 *ST富控遭上交所頂格處分
針對*ST富控(600634)違反會計準則惡意規避退市,迄今拒不糾正一事,證券時報記者昨日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方面已啟動紀律處分程序,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兩位「首惡」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終身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高管的頂格處分。
據介紹,*ST富控2019年度財務報告被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公司至今未予以糾正,嚴重影響投資者知情權。公司業績預告、年度經營業績等公告中有關2019年淨資產、淨利潤等重要財務數據多次前後披露不一致,嚴重影響投資者合理預期以及對公司股票是否被暫停上市的判斷。
【上海證券報】
「恐高」新能源車估值 機構「抱團」開始鬆動
滬深港股通結算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截至11月17日,資金對具有新能源汽車概念中的整車企業抱有較大興趣,吉利汽車、中國中車、上汽集團等均獲資金淨流入,吉利汽車更位居資金淨流入規模前列,總額接近3.2億元。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ETF方面,投資者近一個月來卻撤離得較為果斷。數據顯示,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近一個月漲逾15%,份額縮水9.5億份;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份額也漲逾14%,份額減少4.2億份。作為不少機構的投資工具,相關ETF基金份額縮水也體現出當前一些資金高位套現的心態。
金龍魚擬5年砸80億元 加碼河南市場
金龍魚11月18日晚間公告,為響應國家產業經濟政策,持續推動河南糧油產業發展,公司與河南省商務廳計劃開展合作,擴大在河南省的投資和項目建設。未來3年至5年內,公司計劃在河南按步驟新增投資人民幣80億元。
具體來看,公司將在河南省內適合發展的區域選址新建糧油加工及相關項目,計劃由公司或者公司子公司控股的項目包括玉米深加工、花生芝麻壓榨、麵粉及掛麵加工、大豆壓榨、大豆蛋白、食用油脂精煉、食用油灌裝,大米分裝、智慧化糧油倉儲物流配送中心、中央廚房、糧油貿易等。
杭鍋股份擬斥資3億元參與受讓中光科技部分股權
杭鍋股份11月19日公告,公司擬出資3億元,與寧波復聚中光創業投資合夥企業組成聯合體,參與競價受讓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光科技)股權。若本次交易順利達成,公司預計持有中光科技22%股權,聯合體將持有中光科技不低於51%股權。
本次交易分為兩部分:一是中光科技股東杭州聯礪和達新能源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將其持有的中光科技45%的股權,於9月21日以5.39億元的掛牌底價,通過杭州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二是中光科技通過在杭州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引入1家戰略投資者(中光科技45%股權的受讓方),以不少於1.47億元實施增資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