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松雞,拉丁文學名是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別稱是艾草榛雞,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雞形目、松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Greater Sage-grouse,命名人為Bonaparte,命名時間在1827年。
它身高48-76釐米,體重2300-3200克。成鳥有一個灰色帽冠,有長而尖的尾部,和長至腳趾的羽毛。雄性成鳥在眼上方有黃色的斑點,背灰色,上胸部棕色和淺黃色,中間顯示出寬領狀的白色羽毛,喉部深棕色,腹黑色;頸上有兩個黃色的囊,可以在求偶時充氣以吸引異性。雌性成鳥背部和喉部為雜以白斑的棕灰色,腹部顏色較深。雛鳥背部顏色與雌性成鳥同,腹白色。雌鳥羽色類似雄鳥毛,表面白色的斑點比雄鳥小,並有棕色和灰色的斑點。沒有氣囊,咽喉部位主要是灰色和白色。尾巴和雄性不一樣。
其棲息於建群樹種為落葉松、雲杉、紅松和冷杉的針葉林帶,一般海拔高度為1500-2200米,具有大小不等的林間空地。早晨和黃昏常在較大的林間空地、林緣及陽坡草叢或灌叢中活動,其他時間則在林內的倒木旁、灌叢或草叢中的空地上活動。晚上主要棲宿在落葉松樹上。冬季常在地面的雪穴中過夜。常居於一地,選擇混播平均密度植物的草地,如藍色格拉馬、冰草和草地早熟禾等物種交替混生的地區。有些會在冬天時到附近海拔較低的地方。
艾草松雞除上、下樹外,不常飛翔。由於身體笨拙,剛起飛時劇烈地鼓翼,並發出ge-ge-ge的叫聲,雌雞則發出gua-gua-gua的叫聲。飛行時上升速度較慢,達到一定高度後展開雙翅從高處向低處滑翔,但從不飛越林冠之上。滑翔時能靈活地改變方向,以適於山地坡向的改變和便於在林間空地中穿過。降落時由於平衡身體再次鼓翅,通常降落在樹上,然後,觀察周圍動靜,確定沒有危險時才飛到地面上。在地面覓食,以三齒嵩、昆蟲和其他植物為食物,但它們無法像其他松雞那樣消化較硬的種子。
此物種分布於北美洲西部、華盛頓中部、阿爾伯塔省東南部,薩斯喀徹溫省西南和北達科他州西南,南至加利福尼亞州東部、內華達州,猶他州和科羅拉多州西部。以進入卑詩省南部、新墨西哥州北部和俄克拉何馬州西北端。
艾草松雞的數目由於棲地喪失而減少;它們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美國的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奧克拉荷馬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出現區域性滅絕。雖然整體上它沒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但各區域的種群已屬瀕危。
艾草松雞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