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珊瑚和紅珊瑚、黑珊瑚一樣是一種有機寶石,也是古今中外深受喜愛的寶石品種。古羅馬人認為藍珊瑚具有防止災禍,給人智慧,止血和驅熱的功能。在佛典中,藍珊瑚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藍珊瑚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它代表高貴與權勢,是幸福與永恆的象徵,因此備受尊寵,一直是收藏界的常青樹,且身價不菲。

藍珊瑚是蒼珊瑚目下的唯一一種珊瑚,珊瑚骨骼的形成大多數珊瑚蟲的外胚層細胞能分泌骨骼。觸手和隔膜各8個,由外胚層的細胞移入中膠層中分泌角質或石灰質的骨針或骨片。藍珊瑚:淺藍、藍色,是較為稀少的品種。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中海海域,如喀麥隆沿海。有機質(角質型)珊瑚——幾乎全部由有機質組成的珊瑚,常見的品種有黑珊瑚和金珊瑚。藍珊瑚骨骼是一種有機寶石,其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形態多呈樹枝狀,橫斷面有同心圓層的花紋結構和心點。玻璃光澤至暗淡光澤。硬度3.5~4;密度2.62~2.7克/立方釐米。質地細膩,柔韌均一,斷口平坦,不透明,藍色珊瑚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珊瑚。

藍珊瑚手串的寓意:,降伏冤敵、惡魔、小人。通常以藍色、黑色珠為主,對應降伏法。手串的佛教文化傳承,手串也叫佛珠,或者說前身是佛珠。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

藍珊瑚是蒼珊瑚的俗名,也是八放珊瑚亞綱中唯一會長出大型骨骼的珊瑚。蒼珊瑚堅硬的藍色骨骼帶有細長的水螅體,屬於軟珊瑚,形狀有枝形、盤形、柱形和表覆形。骨骼由碳酸鈣和金屬鹽類構成,這使得它的顏色呈現奇特的藍色。蒼珊瑚骨骼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形態多呈樹枝狀,橫斷面有同心圓層的花紋結構和心點。 藍珊瑚生存範圍比較廣,熱帶、亞熱帶,甚至寒帶均可。在淺海、深海,以及各種基質的海底,如沙質、巖石底部也都可以生存。豐富的珊瑚棲息地由於人類的過度開採遭到破壞,數量正在減少。2008年藍珊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