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億航和「美國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聯手,想要利用神秘的億航184來「讓人造器官移植快速運輸成為可能」,並稱這將是「將是醫療界革命性的跨界創新」,聽起來讓人十分興奮,那麼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今天上午,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報導了「億航聯手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的消息,億航在包括自身公眾帳號在內的多家媒體和自媒體高調地宣布,億航已經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Lung Biotechnology(下簡稱LB)達成合作協議,Lung Biotechnology將向億航採購多達1000臺全球首款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184」的定製版,專門用於人造器官移植的快速運輸。
經雷鋒網查證,生物科技公司Lung Biotechnology是美國上市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為UT)的子公司,並由UT公司的CEO Martine Rothblatt親自掌舵。
這個CEO Martine Rothblatt還頗有傳奇色彩,她是一個變性人,在創辦UT之前還創辦了一個微型公司Sirius,該公司成立的前十幾年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直至2007年併購對手XM公司之後才扭虧為盈。
後來創辦UT是也是差不多的套路,最開始UT只是做抗病毒、抗癌之類的藥物,並沒有涉及器官移植類的項目,後來有一家名為Revivicor的公司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使得豬的器官在狒狒身上避免排斥取得了成功,所以UT又對Revivicor進行了收購,緊接著,去年UT就宣布了建造器官工廠的計劃,在計劃中稱該人造器官工廠每年能提供1000副左右的器官,並用直升機進行運輸。
不過這一切都還是計劃之中,就算UT能夠做人造器官, Lung Biotechnology的器官移植服務是不是已經成型了我們還不得而知,在UT的財報中能夠查到,至少目前為止LB尚未有器官移植業務,而LB現在的主營業務也只是為患者研究和提供治療方案。
在查Lung Biotechnology這家公司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雷鋒網偶然發現,南京有家名為「琅歌生物技術」的註冊公司的英文名和Logo都跟他們一樣,就連營業範圍都一樣,遂到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了一下,果然有這家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其法人為MICHAEL IAN BENKOWITZ,而在領英上查到了MICHAEL IAN BENKOWITZ目前正在LB的母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就職,也就是說,這琅歌極有可能是LB在中國市場的先行。
這個事件與「億航聯手LB」有無關係雷鋒網不敢妄下定論,但是可以開個腦洞,LB與億航合作會不會不是 LB想在中國市場進行資本運作的一個鋪墊?
另外,億航方面宣稱:
為解決器官運輸問題,Lung Biotechnology與億航將在未來15年內通力合作,進一步研發、優化億航184,打造「人造器官運輸飛機(MOTH)」系統,通過純電動的MOTH技術完成人造器官的自動運輸……
也就是說,在這整個「人造器官運輸飛機(MOTH)」系統中,億航184作為主要部件存在,然而這個主要部件到現在都沒能證明它的可靠性。
億航184在CES展上的轟動已經不必多言,剛剛亮相時億航曾經表示184在未來幾個月內就能商業化,但是幾個月過去了,關於億航184的試飛視頻都寥寥無幾,億航方面也沒有展示出能夠讓人信服的研發實力,其載人飛行的可靠性目前還不得而知,說到底,億航184直到現在還只是個概念產品。
1, LB與億航合作證明不了184載人飛行的可靠性,有可能LB有其他的目的。
2,這件事情如此高調的宣揚,也很有可能是億航轉移注意力的煙霧彈,「載人」的噱頭冷卻下來之後,他們急需一個能夠吸睛的切入點,剛好UT的器官工廠有快捷運輸的需求,「載人」行不通正好可以畫一個「運輸」的餅。
3,LB對於人造器官的移植也在研究之中,和億航一樣,也只是一個在未來才有可能成功的項目。
4,祝兩家目前都沒譜的概念產品,在未來能夠同舟共濟,成功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