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五大戰略問題是蘭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

2020-11-25 蘭州新聞網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並提出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中國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格局,因此,「十四五」的規劃迥異於以往的規劃,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決不能用過去的常規思維,也不能沿用過去的模式、方法。解決好五大戰略問題是蘭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

一、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資本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生態觀思想,可以說,生態發展將貫穿整個「十四五」發展時期,是擺在各項規劃任務中的重要任務。蘭州「十四五」時期的發展也必然要體現習近平新生態觀思想,在推動蘭州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和高質量發展上,強化大局觀念,勇擔上遊中心城市責任,把「生態資本」戰略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體現在「十四五」規劃中。「生態資本」戰略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經濟抓住「生態資本」戰略這個「牛鼻子」,建立健全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經濟體系、綠色金融體系、生態治理目標責任體系、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全面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調整產業布局,培育壯大生態產業、綠色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以空間治理和空間結構優化為主要內容,嚴守"三區三線",實施並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及機制建設,建立匹配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空間治理體系,推進空間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思路和舉措。

二、城市治理科學化戰略

面對國內外新的發展環境,從今年四月份出臺《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到《建議》中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使得如何構建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成為城市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議題,實施城市治理科學化戰略將是「十四五」時期的核心任務。新中國建立後,我們接管了城市,「師長」當市長,城市的治理都是「決戰」、「會戰」,這是戰爭治理的模式在城市治理上的延續。改革開放之初,基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大批的理工人才,特別是工程技術人才走上了城市領導崗位,「廠長」當市長,在城市治理的手段和方式上,提出了「這工程」「那工程」,以理工思維在「摸城市這個石頭過河」。今天,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要用社會科學的思維、經濟科學的思維管理城市,要把過去的摸索探索,從理論上加以概括,從制度上加以梳理、細化和固定下來,形成城市治理的理論體系和制度框架。這就需要系統總結提煉我們在過去城市治理成功經驗和制度框架,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我們在城市治理上的經驗積累更好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以應對城市發展中的各種風險挑戰。新科技的迅猛發展必然帶來治理的新模式之變,其實質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高效和智能。以智慧的理念規劃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設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以智慧的策略發展城市。利用大數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數據信息資源,指引目標設定和規劃決策,推動規劃基礎信息互聯互通和歸集共享,提高規劃編制和管理的科學性。

三、科技創新支撐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將其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蘭州也應該把科技自強作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戰略支撐,把科技創新提高到新的高度來認識和實踐,加快科技創新,是蘭州實現超越的最後彎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發展新模式、科技新革命、經濟新產業。第一次西部大開發時,蘭州的GDP為300.32億元,合肥325億元,差距微小,但2019年合肥的GDP為 9409.4億元,是蘭州的3倍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合肥有8個大科學裝置,蘭州只有1個。實際上蘭州在科技上是有一定優勢的,近年來,科技在我市經濟增長中的含量不斷增加,我們還有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還有百年蘭大,下一步引進國家大科學裝置,引進科學院大學,申請建設綜合性敦煌大學,高標準建設科學城,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加快發展是「十四五」時期加大著力的重點。

四、解決問題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落實戰略

當前及未來,我國經濟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廣大民眾對生活消費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出全新的要求,期望更加體面、更加尊嚴的美好幸福生活。因此,我們將全面打造以人為本、更加公平、更為多樣、更高質量的生活作為「十四五」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旨在全面應對和解決新時代我國主要社會矛盾、滿足人民過上高品質美好生活的需求。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現代化建設為要求,在「十四五」規劃編制中,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全方位規劃,系統謀劃,堅持問題導向,充分考慮蘭州市域自然稟賦、發展基礎的差異性,發展階段的不同步,以「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作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的抓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核心要素驅動戰略

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中,土地、勞動力、資本是生產力的三要素。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要素已遠不是這三個,它還應該包括數據要素和技術要素,這些新要素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十四五」規劃中要體現新要素的聚集和配置規劃。加快完善促進新要素自由流動的政策體系,通過市場力量促進各種要素尤其更要體現新發展格局新要素聚集和配置。數據要素是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形成的新的區域發展要素,是促進區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支持構建農業、工業、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規範化數據開發利用的場景,豐富數據產品,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構建政研產學用一體化發展格局,促進技術產業化。

