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解密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糾纏

2020-11-27 科學技術部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0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記錄並量化了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糾纏。研究表明,在綠色植物中的光合作用中,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效應的一種自然屬性,量子糾纏能夠在一個生物系統中存在並且持續一段時間。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其轉化效率接近100%。如此之高效率的關鍵在於傳遞速度,光合作用如何完成近乎瞬間的能量轉移一直是個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家格雷漢姆·弗萊明帶領的研究團隊曾在2009年的《物理化學年鑑》上指出,通過光合作用得到的量子力學效應是綠色植物的一種關鍵能力,它可以瞬時地將捕光複合物分子中的太陽能傳輸給光電反應中心的複合物分子,完成能量的轉移。

  現在,包括弗萊明在內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確定,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效應的一種自然屬性。之前的科學結論認為,量子糾纏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很難得到和維持,而研究人員現在證明,量子糾纏能夠在一個生物系統中存在並且持續一段時間。

  研究人員在大量FMO複合物(FMO是綠硫細菌的一個分子聚合物,被認為是研究光合能量傳遞的模式分子)中發現了量子糾纏存在的證據,這些糾纏的持續時間一般為幾皮秒(1皮秒=10-12秒),並會持續穿過大約30埃(1埃=10-10米,相當於一個氫原子的直徑)的距離,直到激發能被反應中心捕捉到。這是科學家首次在真正的生物系統中捕獲和量化量子糾纏。

  研究人員表示,這個持續時間很長的、非平衡的糾纏也會出現在如紫色光合細菌LH1和LH2等更大的捕光化合物中;而更大的捕光化合物也能夠製造和支持更多的激發能來獲得更多樣的糾纏狀態。

  該研究團隊還發現,量子糾纏持續地存在於離散的捕光複合物的分子之間,而且溫度對糾纏程度的影響微乎其微。在量子信息領域,溫度通常被認為對糾纏等量子特性非常不利,但是,在諸如捕光化合物的系統中,量子糾纏或可免受溫度升高帶來的影響。

  該研究團隊最終的目的是要更好地理解自然界是如何在分子系統間傳遞能量,以及是如何將此能量轉化為可利用形式的。科學家表示,從一個分子向另一個分子傳遞能量的光合技術是大自然最令人神迷的才能之一。如果我們能夠學著模擬這個過程,就能夠實現人造光合作用,從而有效地把太陽能轉化為清潔、高效、可持續且碳中性的能源。

