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II白皮書1.0》聚焦異構計算助力邊緣計算行業標準化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12月4日消息(九九)日前,「智聯5G 綻放邊緣」2019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現場,邊緣計算IT基礎設施推進工作組ECII(Edge Computing IT Infrastructure)發布《邊緣計算IT基礎設施白皮書1.0》。該白皮書重點定義了邊緣伺服器的需求、技術方案和產業生態,闡述了在數據多樣性和業務多樣性的產業趨勢下,作為邊緣伺服器主要計算架構的異構計算在多核並發,綠色節能以及雲、邊、端協同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ECII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簡稱ECC)和綠色計算產業聯盟(Green Computing Consortium,簡稱GCC)聯合成立,面向邊緣計算分散、多樣化的應用部署特點需求,從邊緣計算設備架構、運維需求、環境要求、產業生態多個方面提出了標準化要求,涉及邊緣伺服器、智能邊緣一體機、邊緣網關的晶片支持、運維管理、安全可靠性、運行環境等標準化要求,以應對複雜多樣的部署環境,助力邊緣計算行業的標準化,加速產業推廣應用。

作為ECII的主要成員單位,中國移動和華為公司開啟了面向多樣性計算的邊緣計算產業解決方案與產業生態的探索。峰會期間,中國移動研究院邊緣計算高級經理蔡慧和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Marketing部長師斌接受C114記者採訪,分享邊緣計算產業推動過程中進行的實踐和取得的成果。

5G將為邊緣計算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蔡慧表示,中國移動今年發布5G+AICDE戰略,其中的「E」即是邊緣計算。中國移動希望通過異構融合的基礎設施、開放融通的能力平臺和產業融智的應用生態三部曲,打造邊緣計算跨領域、全方位、多層次的全棧發展體系。

在MWC2019上,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合作夥伴共同發布了邊緣計算「Pioneer 300」先鋒行動。該行動是中國移動為推進邊緣計算技術發展和生態繁榮,率先向業界傳達的資源、平臺和生態三方面願景:在2019年,評估100個可部署邊緣計算設備的試驗節點,開放100個邊緣計算能力API,引入100個邊緣計算合作夥伴。蔡慧介紹,目前「Pioneer 300」先鋒行動的推進狀況非常好,已經調研300多個邊緣計算試點應用,邊緣計算sigma平臺已經擁有超過170個能力,在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中引入了100多個合作夥伴。此外,中國移動還和華為共同運作邊緣計算PoC項目,該項目是目前亞洲區唯一入選2019 GSMA邊緣計算示範PoC的智能製造項目。

師斌表示:「5G將推動邊緣計算進入高速發展階段,5G+AI將徹底改變傳統行業,特別是對時延要求高的應用在當前室內WiFi、室外4G的網絡環境下是無法實現的。5G更廣的覆蓋,更大的帶寬,意味著將會聯接更多的終端設備,實現萬物感知和萬物互聯。」

未來超過70%的數據和應用將在邊緣產生和處理,邊緣和移動端設備受場景約束,處理能力和性能的提升受到限制,需要與雲協同。隨著5G的規模部署,網絡傳輸時延、帶寬、連接密度均得到數量級的提升,給端-邊-雲協同提供了基礎保障。

豐富的邊緣計算場景催生多樣性計算範式

目前邊緣計算的價值場景包括智慧園區、視頻監控、工業物聯網等2B業務,以及安卓雲與雲遊戲、內容分發網絡CDN、Cloud VR等2C業務。

蔡慧介紹,中國移動通過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推動「4+1」關鍵場景應用,重點推進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直播遊戲和車聯網4大通用垂直行業場景,以及園區類專用場景,點面結合發展邊緣計算業務。「對於邊緣計算的應用爆發點,雖然不能貿然斷定,但是智慧園區是非常有潛力的邊緣計算應用落地行業。」

師斌指出,豐富和多樣化的應用,帶來了數據的多樣性(如語音、文本、圖片、視頻等),用戶對應用體驗要求的不斷提高,需要一個算力強勁、面向應用優化、彈性可擴展的異構計算平臺。比如計算密集型應用需要計算平臺高速執行邏輯複雜的任務,數據密集型應用則需要高效率並發地完成海量數據的處理,而面向人工智慧的應用則需要實時處理非結構化數據。應用和數據的多樣性使得單一計算平臺難以滿足,多樣性計算成為迫切需求。

在各類邊緣計算場景中,不同的計算任務對於硬體資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從計算模式、並發處理的數據量、處理的數據類型等多方面考慮,需要x86、ARM、GPU、NPU等多種計算架構的晶片支持。而基於ARM的計算架構在邊緣計算領域有著差異化的優勢:

多核高並發優勢:在CDN場景下,邊緣計算需要接入海量的終端設備,邊緣應用不需要特別強的單核處理性能,但是需要較高的多核並發處理能力。

綠色節能優勢:基於ARM架構的晶片功耗相比其他同等檔次晶片功耗低20%~30%,符合綠色節能的趨勢和潮流;

