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註冊制改革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質量的關鍵舉措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撰文指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核心舉措。從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創板公司上市交易,到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落地,我國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了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註冊制改革布局。
12月A股上演「開門紅」 三大新氣象透露投資新機遇
又見「開門紅」!周二,A股市場三大股指在12月的首個交易日集體走強,漲幅均超1%。其中,上證指數上漲1.77%,收報3451.94點;深證成指上漲1.90%,收報13930.37點;創業板指上漲2.53%,收報2698.44點。兩市合計成交8649.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略有減少。
「普漲」「新高」「資金熱湧」儼然成為周二A股市場中的高頻詞。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股市出現新氣象,不但透露出投資新機遇,也勾勒出A股市場未來的發展格局。
濰柴動力細分市場全面發力 重卡動力銷量超50萬臺再創新紀錄
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重卡市場可謂跌宕起伏。《證券日報》記者從11月30日召開的濰柴2021年商務年會上獲悉,作為領先的國內重型發動機行業自主品牌,濰柴動力預計全年重卡動力銷量將超過50萬臺,較去年商務會上制定的「挑戰45萬臺」的目標,足足超額5萬臺完成目標,再次刷新歷史紀錄。與此同時,去年銷量尚不足10萬臺的濰柴輕型車動力,2020年預計銷售26萬臺,同比增長157%,行業排名從第六躍升至第二,並提出2021年要爭行業第一。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1年的重卡市場很難再現今年的銷量奇蹟。但濰柴動力方面表示,由於「國六」切換,2021年仍存在不少的市場機會,濰柴動力越來越全面的產品結構也將支撐公司更多細分市場的開拓。
【證券時報】
A股年底衝刺指數大漲 北上資金淨買入163億
A股年底衝刺,北上資金12月1日淨買入163億元,各大指數集體大漲。在金融股的引領下,眾多機構所預計的跨年行情是否已經開啟?
12月1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收漲,其中上證指數收漲1.77%報3451.94點,滬深300和創業板分別收漲2.15%和2.53%,銀行、保險以及券商再次輪番啟動漲勢。北上資金開啟了年底衝刺搶籌勢頭,同日淨買入162.92億元,創下年內單日第五大規模。
造車新勢力曬戰報 蔚來小鵬上月共交付近萬臺
12月1日,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分別曬出11月交付量。數據顯示,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第八個月實現同比翻番;小鵬汽車11月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
與產量創新高的速度相比,造車新勢力的市值似乎「跑」得更快。截至11月30日收盤,蔚來的市值達到682億美元,位居中國車企市值第二位。而小鵬汽車市值則達到423億美元。
金達威擴大原料產業布局 擬3億收購誠信藥業
「不老藥」NMN概念股金達威(002626)12月1日晚間拋出了一收購計劃——擬以3.073億元收購豐原藥業(000153)參股的江蘇誠信藥業有限公司(簡稱「誠信藥業」)86%股權,來擴大自身原料產業布局。
公告中,金達威披露,誠信藥業目前主要經營三大原料產品吡喹酮、奧拉西坦和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丙胺醯穀氨醯胺即將投產,而β-煙醯胺單核苷酸正是備受市場熱捧的NMN概念全稱。
【上海證券報】
清倉黃金換成比特幣? 黃金空頭最近嗨起來
11月24日當周,資產管理機構黃金淨多頭頭寸較上期減少2047手至137503手,淨空頭頭寸較上期增加3052手至52155手(每手為100金衡盎司,1金衡盎司約為31.1克)。淨空頭頭寸在近半年來可謂規模空前。
一周之內,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淨多頭突遭偷襲。上周五,倫敦金自1806美元/盎司附近暴跌超30美元,徘徊至1776美元/盎司附近。黃金接二連三跌破重要關口,讓多頭信心動搖,市場上的空頭呼聲強烈。有機構表示:「交易員們已經行動起來,開始做空了。」
萬人搖號?千人排隊? 上海一手房市場其實有熱有冷
近期,全國部分熱點城市出現一手房熱銷的現象。「千人排隊」「萬人搖號」「開盤日光」等驚爆眼球的新聞頻頻出現。以上海為例,有媒體統計,截至10月底,今年上海的一手房銷售已出現12次千人搖號,認籌率超過100%的項目搖號已達65次。買房都要靠「搶」?事實究竟怎樣?
近日,上證報記者對上海的一手房市場進行了一番實地調研後發現,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需求愈加強烈,雖然新盤熱銷現象確實存在,但佔比僅約20%,且主要集中於市中心的價格倒掛項目:一手房、二手房的價格倒掛,令購房者篤信「買到即賺到」。
實控人離奇失聯 杭州高新存易主變數
實際控制人失聯,第一大股東股權被拍賣,杭州高新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11月30日晚,公司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稱,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都無法與實際控制人呂俊坤取得聯繫。值得注意的是,若呂俊坤所持股份後續被處置,杭州高新的控制權或將發生變更。
一周前,杭州高新發布公告稱,無法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呂俊坤取得聯繫,後者處於失聯狀態,公司尚未了解失聯的具體原因。之後,深交所發出關注函,追問公司對呂俊坤失聯原因和行蹤所掌握的信息,為聯繫呂俊坤已採用的具體措施等,並要求說明呂俊坤的股份質押及個人債務等情況。
【中國證券報】
「新兵老將」齊上陣 年末基金營銷花樣多
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新發基金創年度歷史新高,百億基金數量創紀錄……2020年的公募基金行業熱鬧非凡。在公募基金的大時代中,除了新發基金無限風光外,基金公司在持續營銷領域同樣頗為用力。老基金為新產品背書、新基金為老基金導流、新老基金多點開花,臨近年末,基金公司營銷花樣多,而且吆喝得很是賣力。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新發基金外,行業內有一批以持續營銷為特點的基金公司,它們的規模也在不斷上漲、乘風破浪,有自己的取勝之道。
開發商去化壓力大 北京商住房市場存亂象
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發現,為了儘快實現銷售,有的商辦、寫字樓項目直接採取整棟、整層出售方式,目標直指上市公司及大型央企、國企。為獲得這部分客戶群體的青睞,很多項目承諾可以做銀行按揭貸款。
「限購政策後建設的商住項目,為了向商業用途傾斜,限定了最小銷售單元,一般是500平方米起步。這意味著一個客戶至少要購買500平方米。與其切割銷售,不如整棟出售。而且如果切割出售,可能面臨長時間難以清盤的局面。」位於豐臺區某商辦銷售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項目畢竟在北京四環以內,一些國企混改後旗下子公司獨立出去購買辦公樓的需求大。」
南北向資金逆轉 新經濟板塊引領港股新航向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額已超過6100億港元,遠超港股通開通以來各年度水平。特別是7月份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明顯高於北向資金,AH溢價指數也在最近兩個月保持相對弱勢,資金出現持續流入港股的跡象。
當前,騰訊、美團、阿里、京東、小米等新經濟股在港股中地位舉足輕重,恆指結構已經在改變。展望未來,新經濟股能否帶領恆指走出獨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