相關焦點

  • 碳(矽)量子點助力植物光合作用
    得益於非重金屬螢光量子點的光學特性,通過調控其發光特性,可以將其作為光捕獲劑應用於植物光合作用上。雷炳富、劉應亮團隊自2013年起嘗試將不同螢光性能的碳、矽量子點作為光捕獲劑,通過拓寬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吸收光譜範圍,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率,至今取得一些初步結果,展現出此類螢光量子點在農業應用上的廣闊前景。
  • 量子糾纏原理
    量子糾纏究竟是什麼原理量子糾纏是指量子態的一種性質。它是量子力學疊加原理的後果。量子糾纏是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即使相距遙遠距離,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 。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
  • 量子生物學的裡程碑:科學家成功觀察到生物體中的量子糾纏
    量子領域究竟能有多大,它能不能大到足以讓其最怪異的方面親密地、明確地影響到生物?在過去的20年裡,量子生物學這個新興領域一直在尋找這樣的問題的答案,他們提出並進行了關於生物體的實驗,以探索量子理論的極限。這些實驗已經產生了吸引人但不確定的結果。例如,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展示了光合作用的過程(生物體利用光來製造食物的過程)可能涉及到一些量子效應。
  • 量子糾纏記
    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和奧秘,人類暫時還無法解釋。好在,科學對一切未知的東西,並不輕易否定。  20世紀量子理論的出現,顛覆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很多看法。特別是量子糾纏理論的實驗驗證:具有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相距多遠,只要一個狀態發生變化,另外一個也會瞬間發生變化——這不就非常類似於「心靈感應」麼?!  當然,這個實驗不是為「心靈感應」做驗證。
  •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專利解密】量子加密手機?三星如何碰瓷量子計算? 量子加密最近作為通信的安全解決方案引起了很多關注,量子密碼學是一種通信安全技術,其基於作為基本自然規則的量子力學原理來保證安全性,從而防止竊聽或監視。也就是說,量子加密技術是一種技術,其中可以用於加密和解密要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交換的數據的秘密密鑰以絕對安全的方式分發,基於量子物理學的定律,例如不克隆定理。量子密碼術也被稱為量子密鑰分發(QKD)技術。
  • 量子糾纏:「愛情」的力量讓一切都變得可能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
  • 是否量子糾纏是量子通訊的一個研究的趨勢
    不會明文通訊、解密傳播用的密鑰,是數學上安全的算法+保密性的密鑰池的保護、加密傳播時用的psk密鑰,是國際密鑰協商組織管理的,並非哪一個國家。不靠譜建議:通訊接收方不要想什麼智能密鑰,密鑰比較在上層作用,密鑰池基本都不是你要的。至於單一驗證方式,目前還沒有被研究透。
  • 植物的光合作用具用量子相干性嗎?
    它們只能採用某些屬性的定義值(有點像在樓梯上的位置),但它們可能同時採用多個值或進行糾纏,以使它們的值變得比正常概率所允許的關聯性更高。量子糾纏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想知道這種量子怪現象在生物學中可能起什麼作用,特別是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方面。
  • 量子生命科學–1光合作用
    但是我們現在很難實現,主要是量子的相干性無法維持–即退相干!但是植物細胞可以輕鬆做到!最著名的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基本就是葉綠素捕獲光子,光子把鎂原子的一個電子轟擊離開原位,而由於靜電力和引力,電子沒有逃逸,只是遠離質子,形成空位,使空位帶正電,而與遠離的電子組成一個帶正負極的小電池,這個玩楞叫激子,激子這個小電池被運送到反應中心把能量轉化為化學能給植物!
  • 量子糾纏信息傳遞速度真的超過光速嗎?
    兩個像孿生兄弟的量子什麼是量子糾纏量子力學中最著名的預測要屬量子糾纏了,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儘管愛因斯坦最早注意到微觀世界中的這一現象的存在,但是這顯然違背了沒有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這一條普適原則,因此他認為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發生的,愛因斯坦將粒子糾纏現象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他拒絕承認宇宙的運行如此奇怪,看起來是如此的隨機,並把它的後果比喻為「上帝在擲骰子」。
  • 關於量子力學你不得不知道的常識
    量子技術發展到今天,在很多專業領域都已經不是什麼新奇詞彙了,諸如可降解金屬、可循環農產品、可製造難以收集的複雜混合物、植物生物光合作用等,這些都已經有很專業的名詞來描述,接下來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量子通信都有哪些「金三角」:量子計算——信息安全殺手大概可以說是,誰掌握了量子計算原理,誰就掌握了信息安全
  • 今日科技話題:公裡級高維量子糾纏分發、油氣、二疊紀末植物大滅絕...
    1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公裡級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中國科技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暨南大學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餘思遠教授等合作,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光學期刊《光學》上。 量子糾纏作為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過程的重要資源,其長距離分發對於量子技術的實用化及量子物理基本問題的檢驗至關重要。高維系統擁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強的抗竊聽能力以及更有效的量子計算能力。
  • 量子糾纏記:量子通信,解決了人類保密通信巨大難題
    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和奧秘,人類暫時還無法解釋。好在,科學對一切未知的東西,並不輕易否定。20世紀量子理論的出現,顛覆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很多看法。特別是量子糾纏理論的實驗驗證:具有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相距多遠,只要一個狀態發生變化,另外一個也會瞬間發生變化——這不就非常類似於「心靈感應」麼?!
  • 量子為什麼會糾纏?量子糾纏的原理?量子糾纏的原因?
    量子糾纏的兩個粒子都有自己的外部信息,這兩個粒子的外部信息都可以傳播到萬裡、十萬裡、十萬光年、億萬光年。所以,這兩個量子無論相隔多遠,他們的外部信息都是相連的!關鍵點來了——這兩個量子無論相隔多遠,他們的外部信息不但是相連的,而且是一樣的!糾纏的量子外部信息是一樣的——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 量子糾纏是在量子體系中沒有任何確定的意義
    量子糾纏是量子態物理中的一種特殊物理現象,被廣泛應用於應用物理和工程物理兩個領域。利用量子糾纏,可以使兩個分布在高維空間的電子具有獨立性。例如量子計算機中,通過加入量子通信衛星,量子計算機能夠實現跨越一個經典量子態到另一個經典量子態的轉換。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量子糾纏是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雖然粒子在空間上可能分開。  在量子力學裡,兩個粒子在經過短暫時間彼此耦合之後,單獨攪擾其中任意一個粒子,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的性質,儘管兩個粒子之間可能相隔很長一段距離,這種關聯現象稱為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的應用有很多方面,如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等,而且在現階段已經實現了其中的一部分,但由於受到周圍實驗環境的影響,還不得不進一步改善。
  • 光合作用生命系統裡的量子效應
    我們從中學的課本中就了解到,這是一種植物或其他生物將陽光轉化為化學能量的反應過程。或許你會認為我們應該已經對光合作用了如指掌,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對科學家來說,即使是最為基本的概念,也仍有可能挖掘出新的發現,光合作用也不例外。○ 植物中的光合作用。圖片來源:Wikipedia5月21,《自然-化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新的研究。
  • 量子理論、量子糾纏和量子加密通信
    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都基於量子糾纏,量子會不會發生糾纏?
  • 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
    原標題:人工量子系統中量子糾纏新途徑被發現 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系和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王大偉研究員同王浩華教授聯合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統中合成了反對稱自旋交換作用,演示出利用手徵自旋態製備量子糾纏的新方法。
  •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光明日報合肥5月29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楊凡)關於量子糾纏,科學家們研究對象多是光子。記者日前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最新的研究表明,經過調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現量子糾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