雲、邊、端協同優勢:端側基於ARM架構的終端設備佔主流;數據中心也逐漸在引入ARM架構的伺服器;如果邊緣節點也採用ARM計算架構,則同構的算力可以極大的提升整系統的性能,大大降低應用開發和部署的成本。

華為TaiShan 200伺服器(2280E)是業界首款兼容ARM架構的邊緣計算伺服器,支持MEC、CDN、雲遊戲/雲手機、視頻監控、智慧園區等多種智能邊緣場景,具備超強算力,滿足邊緣場景嚴苛的部署要求,安全可信,易於維護。

此外,師斌還分享了華為在計算產業的四大戰略:第一,聚焦架構創新;第二,投資全場景晶片,面向通用計算和AI計算分別推出鯤鵬通用處理器和昇騰AI處理器;第三,「有所為,有所不為」,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應用開發和遷移;第四,構建開放生態,投入15億美金,發展500萬軟/硬體開發者。

蔡慧坦言,邊緣計算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先進的技術如何帶動商業的利益,因而對邊緣計算應用的孵化,以及應用產生的商業價值的孵化是產業推動的重要方面。邊緣計算是非常複雜的產業鏈,需要運營商、設備商、應用方和使用方共同探索,合力推動。中國移動將為邊緣計算的發展起到先鋒表率的作用,為行業的成熟貢獻自己的國企責任。

