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26日 我國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

2020-12-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首頁>網上展廳>文章

1975年11月26日 我國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 www.scio.gov.cn | 發布:2011-11-29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1975年11月26日 我國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衛星正常運行後,按預定計劃於12月2日安全返回地面。它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在宇航技術的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

責任編輯:康小蘭

  

相關連結>>

相關焦點

  • 11月26日: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圖)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11月26日  1919年11月26日,青年共產國際在德國柏林成立。它是第三國際領導下的各國革命青年的國際聯合組織。其領導機構是世界代表大會。1943年宣告解散。
  • 歷史上今天航天事件1992年8月25日我國回收一顆返回式衛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1992年8月25日,我國成功地回收一顆返回式衛星,該星是8月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衛星在軌運行16天,工作正常,順利返回。  8月25日11時20分,這顆我國目前在軌工作壽命最長的衛星,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組織下,裝載著遙感資料和搭載物品安全返回四川省中部預定地區。  至此,我國已發射13顆返回式衛星,回收成功率保持100%,標誌著我國衛星回收控制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紀念中國返回式衛星首次發射成功45周年
    我是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未來科學家班」的學生代表,今天是中國返回式衛星首次發射成功紀念日,在這個大喜的日子裡,我有幸書面採訪航天專家李頤黎老師。李頤黎老師於2020年6月17日被我們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和四川省宇航發展研究會聘請為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未來科學家班」專家顧問。
  • 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成功發射長徵火箭!攜三星入軌
    今天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日子,2020年6月17日15時19分,星期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並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攜三星入軌,全程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祖國威武。
  •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裡,最遠點2384公裡,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 新一代返回式衛星明年發射 可重複使用15次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宣布,明年4月我國將發射新一代可重複使用返回式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宣布,明年我國將發射一顆可重複使用返回式衛星,其返回模塊未來十年將可重複使用15次。 所謂返回式衛星(retrievable satellite),是指一種具有返回功能的多用途中型衛星(medium satellite for multiple uses),也是我國衛星工程領域研製起步最早、發展最悠久的衛星系列。
  • 我國又一衛星發射成功!和50年前「東方紅一號」有淵源
    人造衛星2020年7月5日7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衛星事業的革命性突破12年過去了,在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成為了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發人造衛星,並發射成功的國家。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運載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華社向全世界發表新聞公報: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科學網—空間科學實驗是返回式衛星的未來
  • 中國又成功發射一最先進衛星,集結了當代科學技術精華,用途非凡
    資料圖:中國發射火箭2017年12月26日0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將採用多星組網模式開展相關技術試驗。
  • 我國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8月23日10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九號05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唐伯昶與返回式衛星的48年
    中新社長沙9月29日電 題:唐伯昶與返回式衛星的48年  作者 向一鵬  「一別京城到酒泉,沙漠景物似昨年……艱難徒步航天業,誓奪成功轉笑顏。」28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技委特聘專家、型號顧問唐伯昶接受記者採訪時讀起了他的詩作《發射場紀事》。  今年72歲的唐伯昶系長沙縣江背鎮五福村人。
  • 歷史上的今天1972年7月23日美國發射第一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
    歷史上的今天1972年7月23日美國發射第一顆地球資源技術衛星 2013-09-02 15:5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45周年—新聞—科學網
    紅星照耀「東方」 寫在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四十五周年之際
  • 特殊的衛星:我國何時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分為多少個種類?
    人造地球衛星是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太空飛行器,簡稱人造衛星或衛星。通信及廣播衛星、對地觀測衛星和導航定位衛星,都是開發相對於地面的高位置空間資源的太空飛行器,這類太空飛行器一般又稱為應用衛星。應用衛星是直接為國民經濟、軍事和文化教育等服務的人造衛星,是當今世界上發射最多、應用最廣泛的太空飛行器。
  •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 2020-10-27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看看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的故事
    接下來,嫦娥五號將落月、採樣,如果一切順利,它將於半個多月後,帶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複雜的宇航任務之一。後續難點不僅在於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帶著月壤重返地球也是一大難題。
  • 手抄報圖片: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我國自1956年建立了研製火箭的專門機構以來,成績顯著。隨後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工業研製、生產、試驗與協作體系。航天事業有了迅速的發展。  1964年6月,自行研製的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在我國航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在各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我國衛星的質量最大(173kg)。
  •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4月24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北省新樂市分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發行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 當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全套面值1.20元。
  • 長二丙火箭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三顆衛星和一顆微納衛星
    10月26日23時19分,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遙感三十號07組三顆衛星和一顆微納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二丙火箭點火升空 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是目前我國服役時間最長的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