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六大任務明確

2020-12-03 騰訊網

□本報記者 昝秀麗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近日出版發行。在該書中,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題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署名文章。

易會滿在這篇文章中全面闡述了「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重點任務,包括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資源頭活水。

加快破解體制機制性障礙

易會滿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要求,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關鍵舉措,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途徑。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對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直接融資的發展根植於實體經濟。「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供了寶貴的戰略機遇。一是實體經濟潛力巨大;二是宏觀環境總體向好;三是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四是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

易會滿指出,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間接融資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存量規模大,發展慣性和服務黏性強;市場對剛性兌付仍有較強預期。

資本市場新興加轉軌特徵明顯、發展還不充分,制度包容性有待增強;中介機構資本實力弱、專業服務能力不足;投資者結構還需優化,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文化有待進一步培育;市場誠信約束不足,有的方面管制仍然較多,跨領域制度協同還需加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加快破解這些體制機制性障礙。

提高直接融資包容度覆蓋面

易會滿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一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要堅持尊重註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及時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經驗,穩步在全市場推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同時,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二是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要科學把握各層次資本市場定位,完善差異化的制度安排,暢通轉板機制,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有機聯繫的市場體系。切實辦好科創板,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突出創業板特色,更好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推進主板(中小板)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服務中小企業能力。穩步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規範發展場外市場。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拓展市場深度、增強發展韌性。

三是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要持續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暢通多元退出渠道,(下轉A02版)

相關焦點

  • 易會滿全面闡述「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6大任務!促進...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署名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全面闡述「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6大任務
    易會滿在文章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重點任務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資源頭活水
  • 易會滿發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一文 提出六大任務
    易會滿在文章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功能發揮暢通直接融資渠道,促進投融資協同發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資的包容度和覆蓋面。
  • 易會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面向「十四五」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我們必須深刻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 劉鶴: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
    他還指出,對金融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不僅是新發展格局的需要,也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 全面把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內在要求
    【財新網】(專欄作家 聶無逸)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尤其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  中國的金融運行模式是從計劃經濟的單一銀行模式向市場化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模式轉軌,特別是在資本市場發展的初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意味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質上的飛躍,具有不可動搖的長期戰略意義。
  • 完善「十四五」時期文化經濟政策促進文化要素市場化配置
    [關鍵詞]「十四五」時期;文化經濟政策;要素市場化配置  [中圖分類號] D63 [文獻標識碼] A  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是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內容之一。「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持續提升,文化市場不斷完善,文化業態日趨豐富,但仍然存在著文化要素配置結構不合理、要素流動不暢等突出問題。「十四五」時期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要以完善文化經濟政策為抓手,推進文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提供支撐。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展現了我國發展的光明前景。
  • 註冊制改革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質量的關鍵舉措
    擇 遠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撰文指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核心舉措。
  • 何立峰人民日報撰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樣的新增長路徑?
    目前的模型和情景研究表明,2050年左右中國非化石能源比重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可能達到80%左右,這將帶來重大的產業調整、資產重估和經濟空間轉移,既是艱巨的挑戰,也將創造大量新的發展機會。中國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重中之重便是布局「十四五」。近期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綠色低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 智庫視點|「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重構
    全面深化相關體制改革和新機制構建是促進我國「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四方面成績隨著200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實施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支持政策的逐漸完善,我國可再生能源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成績斐然,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 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國際比較
    目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應進一步推進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改善金融結構,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和經濟可持續增長。  一、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概念和統計口徑  我國通常將融資方式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通常指股票和債券融資,間接融資通常指銀行貸款。
  • 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股指期貨IF2012和IH2012偏強震蕩 IC2012...
    (原標題: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股指期貨IF2012和IH2012偏強震蕩 IC2012偏弱震蕩)11月25日,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F2012、IH2012和IC2012小幅高開,開盤後,IF2012和IH2012衝高遇阻回落,偏強震蕩,小幅上漲,IH2012
  • 楊成長:從七大戰略入手全面布局「十四五」規劃
    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開啟「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百年發展計劃的關鍵年。一、全面認識「十四五」規劃制定的時代背景新冠疫情以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變化,中央政治局會議多次強調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挑戰前所未有。」具體來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的變局:一是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變局。
  • 證券日報頭版評論:註冊制改革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質量的關鍵舉措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擇遠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撰文指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全面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等基礎制度改革,督促各方歸位盡責,使市場定價機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核心舉措。
  • 「十四五」能源規劃應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觀點市場)
    建議相關部門在「十四五」能源規劃中繼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天燃氣發電比重。(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王世宏)在當前的能源使用狀況下,推動能源系統低碳轉型、提高能源利用率,成為各國能源從業者共同的目標。電力需求的增長,將使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電力行業的脫碳變得更加困難。
  • 問策上海2025|「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特徵及政策應對
    首先,上海75歲以上高齡老人數量增長將在「十四五」時期加快,這一年齡之後是健康狀況快速下降的階段。由圖1可見,在全部65歲及以上人口中,75歲及以上老人佔比在「十三五」期間有所下降,到2022年達到近期較低水平,但之後將調轉方向,持續增加。
  • 【早盤內參】劉鶴:對金融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 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摘要 【早盤內參】劉鶴:對金融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中國國藥集團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高盛:2021非常看好人民幣,繼續高配A股。
  • 解決好五大戰略問題是蘭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中國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格局,因此,「十四五」的規劃迥異於以往的規劃,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決不能用過去的常規思維,也不能沿用過去的模式、方法。解決好五大戰略問題是蘭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