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痴呆的康復主要包括認知康復和運動康復兩個方面。
認知康復
在認知康復訓練中,最主要的是記憶康復訓練。記憶康復訓練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使用。
瞬時記憶
是指作用於人體的剌激停止後,剌激信息在感覺通道內的短暫保留。保存時間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間。訓練方式:訓練者可以念一串不按順序排列的數字,從三位數起,每次增加一位,如356、6478、47298,念完後立即讓患者進行複述。
短時記憶
指信息一次呈現後,保持在一分鐘以內的記憶。訓練方式:給患者看幾件物品,如手機、蘋果、飯碗、電池等,然後馬上收起,立即回憶剛才看到了什麼東西。物品的數量可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觀看的時間由長到短。
長時記憶
指的是能儲存時間在一分鐘以上的記憶,長時記憶能保持許多年甚至終身的永久性記憶。訓練方式:不時讓患者回憶一下家裡的親戚、朋友、原來單位的同事,前幾天看過的電視節目,比如新聞、電視劇等,還可以拿著老照片回憶當時的相關情景。
強化記憶訓練
在家裡,反覆帶著患者辨認臥室和廁所,家人經常和患者聊家常或反覆講述以前有趣生動的小故事,以強化其回憶和記憶。也可通過「成雙成對」「連連看」等遊戲進行。
日常生活中應隨時進行患者的記憶訓練和鍛鍊,如陪同患者外出時,儘量讓患者自己辨別方向,或稍作指引,而不是直接領著走。無論哪種記憶訓練均需循序漸進,長期耐心堅持訓練,並不斷給與患者鼓勵,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運動康復
老年痴呆患者因認知障礙和活動減少,在痴呆中晚期常常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導致肢體運用障礙,而後運動減少或制動造成了運動耐力和體質下降,最終繼發性出現肌力下降,肌張力異常、運動協調性障礙,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衰退或喪失。運動康復的方法主要包括:
1.運動療法
指利用輔助運動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主動或被動運動,使患者獲得全身或局部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恢復的訓練方法。包括關節功能訓練、肌力訓練、有氧訓練、平衡訓練、易化訓練、移乘訓練、步行訓練。通過運動療法達到擴大關節活動度;增加肌肉的肌力和耐力;提高平衡協調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
2.作業療法
可以從日常生活活動,簡單的工藝、園藝勞動或者患者的興趣愛好中,有針對性地選取一些作業活動,對患者進行訓練,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改善與提高自理、工作及休閒娛樂等日常生活能力。
3.日常生活能力能力訓練
對於生活尚能自理的早期患者,通過選擇性「家庭作業」督促和提醒他們主動完成日常事務勞動;中期除採用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通過訓練來恢復患者喪失的生活能力;晚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損嚴重,訓練有一定難度,應從基本的生活功能開始訓練。
4.其他
包括有氧訓練,體育運動、醫療體操、太極拳等等。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科分會
作者:佘君慧 主任醫師 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科分會痴呆與認知功能障礙學組組員、上海市靜安區市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原標題:《【掌健識】全國科普日:老年痴呆的康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