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器官夢可成真 永清科技創新成果轟動科博會

2020-12-05 河北新聞網

人造器官夢可成真 永清科技創新成果轟動科博會

    「人造器官」夢可成真。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永清華源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納米靜電紡絲設備及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引發了轟動效應,這項可在常溫下將普通物質材料處理到納米級材料、可用於製造「人造器官」及廣泛應用於高科技領域的技術及產品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永清華源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永清縣後奕鎮「教育部海外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基地」,是由清華大學化工系胡平教授和國內行業知名專家共同創立的從事高分子新材料、生物醫藥領域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2010年獲得了科技部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資助。公司與清華大學、北京301醫院、阜外醫院、積水潭醫院等全國著名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在生物材料、人工器官、新型藥物製劑、環境友好材料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納米靜電紡絲技術及設備在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0年度百件優秀中國專利」項目名單中排名第一位,產品已成功打入美國市場。

    「十二五」期間,永清將充分發揮毗鄰京津的區位、資源優勢,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為動力,走「生態型、高端化、城鄉統籌和諧發展」之路,實施人才聚集、環境提升「兩大戰略」,依託首都科研院所,大力培育和發展總部經濟、新材料、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和現代農業五大新興支柱產業,出臺有力政策鼓勵支持企業加大自主產品研發和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建設環境生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新永清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新聞