同時,我們要毫不放鬆傳統三大要素,一要擴大城市人口,繼續落實落戶零門檻政策,還要制定政策,以發展新產業吸引人才落戶,如發展既是高科技又是勞動力密集的服務外包產業,吸引大學生落戶;制定移民扶貧政策,吸引貧困地區人口來新區、榆中生態區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二要加大推山造地力度,增加城市發展土地儲備,擴大土地資源要素。三要創新招商引資模式,以「財政-變資本」的模式,吸引和擴大資本要素的進入。「財政-變資本」招商模式是先以足以覆蓋企業建廠的大手筆投資拉企業落戶,後期再將投資所獲股份脫手,翻倍獲利,繼續擴充「財政-資本」基金,以一筆投資換一個產業。應用「財政-變資本」激活金融這個重要的創新元素樞紐,打通整個招商引資鏈條的「高速公路」。

(作者系蘭州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牛錚超

相關焦點

  • 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核心閱讀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根本的保證。貫徹落實好這一首要原則,要加強政治領導、強化思想引領、發揮組織優勢、緊緊依靠人民、堅持自我革命、完善體制機制。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 何立峰人民日報撰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全面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十四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礎與關鍵
    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國教育領域的時代任務主要是: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內在聯繫,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階段性新特點、新任務,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解決突出問題,提高教育改革的戰略性、前瞻性和針對性,使改革更好地對接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訴求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為幫助廣大讀者進一步深化認識、堅定信心,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本報今日起刊發系列專版,深入解讀這六大主要目標的豐富內涵、現實基礎和實現路徑。——編 者以經濟發展新成效確保開好局起好步寧吉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甘肅各部門就「十四五」時期全省發展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原題——各部門回答「十四五」時期全省發展熱點問題強基提質 努力打造西部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12月26日,在中共甘肅省委舉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甘肅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健委、省扶貧辦負責同志就「十四五」期間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講話體現了強烈的系統觀念,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系統觀念的原則,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講話體現了強烈的問題導向,強調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出發,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出發,從辦好自己的事情、參與構建國際新秩序的問題出發,實現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
  • 「十四五」時期人才發展規劃的新思維
    「十四五」期間,我國人才發展要從重規模、重素質、重數量向重水平、重能力、重貢獻轉變。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要發揮人才隊伍優勢、工作基礎優勢和黨管人才體制優勢,加快構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人才發展制度和相關治理安排。其中,構建人才資源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協同體系是回應我國人才發展戰略需求,推動我國人才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大課題。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_新華報業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堅持」。要充分認識這「五個堅持」的深刻理論內涵和重大戰略意義,將其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奮力實現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中國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十四五」時期實現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在完善創新體制機制上下功夫,不斷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其在創新尤其是基礎創新領域的推動作用;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加強共性技術的研究體系建設,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構建新發展格局,須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
  •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工程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研討會」在...
    2020年12月25-2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工程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上海召開。研討會得到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由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承辦。
  • 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 集中解答中國發展熱點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27日在北京召開「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怎樣看待中國發展?與會專家對此進行解讀與回應。解讀:創新何以居中國現代化建設核心地位?
  •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科學謀劃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做好機關黨的建設為引領,科學謀劃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登峰,市政協主席王保建,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開投公司董事長向昀出席。
  • 楊成長:從七大戰略入手全面布局「十四五」規劃
    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開啟「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百年發展計劃的關鍵年。一、全面認識「十四五」規劃制定的時代背景新冠疫情以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變化,中央政治局會議多次強調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挑戰前所未有。」具體來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的變局:一是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變局。
  •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 保險業「十四五」發展藍圖躍出
    「保險業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昨日舉行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談及「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發展重點時如是表示。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對接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的養老服務需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發展普惠性農業農村保險?
  • 「十四五」規劃的戰略意義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內涵把握
    金融業尤其是商業銀行又該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助力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帶著一系列問題,《金融時報》記者對中國工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周月秋進行了專訪。  戰略意義  《金融時報》記者:您認為應該如何認識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的重大戰略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建議》起草有哪些特殊背景?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經濟及產業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企改革、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 會議指出:「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格局已成為國家戰略必然選擇。
  • ...規劃系列研究之三——「十四五」期間城市群發展要突出五大效應
    原標題:【專家觀點】「十四五」規劃系列研究之三——「十四五」期間城市群發展要突出五大效應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 「十四五」凹凸棒石產業發展重點研發方向暨標準研討會在蘭舉行
    2020-11-26 09:47:31 來源: 蘭州新聞網 舉報
  • 【地評線】社論:解決發展中「卡脖子」問題,關鍵是改革和創新
    當前,我國正處在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時期,要實現這一目標,重要的在於解決好各類「卡脖子」的瓶頸問題,從而更好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社會治理體系。「卡脖子」問題表現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