兩位受訪人還表示,2020年中國移動和華為將基於ECII白皮書1.0,聯合開展邊緣伺服器的測試認證,同時啟動ECII白皮書2.0的輸出撰寫工作。

(文章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通過OTII和ECII推動開放邊緣異構硬體體系
    「Pioneer300」即發展100個可部署邊緣計算設備的實驗節點,開放100個邊緣計算能力API,引入100個開放實驗室生態合作夥伴。第二是聚焦終端行業開展試點驗證,在評估的邊緣節點中,點面結合,聚焦「園區+通用」類服務場景,推動邊緣計算試點項目31個。第三是邊緣計算硬體方面。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那些不「邊緣」的投資機會
    >  滿足邊緣側的超大規模連接、低成本設計、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在資源受限及設備異構的複雜環境下,提供雲中立的、輕量化的、開放的邊緣計算IOT平臺架構;  基於邊緣的、現場的垂直行業paas/saas平臺;接下來,從頭開講邊緣計算的前世今生
  • 深信服獲評雲計算標準化工作優秀成員單位 雲平臺獲評年度卓越產品
    ,深信服參與起草了《信息技術雲計算雲服務交付要求》、《信息技術雲計算平臺即服務部署管理規範》、《信息技術雲計算雲服務質量評價指標》等多個國家標準,積極推動我國雲計算行業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同時,基於超融合、私有雲和虛擬化等領域的優勢,深信服也積極參與雲計算產業的標準化工作推進。例如,在超融合領域,深信服不僅是中國超融合產業聯盟成員,也是《超融合技術白皮書》的主要撰寫單位。
  • 運營商加快邊緣計算布局2021年或再迎垂直行業融合突破
    中國電信正在構建的新一代雲網絡作業系統,包括部署基於5G核心的全雲和多接入邊緣計算,提出5G MEC融合架構,基於通用硬體平臺,支持MEC功能、業務應用快速部署。實際上,中國電信作為較早起步邊緣計算工作的運營商,2018年就發布《5G白皮書》提出優先考慮5G SA+MEC.2019年4月,中國電信在5G創新合作大會發布自研MEC平臺,提供網絡服務集成和第三方管理能力。
  • 運營商加快邊緣計算布局,2021年或再迎垂直行業融合突破
    市場調研機構Forrester預測,在人工智慧和5G的推動下,2021年是邊緣計算從試驗走向落地的一年,邊緣計算將真正發揮價值。三大運營商布局邊緣計算,驅動5G網絡與各領域新技術的融合發展,2021年有望實現垂直行業更大規模的融合突破。
  • 凝心聚力,共贏綠色計算新時代——2020綠色計算產業峰會在京召開
    大會以"凝心聚力,共贏綠色計算新時代"為主題,聚焦計算產業發展趨勢、多元異構計算架構的標準化、產業鏈協同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出席峰會並致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華為、飛騰、安謀中國、Ampere、聯想、美光等聯盟成員及來自國內外主要計算產業企業代表650餘人參加會議。
  • 全球邊緣計算大會·北京站成功召開
    作為業內首個專門為邊緣計算人打造的行業盛會,此次活動現場共有超過500+來自政、產、學、研、用各界的企業負責人、權威技術專家、通信科技從業者、邊緣計算研究者、邊緣計算投資機構等參會,共話5G·邊緣計算議題及真知見解,反響十分熱烈。
  • ZStack十一月刊|榮獲全國信創大賽特等獎、入選邊緣計算Top20...
    大賽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指導,北京信息化協會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北京經開區國家信創園、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堪稱我國信創行業極具分量的專業創新大賽。
  • 邊雲協同風勢漸起,邊緣計算產業火勢撩燃
    從2016年底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成立,到2017年發布邊緣計算參考架構1.0,再到今天《邊雲協同2.0白皮書》的出現,邊緣計算發展也不過就是短短幾年的時間。但就在這幾年中,5G商用化、新基建以及智能製造的持續推動下,中國數字經濟逐漸壯大,邊緣計算也迎來良好的產業發展機遇。
  • 2019MWC | 重拳出擊,中國移動邊緣計算C位再出道
    屆時,中國移動邊緣計算將聚焦世界目光,彰顯中國技術革新力量。 重拳出擊,「Pioneer 300」先鋒行動預告 在即將召開的2019年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又將放出大招——「Pioneer 300」先鋒行動,「Pioneer 300」行動是中國移動全面推進邊緣計算技術發展和生態繁榮的行動願景,將從資源、平臺和生態3個方面首次向業界傳遞實現邊緣計算對垂直行業的賦能的具體措施,助力邊緣計算生態發展
  • 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環境下的雲原生進化之路
    2015年創立的CNCF發布的開源平臺Kubernetes,讓雲原生技術得到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採用雲原生技術,企業和個人開發者4年增長了近20倍,來自超過2k個公司的3.5萬多個開發者向開源社區貢獻了14萬餘行代碼。今天,在5G、AI &大數據應用日漸普及的背景下,為適應多雲混合雲、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計算環境,雲原生正在迎來新的進化。
  • 一體化交付 ZStack邊緣計算智能體驗
    與此同時,邊緣數據也迎來了爆發性增長,工業、農業、能源、運輸、安防等傳統行業開始探索在靠近數據生產者的邊緣提供數據處理的功能,解決大量異構設備和網絡帶來的複雜性問題,以及生產數據的實時性和可靠性問題。雲計算作為物聯網的「大腦」,會將大量邊緣計算無法處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處理,整理和分析,並反饋到邊緣設備,增強局部邊緣計算能力。
  • 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
    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首日重磅活動,論壇聚焦產業政策及行業應用難點,解讀技術和標準新趨勢,推動新基建與汽車、電子、通信等實體產業融合發展,為實現核心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擴大內需,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蓄勢賦能。
  • 英特爾「造路」:不僅邊緣計算、自動駕駛,標準化問題我也包了
    如何要標準化?英特爾率先給出了答案。11月24日,英特爾與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和新境智能共同宣布成立「新境智能交通技術(南京)研究院。據介紹,智能交通研究院將通過聚焦和打破智能交通邊緣計算平臺、智能交通互聯繫統等智能交通各個環節的技術瓶頸,實現智能交通領域的技術突破並推動智能交通的落地進程。此外,智能交通研究院還將重點關注智能交通的標準化問題,探索實現不同系統及不同車輛間的互聯互通,並最終實現降低交通擁堵、提升道路和出行安全水平的目標。
  • 為什麼說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助力5G專網與行業應用
    邊緣計算具備敏捷處理、帶寬佔用低、數據安全性高、成本低等優勢,與物聯網應用場景完美契合,未來邊緣計算將與物聯網協同發展,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1.5G 切片技術標準正在不斷完善,R15 版本在 2019 年 6 月凍結,對實現網絡切片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流程進行了定義,為第一波 5G 部署和網絡切片業務商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16 版本對網絡切片功能進行了增強,在 2020 年 7 月凍結;R17 版本標準將於 2021 年 9 月凍結,更全面地為垂直行業應用服務,IIoT、uRLLC、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將在該版本中得到進一步增強。
  • 乾貨丨邊緣計算應用、現狀及挑戰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把邊緣計算定義為:「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發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 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在2020年12月10日舉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期間,運營商邊緣計算專題論壇通過探討運營商邊緣計算的發展策略、技術架構與行業實踐,從而推動邊緣計算產業生態快速發展。中國聯通集團核心網首席架構師王常玲為論壇致辭,她表示,5G網絡作為新基建之首,在中國發展一枝獨秀,今年是中國5G SA網絡商用元年,未來幾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5G使能千行百業,這意味5G網絡將承載更多的行業需求,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運營商助力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成功也就是5G的商業成功,而邊緣計算作為5G網絡關鍵技術之一,也承載著在5G時代進行數位化轉型的重要使命。
  • 邊緣計算推動人工智慧走向嵌入式系統
    為了滿足這種需求,一種新的計算方式:邊緣計算進入了大眾視野。「邊緣計算能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數據放在正確的位置,支持快速和安全訪問。」 中科創達副總裁楊宇欣對集微網表示,「隨著萬物互聯的時代的到來,數以萬計IoT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將給通信技術帶來無限壓力。這就要求靠近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或者設備,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實時處理設備收集的有價值的數據。」
  • 邊緣計算總結 - CSDN
    截至2018年底,中國邊緣計算市場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擁有很大的技術爆發潛力,各類型行業參與者正積極布局搶佔市場。根據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2018年達46.3億元人民幣。中國邊緣計算行業發展現狀邊緣計算的發展受到多重因素驅動,首先,政策重點拓展5G應用,催發邊緣計算需求。
  •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
    科技日報武漢10月11日電 (記者劉志偉)11日,在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  據悉,《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共4個章節,分別介紹了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概念、發展現狀、總體架構和關鍵技術以及加快發展我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建議。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表示:「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未來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