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2020-11-28 人民網

核心閱讀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根本的保證。貫徹落實好這一首要原則,要加強政治領導、強化思想引領、發揮組織優勢、緊緊依靠人民、堅持自我革命、完善體制機制。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貫徹落實好這一首要原則,對於我們更好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加強政治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著力滿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要求,有效應對錯綜複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堅持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勝利的根本保證。有黨的全面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就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加強黨的政治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我們要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建議》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的時代之答,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我們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建議》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強化思想引領,不斷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十四五」時期各項發展目標,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國經濟才能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定步伐。《建議》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我國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思考,體現了我們黨對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科學把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要深刻認識堅持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十四五」時期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發揮組織優勢,凝聚起全黨奮勇邁上新徵程的強大力量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鮮明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建議》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提出一系列新命題、新任務、新目標,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嚴密的組織體系推動形成強大的組織力和執行力,把《建議》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實處。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黨中央必須有定於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黨的地方組織要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基層黨組織要強化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廣大黨員要立足本職崗位,在改革發展穩定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和人才隊伍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要認真落實好幹部標準,加強對敢於擔當作為幹部的激勵保護,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做好幹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切實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進一步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增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的能力。

緊緊依靠人民,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鬥爭中,我們黨旗幟鮮明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明確提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刻體現了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

目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這為我們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我們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人民群眾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堅持自我革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堅持不懈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馳而不息糾治「四風」,以好作風、好形象帶領人民群眾開闢「中國之治」新境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管黨治黨、錘鍊作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定不移懲治腐敗,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斷提高履職盡責本領,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要任務,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採取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把整治新病症和解決老問題相結合,把攻堅戰和持久戰相結合,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堅決鬥爭。以優良的黨風帶政風促民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完善體制機制,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必須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擔負好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大職責。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長遠制度建設與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相結合、把頂層設計與堅持問計於民相結合、把破除體制機制頑疾同解決新出現的矛盾問題相結合,形成了集中統一的改革領導體制、務實高效的統籌決策機制、上下聯動的協調推進機制、追責問效的督察落實機制,為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我們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健全科學決策機制,加強重大決策的調查研究、科學論證、風險評估,強化決策執行、評估、監督。健全貫徹落實機制,通過制定責任清單、加強督促檢查等方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黨的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落實,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第一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6日 09 版)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_新華報業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堅持」。要充分認識這「五個堅持」的深刻理論內涵和重大戰略意義,將其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奮力實現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 何立峰人民日報撰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人民日報整版解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展現了我國發展的光明前景。
  •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科學謀劃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以做好機關黨的建設為引領,科學謀劃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登峰,市政協主席王保建,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開投公司董事長向昀出席。
  •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我們黨歷來重視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也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實現「兩大奇蹟」提供了根本思想保證。新的發展實踐催生新的思想理論。
  • 烏當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展望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烏當區在新起點加快發展、趕超跨越,在「強省會」五年行動中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高質量建設「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的關鍵五年。
  • ...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時代背景
    「十四五」時期,我國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度調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持續影響期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這三個百年大局相互疊加、交互作用,塑造了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錯綜複雜的時代背景。
  • ...原料需求增加;11、「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國務院安委辦督導油氣儲存和長輸管道企業安全隱患排查;4、教育部人社部要求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5、孫春蘭在北京市調研時強調 堅持不懈抓好愛滋病防治工作 築牢人民群眾健康屏障;6、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7、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8、上海前10月網絡購物增長12.9%;9、過去四年黑龍江對俄貿易額年均增長27.9%;10、今年棉花產量將達592萬噸紡織企業訂單充裕,原料需求增加;11、「十四五
  • 完善「十四五」時期文化經濟政策促進文化要素市場化配置
    閆爍 祁述裕  [摘要]「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存在著文化要素配置結構不合理、要素價格扭曲、要素流動不暢等問題。實現「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推進文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提供支撐。
  • 解決好五大戰略問題是蘭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中國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格局,因此,「十四五」的規劃迥異於以往的規劃,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決不能用過去的常規思維,也不能沿用過去的模式、方法。解決好五大戰略問題是蘭州「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
  • 「十四五」時期人才發展規劃的新思維
    為此,「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強調將相關人才工作職能納入發改、工信等經濟綜合部門三定方案。進一步打造面向「問題解決」的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政府、產業部門、行業院校人才培養聯動機制,推動行業人才需求、企業人才需求、院校人才培養信息發布與對接。
  • 經濟大家談 | 「十四五」時期如何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強調的是,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涉及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工作方式的變革,涉及社會關係、利益關係、工作關係的調整,是「十四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發展理念。
  •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為「十四五」發展開好局提供堅強保證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更加紮實抓好基層黨建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發展開好局提供堅強保證。區委副書記、區長蒲繼承,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鄭雲山,區政協主席周仁勝,區委副書記陳孟文,區委常委出席會議。區委副書記陳孟文作點評。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到會指導。
  • 「十四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礎與關鍵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面肯定了「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明確了我國「十四五」期間和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為我國制定教育領域中長期規劃提供了基本遵循。
  • 經濟學人:「十四五」時期中國有能力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
    6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回升,外貿形勢或趨緩和。經濟學人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創新驅動和民生福祉取得突出成就。展望「十四五」時期,中國面臨最大的機遇是以新工業革命為代表的技術紅利。
  • 【跟著總書記展望「十四五」】為什麼經濟發展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未來這五年要如何幹?重點工作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部署?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跟著總書記展望「十四五」》,7日推出:為什麼經濟發展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
  • 「十四五」時期我國的外部環境及影響
    從世界經濟來看,疫情的短期重大負面衝擊已經顯現,並正在加速世界經濟、政治、科技和治理格局的深刻調整和演化。在此背景下,國際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將大大增加,「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將因此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同時,只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實做細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我們就能化危為機,為未來創造更大發展機遇和空間。
  • 以智庫化媒體助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當今輿論生態與傳播格局發生著劇烈變化,新聞媒體助力「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不斷強化核心職能,積極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持續提升內容生產的精準性、深刻性、有效性,以啟發人、感染人、引導人的新聞作品擴大主流輿論價值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