參與留言
【責任編輯:孫婷】

相關焦點

  • 科博會惠民創新成果「接地氣」,機器人也能變坐堂「中醫」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機器人「望聞問切」裸眼能看3D電影 科博會惠民創新成果「接地氣」  記者:孫杰科技創新驅動經濟升級發展,也實實在在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昨天,作為中關村論壇展覽板塊的科博會迎來最後一撥觀眾,眾多接地氣的惠民創新成果,讓特意來體驗的市民久久不願離去。程功 北晚新視覺供圖科博會上,人機協作機器人HC10演示系統現場演示物品的抓取,展示其人機協同的能力。
  • 科幻裡的人造器官,已經成真了嗎?
    《戰鬥天使:阿麗塔》人造器官,這種聽起來玄之又玄的東西,怎麼看都肯定是在小說電影裡才會有嘛!人們為了醫學上能更好地治癒病人,已經在替代器官這條路上探究了上百年,從最早的器官移植,再到近十幾年來人造器官的逐漸完善,再到近年來通過幹細胞培養形成類器官。科幻,也許即將成真。
  • 2020北京科博會時間在幾月(開始時間+結束時間)
    本屆科博會主要特點:緊密呼應中關村論壇高端熱點議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新,整合優質資源,精心打造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是經國務院批准,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貿促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貿促會承辦的大型國家級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盛會。
  • 科博會的新星 科德信能源科技
    科博會的新星  科德信能源科技——專訪劉同元董事長   自主研發「ZC-F自循環磁動力發電機」作者/朱士海  企業觀察報記者科博會以「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本次會議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局、中國貿促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鄭州科德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共同參與本次盛會,大會見證了科德信能源科技「ZC-F自循環磁動力發電機」研發新成果。
  • 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時代即將來臨 科博會帶你體驗未來
    中國網5月13日訊 以「引領高精尖產業發展 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將於2018年5月17日至5月20日在北京舉行。科博會由科學技術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承辦,主展場位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
  • 第6屆昆明科博會開幕 生物多樣性展區引關注
    據介紹,本屆昆明科博會吸引了3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攜數千件科技產品及成果參展。展示內容和形式以及論壇活動都更具創新力,採用實物、樣品、模型、圖片、音像及現場展示、體驗、信息發布等形式,圍繞生物多樣性、5G應用、科普教育、科普文創、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科技助力扶貧攻堅等主要領域,展示各自特色和亮點的科技成果,積極促進了昆明與全國各地的科學傳播技術交流與合作。
  • 新人造突觸或使類腦計算機夢想成真 擁有生物特性
    原標題:新人造突觸或使類腦計算機夢想成真 擁有生物特性   [導讀]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消息,韓國科學家最近研製出迄今為止能耗最低的人造突觸。(左)與人造突觸(右)示意圖   科技日報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消息,韓國科學家最近研製出迄今為止能耗最低的人造突觸。
  • 八月,齊聚昆明科博會,共享科普盛宴,一起漲知識
    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普研學聯盟、雲南奧秘畫報社有限公司和雲南省科技館聯合承辦的第五屆昆明科普(教育)產品博覽會暨首屆中國科普研學產品展交會(以下簡稱「昆明科博會」)將於8月10日至13日在雲南省科技館舉行。
  • 第六屆昆明科博會11月拉開大幕!招展全面啟動
    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黃磨西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黃磨西)11月27日至30日,以「科普產業——雲南經濟發展新亮點」為主題的第六屆昆明科普(教育)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六屆昆明科博會海報 供圖  今年的第六屆昆明科博會由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共昆明市官渡區委
  • 磁動力發電機亮相第22屆科博會
    為期四天的科博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科技創新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以「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緊迫需求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尖端、前沿領域,集結高精尖技術成果和產業集群,推介一批優質項目,探討科技產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引擎,助推世界科技強國建設。
  • 億航要做人造器官運輸,是又放了一顆衛星?
    」聯手,想要利用神秘的億航184來「讓人造器官移植快速運輸成為可能」,並稱這將是「將是醫療界革命性的跨界創新」,聽起來讓人十分興奮,那麼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億航已經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Lung Biotechnology(下簡稱LB)達成合作協議,Lung Biotechnology將向億航採購多達1000臺全球首款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184」的定製版,專門用於人造器官移植的快速運輸。
  • "轟動"國際!南京科研人員攻克世界難題,研發"人造皮膚",毛囊還可再生!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組織器官,在維持體內環境穩定及抗外界細菌感染方面至關重要。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數百萬人遭遇不同程度的燒傷,導致每年皮膚創傷修復再生花費高達1萬億元以上。皮膚損傷修復尤其是大面積皮膚損傷修復是世界性難題。
  • 第六屆昆明科博會開幕 生物多樣專題展區亮點滿滿
    掌上春城訊 今日(11月27日),第六屆昆明科普(教育)產業博覽會(下稱:科博會)在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官渡區昆明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大幕。本次會展以"科普產業--雲南經濟發展新亮點"為主題,為期四天,值得一提的是,為迎接明年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本次科博會特設1200平方米生物多樣專題展區。
  • 第22屆科博會開幕 達微生物發布國產全自動一體化數字PCR儀
    10月24日-27日,第22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北京達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微生物」)作為中關村生物醫藥園代表企業受邀參加,並發布首臺國產全自動、一體化數字PCR儀——達微生物OsciDrop,受到廣泛關注。
  • 昆明科博會11月27日開幕 首設生物多樣性專題展區
    昆明科博會11月27日開幕 首設生物多樣性專題展區 11月27日,以「科普產業——雲南經濟發展新亮點」為主題的第六屆昆明科普(教育)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六屆昆明科博會)將在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官渡區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 圖片新聞:科博會上參觀「玉兔號」月球車模型
    當日,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博會)在北京開幕,「玉兔號」月球車、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一批我國自主科技創新成果,以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領域的眾多新技術、新發明在展覽中亮相。
  • 《精靈寶可夢》圖鑑579:液體的雙手可以捏碎巖石——人造細胞卵
    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雙卵細胞球的進化型——人造細胞卵啦,關於人造細胞卵,其實有關於它的都市傳說,比如長得是人類胚胎諷刺著美國(合眾地區的原型是美國)的生育狀況之類的,這個小二在以前的都市傳說文章裡說過了,就不詳細闡述了,它的非官方的常用譯名有細胞偶、細胞仔、細胞十字;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的一隻寶可夢吧
  • 科博會朝陽展區亮點搶「鮮」知 包括新基建等五大特色
    今年,北京市朝陽區將以「數字朝陽 智慧未來」主題亮相科博會,通過新基建展示區、數字民生展示區、數字城市展示區、科技防疫展示區,帶大家領略數位化經濟在現實生活的應用,探索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據介紹,本屆科博會朝陽展區共有五大亮點。亮點一是線上+線下雙驅動,多樣化形式呈現。
  • 夢想成真!中國「人造太陽」在2020年運行,溫度是太陽的13倍
    這樣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沒有了太陽,自然也不會擁有地球,為了之後的發展奠定更多的一些基礎,人們就開始在想可不可以製造出一些人造的太陽?那就需要一些科技的力量來製造一些人造的太陽,為什麼提供生存的條件? 如關於這樣的人造太陽,其實也經歷和發展的比較長的時間,在2020年我國的人造太陽也即將進行運行,對於人造太陽這一夢想成真,也成了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發展歷史階段。
  • 產業動態 | 「永清製造」再取突破!時速4000公裡的高速飛行列車模擬器在永清誕生
    這項逆天科技就是「高速飛行列車」,雖然目前正處於關鍵技術攻關階段,但「高速飛行列車」的模擬器,已在永清產業新城誕生!負責此次模擬器研製的,是位於永清智能控制產業園的入駐企業——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