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鏡子心語」1145期:《昆蟲記(7):聰明的石蠶》

2021-01-14 小鏡子心語

1、故事推薦:《聰明的石蠶

    在池塘或者小溪流裡生活著一種小小的水生昆蟲叫石蠶,它們是石蠶蛾的幼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小傢伙的奇特之處吧。

石蠶原本生長在泥灘或者沼澤地的蘆葦蕩中,很多時候,它們依附在蘆葦的殘枝敗葉上,隨波逐流。因此為了更好地觀察他們,我捉了一些石蠶,並把它們養在一個模擬池塘進行布置的玻璃容器裡。

 石蠶會在它依附的蘆葦上建造一座小巧而精緻的房子。這房子是用被水浸透後脫落下來的植物纖維編織而成的,看起來就像是一件精美的編織藝術品。在建造的時候,石蠶會用牙齒把植物纖維撕成粗細合適的一縷縷,然後用一種奇特的編織方法將它們組合到一起,建出一個大小合適的房間,讓自己能夠藏身其中。有時候,石蠶還會用很小的貝殼或者米粒來堆砌它的房子,看起來就像是建造了一座小小的象牙塔。

 你可不要小瞧了這座小小的僅能容身的房子,它可是石蠶的絕佳防禦工具呢!在我的玻璃容器裡,我曾看到這樣一幕有趣的情景,也可以稱之為石蠶的保衛戰吧!在那個模擬池塘而布置的玻璃容器裡,不僅生活著石蠶,還生活著一些水甲蟲。那一天,水甲蟲發現了石蠶,便立刻遊到水面,迅速抓住了石蠶的小房子。這時躲在房子裡的石蠶使出了金蟬脫殼的妙計,哧溜一下就從裡面竄了出來,然後用極快的速度逃之夭夭。而那隻愚蠢的水甲蟲竟然一點兒都沒發現石蠶的蹤影,還在用力地撕扯著那座房子,讓我覺得可笑至極。

更有趣的是,這座小房子除了能充當石蠶的保護殼,還是他的潛水艇呢!它們可以躲在房子裡面,一會兒上升,一會兒下降,一會兒又神奇般地停留在水中央。而且,它們還能隨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可是,如果沒有了這個潛水艇,石蠶就無法做到之前描述的那樣沉浮自如了。而且,它一旦從房子裡出來,房子便會立即沉入水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經過仔細觀察後,我發現:當石蠶把整個身體都塞進房子裡的時候,房子就帶著它開始往下沉,而當它把前半身伸到房子外面,讓房子裡留下一點空隙,這時房子,就會帶著它往上浮。這就跟裝了活塞的針筒是一個道理。石蠶把整個身體都塞進房子裡,房子裡沒有空氣就會往下沉,而當它把房子騰出一點地方,讓裡面裝進空氣,就好像是給了救生圈充了氣,所產生的浮力自然會帶著他往上升。

靠著這個絕技,石蠶既可以浮到水面去曬太陽,又可以在水裡盡情遨遊,自由自在地生活。

雖然它並不懂得什麼深奧的物理原理,可它卻能靠此來控制自己和房子的沉浮,讓自己在水裡來去自如,這讓我們不得不由衷讚嘆大自然的神奇!

2、佳作賞析:《樓梯裡的那盞燈》     

今天是我到外婆家的第二天。晚上,當我獨自從夥伴家回家時,外婆所住的那棟樓還是一如既往地黑,因為還沒有來電。

     我來到單元門口,手摸著牆壁,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上摸索,周圍黑漆漆的,我心中有些害怕,此時腦海裡情不自禁地浮現鬼故事裡的情節,我拼命地告訴自己那不是真的。我正忐忑不安地走著,卻意外地看見了光。原來在二樓的樓梯口,一支白色的蠟燭站立在扶手旁邊,它散發出微弱的光。雖然沒有燈光明亮,但相比原來的一片漆黑,它就像光明的使者,給我們帶來希望……

