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抱團」體現A股結構性購買力 融資端應加大高質量資產供給
近期,投資者對於大資金「抱團」追逐部分個股的情況高度關注。同花順數據顯示,從今年以來的8個交易日情況來看,申萬三級行業的區間漲跌幅最高為33.36%,最低則為-18.98%,漲跌幅首尾相差逾52%。筆者認為,A股市場中這種「結構性、不均衡購買力」的出現,是投資者結構向「機構化」邁進的必然呈現,同時也表明優質資產依然存在供給缺口。從中長期來看,融資端應該進一步增加更高質量、多元發展的優質資產供給,從而以內涵性力量引導「抱團」資金有序分布,為A股市場夯實發展根基。
第一,「抱團」是體量較大資金投資行為加權結果的直觀表現。伴隨著A股市場逐步向「機構市」邁進,非惡意操縱的機構資金「抱團」有著相當的合理性,可以理解為市場對優質資產的必然追逐。
多地加碼布局碳達峰工作 專家建議從三方面再發力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2020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列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注意到,其實多地早已積極行動,為碳達峰相關工作進行布局。
例如,2020年11月26日,在江蘇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工作會議上,各設區市代表圍繞江蘇省2025年碳排放達峰目標等提議,在政府層面成立碳達峰專辦;優化碳排放統計和考核指標體系;加大省級財政支持力度;強化基礎能力建設;充實「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文本內容。同年12月份,廣東省發布《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推動綠色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美麗廣東」方面明確,「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構建碳排放和大氣汙染物協同防控體系,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推進用水權、用能權、排汙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信保業務「風口」變「雷區」 承保虧損激增龍頭險企加速出清
《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去年前11個月,險企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承保利潤合計虧損132億元,較前年同期的虧損19億元,出現數倍激增。儘管暫無去年全年的承保數據,但即使去年12月份單月承保盈利,也很難將虧損反轉。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去年前11個月,險企保證保險與信用保險保費合計達841億元,較前年同期下滑12%。部分龍頭險企更是大幅壓縮信保業務,其中,中國人保去年前三季度信用保證險保費收入達5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71.2%。
【證券時報】
維生素品種量價齊升 新和成去年淨利預增超六成
1月13日晚間,新和成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為34.64億元~38.98億元,同比增長60%~80%,基本每股收益為1.61元/股~1.81元/股;2019年,公司實現淨利潤21.69億元,同比下滑29.56%。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新和成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維生素銷售價格的上漲,同時公司主力品種銷量也大幅提升。進入2021年,維生素市場仍維持了高景氣度。
新冠檢測公司集體報喜 邁克生物去年淨利預增超40%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核酸檢測需求旺盛。邁克生物(300463)1月13日晚間公告,預計2020年的淨利潤為7.35億元到8.4億元,同比增長40%到60%。
邁克生物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新冠相關檢測及防護產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新冠核酸檢測及抗體檢測產品的市場需求也隨之增長,促使公司分子診斷及快速檢測平臺產品銷售迅速增長,隨著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不斷推進,公司常規檢測產品的銷售也穩步恢復。
匯嘉時代賣茅臺收穫兩連板 二股東擬清倉轉讓
匯嘉時代(603101)1月13日晚間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鑫源匯信將其持有的公司235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雷彪。股份的轉讓價格以籤署協議前一天公司股票收盤價的九折計算,為4.2元/股,股份轉讓款合計為9878.4萬元。
本次轉讓前,鑫源匯信持有公司235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本次轉讓完成後,鑫源匯信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本次轉讓前,雷彪未持有公司股份。本次轉讓完成後,雷彪將直接持有公司235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
【上海證券報】
兩部委同意46家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方案
我國工業園區環境汙染治理,正向著汙染者付費模式漸進。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下發文件,同意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46家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實施方案。
國開證券分析師梁晨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環汙第三方治理「大擴圍」,由此推動環汙第三方治理的市場進一步做大。
「工業園區的環境汙染治理涉及廢水、廢氣和固廢等,其治理非常複雜且專業。」梁晨向記者表示,汙染物排放量大、複雜的工業園區汙染治理已經成為很多城市的主攻方向。
鋼鐵煤炭行業齊發力 爭享工業互聯智能化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型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至2023年將迎來快速成長期。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發現,煤炭、鋼鐵等傳統行業已率先響應,正蓄力成為國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領先者。
目前煤炭仍是我國最重要的能源品種,產業規模大、採掘危險係數高,推動5G和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建設少人無人智能化煤礦,對於這個行業意義重大。
中國債券久「香」不散 外資連續25個月增持
進入2021年,外資金融機構依舊看好中國債券市場。最新數據顯示,外資機構已連續25個月增持中國利率債,過去一年累積增持中國債券逾萬億元。
在過去一年,中國經濟表現亮眼,人民幣匯率穩定,升值具備趨勢性,中國債券收益率也擁有比較優勢。多位外資金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全年人民幣升值仍有一定空間,同時中國國債收益率將穩定在3%附近,持有中國債券整體仍是不錯的確定性機會。
【中國證券報】
升破3000元 「債中茅臺」刷新市場想像力
1月13日盤中,英科轉債升破3000元大關,刷新了市場對於轉債價格上限的想像力。市場人士指出,由於疫情防控用品需求強勁,英科轉債正股價格持續走高,轉債基本面有較強支撐。此外,發行人明確表示短期內不會提前贖回,使得強贖風險暫時可控。不過,已大幅提升的轉股溢價率表明,英科轉債的價格波動風險不容忽視。
2020年全年漲近18倍的英科轉債再創紀錄。1月13日盤中,英科轉債升破3000元,最高漲至3015元,刷新了單只轉債的最高價格紀錄。截至13日收盤,英科轉債報2920元。
A股成交「八破」萬億 公募看好科技創新板塊
1月13日A股市場震蕩回調,兩市成交額放大到1.23萬億元,連續八個交易日破萬億元。公募機構普遍認為,當前資金面具備明顯支撐,市場情緒有望繼續升溫,機構資金會持續追逐有基本面支撐的優質標的,可通過布局新能源、雲計算、5G、人工智慧、創新藥等科技創新板塊來把握結構性機會。
數據顯示,13日兩市成交1.23萬億元,連續八個交易日破萬億元,同時也是八個交易日中的最高值。13日北向資金淨流入27.12億元,連續6個交易日淨流入。
房貸新規調查:北上深個人按揭房貸額度充足
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對房地產信貸投放尤其是個人按揭貸款的投放有何影響?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採訪了多個城市的銀行和地產業人士,目前來看,北上深房貸額度充足,部分地區甚至加快了商業貸款放款速度。整體來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政策未發生變化,部分「超限」銀行雖面臨壓力,但整體上料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