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七(活血化瘀/清潔血液/疏通血管)
三七,中藥名。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採挖,洗淨,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藥,其性溫,味辛,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可清潔血液,疏通血管,保持血液潔淨,輸送暢通,減慢心率,從而減緩衰老速度。另外,它可提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還原型穀胱甘肽、過氧化氫酶水平,具有較強的抗自由基氧化作用。長期服用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2、人參(擴張皮膚毛細血管/增強皮膚彈性)
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鬱閉度0.7-0.8。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長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數百米的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產於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人參的別稱為黃參、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將人參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後甘油搓臉,或將人參煎成濃汁,每日往洗臉水倒一點,用含人參的甘油搓臉或人參水洗臉,能讓皮膚相當滋潤。
3、何首烏(促進神經細胞生長/抗氧化)
何首烏(學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藥材。
4、靈芝(延緩細胞衰老)
靈芝(學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為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體。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意食用。
5、固陽黃芪(抗氧化/減少心血管疾病)
黃芪,中藥材名,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的根。黃芪不僅僅是藥材的一種,還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食材,經常用它來泡水喝,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這主要就是因為黃芪中黃酮類物質,還有黃芪皂苷、黃芪多糖,都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其中的黃酮類物質,在研究上發現,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概率。
6、鐵皮石斛(黏液質滋養肌膚)
鐵皮石斛,中藥材名,為蘭科植物鐵皮石斛的莖。皮石斛有滋養肌膚的功效,人體進入中年後,由於體內的陰液日益減少,從而加速了皮膚老化,使之變黑或變皺。鐵皮石斛含有的黏液質,對人體皮膚有滋潤營養作用。《神農本草經》將鐵皮石斛列為具有「輕身延年」作用的聖藥。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鐵皮石斛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於人體的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關係,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比一般的藥物更廣泛、更全面。
7、螺旋藻(造血淨血/減少脂質過氧化物生成)
螺旋藻(學名:Spirulina)是一類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體長200-500μm,寬5-10μm,圓柱形,呈疏鬆或緊密的有規則的螺旋旋形彎曲,形如鐘錶發條,故而得名。具有減輕癌症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螺旋藻,亦稱 "節旋藻"。藍藻綱,顫藻科。藻體為單列細胞組成的不分枝絲狀體,膠質鞘無或只有極薄的鞘,並有規則螺旋狀,以形成藻殖段繁殖。無異形胞和後壁孢子。約38種,多數生長在鹼性鹽湖。目前國內外均有大規模人工培育,主要為鈍頂螺旋藻、極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種。可食用,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會形成水華 。
8、刺五加(填精補髓/補腎安神)
刺五加別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針。灌木,高1-6米;分枝多。葉有小葉5,稀3;葉柄常疏生細刺,小葉片紙質,橢圓狀倒卵形或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上面粗糙,深綠色,脈上有粗毛,下面淡綠色,脈上有短柔毛,邊緣有銳利重鋸齒;小葉柄有棕色短柔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有花多數;總花梗無毛,花梗無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黃色;萼無毛;花瓣卵形;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球形或卵球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刺五加在中國醫藥學中做為藥物廣泛應用已有悠久的歷史,具有「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的作用,久服「輕身耐老」,與它藥配伍亦可「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另雷教著《炮炙論》記五加皮有「陽人使陰,陰人使陽」的作用。 國外對人參及其近緣植物刺五加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證明了刺五加和人參有相似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療效。
9、枸杞子(促進造血功能/補血益精)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實。夏、秋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柄,置陰涼處晾至果皮起皺紋後,再暴曬至外皮幹硬、果肉柔軟即得。遇陰雨可用微火烘乾。
枸杞子具有多種保健功效,是衛生部批准的藥食兩用食物。適量食用有益健康,配合菊杞茶有清肝明目的效果。
」
10、紅景天(益氣活血/延緩細胞衰老)
紅景天,別名:薔薇紅景天,掃羅瑪布爾(藏名)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釐米。根粗壯,圓錐形,肉質,褐黃色,根頸部具多數鬚根,根莖短,粗狀,圓柱形,被多數覆瓦狀排列的鱗片狀的葉。 生長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無汙染地帶,其生長環境惡劣,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適應性。可作藥用,能夠補氣清肺,益智養心,是一味作用廣泛的中藥。亦有很大的美容效果,可作護膚品,也可食用。
11、絞股藍(保護腎上腺、胸腺及內分泌器官)
絞股藍葫蘆科、絞股藍屬草質攀援植物;莖細弱,具分枝,具縱稜及槽,無毛或疏被短柔毛。日本稱之甘蔓茶。絞股藍喜陰溼溫和的氣候,多野生在林下、小溪邊等蔭蔽處,多年生攀援草本。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雲南、廣西等省,號稱「南方人參」,生長在南方的絞股藍藥用含量比較高,民間稱其為神奇的「不老長壽藥草」,1986年,國家科委在「星火計劃」中,把絞股藍列為待開發的「名貴中藥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國家衛生部將其列入保健品名單。
12、茯苓(保護免疫器官/提高清除酶活力)
茯苓,又稱玉靈、茯靈、萬靈桂、茯菟。 是擬層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樹根上,形如甘薯,球狀,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部粉色或白色,精製後稱為白茯苓或者雲苓。茯苓與土茯苓名稱相似,因此易混。土茯苓是菝葜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的根,外皮黃棕色或灰褐色,與茯苓完全無關。
13、蓯蓉(延緩下腦垂體、胸腺等部位的老化)
蓯蓉,又名大芸,主產於新疆和田地區, 內蒙古阿拉善盟 和 甘肅河西 的 沙漠邊緣。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
蓯蓉入藥,由來已久。它甘而性溫,鹹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補陰不膩,潤腸通腹治便秘的特點。正因為它補性和緩,才有蓯蓉(從容)之稱,但需配合海萃人參。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近年來,在河北滄州一帶的沙質河灘上仿野生種植肉蓯蓉獲得突破性進展,因為土質遠要好於沙漠地帶,出品的肉蓯蓉品質極高。(來源:360百科,MAIGOO)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公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