     我正在沉思:這是誰放的?突然從三樓下來一個小女孩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頭髮,大概有七八歲,她手裡拿著幾根長長的蠟燭,我便上前問她:「小妹妹,這都是你放的嗎?」小妹妹靦腆地回答:「是的,我看今天還沒來電,樓道太黑了。我把家裡買的幾根蠟燭拿了出來,看,樓上的蠟燭都點燃了,只有底樓沒放……」沒等她說完,我心裡一酸,內心被觸動了。

    「我來幫你吧!」我立即說道。我和小女孩兒一起點燃兩支蠟燭,她熟練地用一支蠟燭燒化另一支的底部,然後一隻手護住微弱的燭光,慢慢地走到樓道的角落裡,蹲下身子將蠟燭放在地上,等底部凝固,她才小心翼翼地放手。現在六層樓都有亮光了,我們相視而笑,小妹妹更是拍手叫好。燭光照在她天真的臉上,感覺真美!上上下下的人們都有些吃驚,誰點的蠟燭?但明顯他們臉上浮現出了微笑。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關心、幫助,其實人間處處是真情!樓梯裡的那盞「燈」雖小,但散發的光卻無限大!那展「燈」永遠點在我的心裡,照著我一路前行!

3、名言積累: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運氣差時金子可以變成鐵,時來運轉的時候鐵也會變成金子。

相關焦點

  • 中考名著閱讀《昆蟲記》最全知識點全在這了
    (《神秘的池塘》)我往我的玻璃池塘裡放進一些小小的水生動物,它們叫石蠶。確切地說,它們是石蠶蛾的幼蟲,平時很巧妙地隱藏在一個個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裡的。在許多時候,它依附在蘆葦的斷枝上,隨蘆葦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石蠶》)第一次被人們談到,是在過去的六七千年以前。
  • 圖畫本《法布爾昆蟲記》 激發小朋友們的好奇心
    19世紀末,傑出的法布爾先生捧出了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讚嘆之聲,並且這片讚嘆聲響徹了100多年,直到今天!  法布爾先生寫的《昆蟲記》非常樸素和優美,他把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寫成了優美的散文,讓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更能獲得一種美的享受,並由衷地產生一種對大自然深深的熱愛!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7、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著,追逐著;有著紅色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地搖擺著,並緩緩地前進;在那蘆葦草叢中,我們還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蠶的幼蟲,它們各自將身體隱匿在一個枯枝做的小鞘中──這個小鞘是用來作防禦天敵和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災難用的。
  • SCP-1145-長崎泰迪熊
    (收容室被分別標註為1145-2和1145-3)每一房間內都必須時刻有一名D級人員待命,以防SCP-1145進入活躍狀態。 硼矽酸鹽外殼內應時刻被注滿水。在一年兩次的基礎上更換水。D級人員已經過O5-6的批准,按照命令執行再度填充程序,以此最小化研究員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未裝備三防防化服時嚴禁進入SCP-1145的收容室。
  • 《昆蟲記》,人生感悟
    今天,我懷著驚訝的心情,讀完了昆蟲記。《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更是他創造的一個偉大的奇蹟,贏得讀者聲聲的驚嘆!作者法布爾用人性化的方式觀察蟲子,向我們展現了昆蟲的生活。
  • 廣西陽朔發現珍稀的「石頭蟲」—— 石蠶
    新華社桂林8月9日電(劉水玉、趙家志)桂林海洲旅遊研究院院長韋海洲日前在廣西陽朔縣烏龍泉意外發現一種珍稀的「石頭蟲」——石蠶,填補了廣西一項研究空白。  長期從事旅遊研究的水文地質專家韋海洲近日在陽朔烏龍泉考察地質時,發現當地農民撿的小石頭裡面有一種奇怪的小蟲。經仔細觀察,發現一些長條狀的小石頭在泉口的砂石上來回移動,前部分是一條像蠶一樣的小蟲。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如果你感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昆蟲記》這本書哦!因為,書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古靈精怪、擁有超能力的小昆蟲,像是蝴蝶呀、蜜蜂呀等等。可你一定會問:「咦,不就是蝴蝶、蜜蜂這些常見的它們能有什麼超能力呀?」請不要急,《昆蟲記》這本書會給你答案的。
  • 昆蟲的「婚戀世界」它們也有形形色色的求愛招數!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傾倒了無數讀者並為他帶來了世界聲譽。但是,其著作中也存在一些並不符合昆蟲婚戀和性愛的闡述和理論,而且,如果放眼於昆蟲的羅曼史還可以發現,原來昆蟲的情感世界並不遜色於人類。為愛而死和紅杏出牆小小的昆蟲也會像人一樣,或以身殉情,或為愛而紅杏出牆。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法布爾昆蟲記1:聰明的獵人/手術專家》當我們聽到「蜂」這個字時,首先想到的是蜜蜂,嗡嗡嗡,採蜜忙。同時也勾起對被蜜蜂蜇到的可怕的想像。法布爾告訴我們,其實蜂有很多種,比如聰明的獵人—節腹泥蜂,手術專家—砂泥蜂,它們屬於狩獵蜂。它們為了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安全而新鮮的食物,把捕捉到的食物既要留其性命,還要讓其不能動。
  •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電影表現的是遠離我自己生活的異國故事,可是我那一顆少年心,卻被深深震撼了,我朦朧地意識到,地球上社會底層小民的生存,確實如螻蟻一般!離開電影院,走在赤日炎炎的街市上,我胡思亂想起來,覺得電影裡的那對農民夫婦,實在跟努力滾糞球的蜣螂一樣悲壯……走了好遠,才猛地發現,咦,我的那本心愛的《昆蟲記》呢?我趕忙轉身往電影院跑……最後也沒能把那本《昆蟲記》找回來。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自然科普:愛穿新衣的昆蟲們,竟然穿唾液、垃圾做的衣服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昆蟲也早早地準備了不同顏色、花紋、功能的戰衣。除了遮身護體,還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吃掉。從材質上看,有些昆蟲的「衣」由蟲體的構造物或排洩物製成,有些「衣」的材料則來自昆蟲周邊的環境,另一些則是二者兼而有之。
  • 天勝昆蟲記椿象篇
  • 周末閱讀——《昆蟲記》
    昆蟲記卡西米爾法布爾/著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是毛姆的經典小說《昆蟲記》。陳福郎《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全部十卷本的《昆蟲記》問世。法布爾是個性格靦腆的法國人,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神學、數學、自然科學的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希臘語和拉丁語。他在多個領域取得驕人的成就。
  • 備考2019:《昆蟲記》 考點匯總
    1、《昆蟲記》中,法布爾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地稱這些食糞蟲為_清道夫   2、孔雀蛾是一種 很漂亮 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 ,全身披著_紅棕色____的絨毛,它們靠吃_杏葉__為生。   3、法布爾稱讚黃蜂___的建築才能,認為在這一點上黃蜂_遠勝於羅浮宮的建築藝術智慧。
  • 讀《昆蟲記·蟬》有感
    來之不易的幸福——讀《昆蟲記·蟬》有感        中山路小學五(7)班 李若妍
  • 《昆蟲記》:昆蟲當主角的自然史詩
    作者:  [法] J·H·法布爾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譯者: 王光 出版年: 2004-03頁數: 352裝幀: 平裝ISBN: 9787506312820 圖書簡介《昆蟲記在書中,作者以優美而富有趣味的散文化筆調,詳實記錄了一百多種昆蟲繁殖、生活、抗爭、死亡的生命歷程。其中滲透著他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體現了他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因此,《昆蟲記》被稱為「昆蟲的史詩」,在法國自然科學史和文學目前都有突出的地位。
  • 隧蜂:《昆蟲記》中曾記載
    (1)1985年,中國的學者對採自雲南的6種蜜蜂進行形態學、生物學、生態學、昆蟲地理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化學等多學科的對比研究後認定,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和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是獨立的蜂種,並確定了它們的分類地位。截至目前,世界上現生存的蜜蜂種類已達9 種。
  • 中考語文名著導讀:《昆蟲記》知識點梳理
    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   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