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樊偉宏 張曉光 通訊員 劉灩
對標溫暖,聚力善行。時值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圍繞公益這個主題,一場最暖的相聚在淄博市中心醫院上演。
1月11日,淄博市中心醫院2020年度公益報告正式發布,作為淄博醫療衛生領域發布的首個公益報告,此次成果匯報背後,不僅是對公益初心的展現,也是一場關於醫療公益的思考與探索。
說起編撰醫院公益報告的初衷,淄博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淄博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肖洪濤表示,一方面是受國內著名醫學人文大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袁鍾教授的倡導與鼓舞。袁鍾教授多年來一直呼籲讓醫療致良知制度化,醫院公益報告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載體。另一方面,淄博市中心醫院作為政府主辦的公立醫院,肩負著救死扶傷、保障群眾健康的重任,近年來在打造「有溫度的高水平現代化醫療中心」進程中,主動擔當公益使命,將仁愛的醫學光輝遍灑全院,並深入弱勢群眾所在的社區、村莊,甚至照耀在4000公裡外的青藏高原。年度公益報告這扇窗口的開啟,能夠讓百姓進一步了解醫院,讀懂醫療溫度,對淄博公益醫療有著風向標的意義。
據悉,此次發布的2020年度公益報告,重點選取了抗擊新冠、精準扶貧、惠民醫療、改善服務、急危重症救治、智慧醫療、志願者服務等與百姓密切相關的十六個版塊,進行了圖文並茂的記錄與展現。這中間不僅有危急關頭的果敢挺身,有「絕不讓一個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隊」的堅定奮楫,有圍繞破解百姓「看病難」的積極創新,有對弱勢群體設身處地的溫暖關愛,有對生命尊嚴發自心底的換位尊重,更有將公益進行到底的實力、格局和胸懷。可以說,這本沉甸甸的畫冊,就是對醫院公益初心與公益航程的階段性見證。一幀幀圖片,一段段文字,都在傳遞同一種信念:每個人都了不起。
「醫學有溫度,醫療才能更有力量。中心醫院將以此次公益報告發布會為契機,繼續緊密圍繞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醫療事業得發展的目標,更加注重維護醫療公益性,引導公立醫院回歸救死扶傷的本位,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偉大徵程中,以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醫護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同時,醫院將與全市兄弟單位攜手,共同探索綠色醫療公益生態發展之路,讓百姓享受到更溫暖、更安全的衛生健康保障,為醫改的深度推進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貢獻力量。」肖洪濤介紹說。
此外,淄博市中心醫院各部門負責人還就醫院2020年各項工作的成果進行了答記者問,以下是對此次對話的內容實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市中心醫院創新服務,去年5月面向社會推出3570000「一號通」熱線平臺,為老百姓提供了24小時便捷服務,能否介紹一下現在運轉情況及運轉效果?
淄博市中心醫院紀委書記李新江:
2020年5月,醫院面向社會推出3570000「一號通」熱線平臺,專業醫務人員為患者及社會民眾提供服務諮詢、就醫指南、建議表揚、投訴處理等綜合服務。目前已接到問詢電話41282條,讓24小時便民服務「不打烊」。
醫院高度重視患者的就醫體驗,成立客戶服務部,積極組織開展滿意度調查,通過面對面調查、電話訪談、手機掃描二維碼填答等多種方式了解患者的就醫體驗,徵求患者的意見建議並進行針對性整改。2020年完成出院病人隨訪60000餘人次,隨訪成功39000餘人次,隨訪成功率65%,出院病人隨訪滿意度達98.31%。住院及門診病人滿意度達96.73%。調查反饋建議或意見227條,收到表揚648條。針對調查反饋問題,醫院提出具體整改措施,落實到科室、責任到個人,認真執行,追蹤反饋,效果顯著,多次受到患者表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破解「看病難、看病貴」,是醫改的一項攻堅課題,中心醫院通過哪些積極的公益行動,讓百姓感受到了醫療惠民的溫暖?
淄博市中心醫院掛職副院長於風華:
醫院嚴格貫徹執行各項扶貧政策,積極做好扶貧政策宣傳工作。在住院處、入院服務中心、門診大廳、急診收費處等顯著位置,通過擺放宣傳牌、LED滾動顯示屏、發放明白紙、張貼「先診療後付費,免收住院押金」提示牌等多種形式進行扶貧政策宣傳,確保政策宣傳到位。
同時,充分利用醫院信息系統優勢,將貧困人員和即時幫扶人員信息資料嵌入HIS系統內,做到精準識別、無一疏漏;每日安排專人對貧困人員繳納押金情況進行核查,核對是否收取押金,確保「先診療後付費,免收住院押金」政策落到實處;按照市衛健委扶貧政策規定:住院貧困人員自負金額不得超過醫療總費用的10%,醫院對照此項規定特別制訂了獨立的結算方法,自2020年5月10日執行減免政策規定以來,共對107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減免住院醫療費用119萬元。
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要求,醫院在原有特困、老年人優撫和定點離休幹部優撫政策的基礎上,今年增加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殘疾人、殘疾軍人等優撫政策。截至2020年12月,計劃生育特殊家庭1504人次,優惠4.63萬元;老年優撫4434人次,優惠2.75萬元;門診特困50人次,優惠0.08萬元;定點離休7165人次,優惠1.63萬元。
醫院為危急重症患者尤其是「三無病人」(無姓名、無家屬、無經費)開通住院「綠色通道」。醫院根據急診科危急重症患者及三無病人的救治需要,及時開放或關閉綠色通道。2020年以來,共計為68名患者開放綠色通道,給予患者最快捷、最高效的醫療救治服務。2020年捐贈西藏昂仁縣急需緊缺醫療設備17.96萬元。為1073位貧困人員減免住院醫療費用119萬元。截至2020年醫院承擔急診「三無」病人(無身份、無責任機構或人員、無支付能力)費用24.99萬元。離休人員就醫實行定點醫院管理制度,超支部分由醫院承擔25%,截至2020年底,我院共計承擔淄博市離休人員醫藥費用6683.54萬元。2020年支付高青縣田鎮街道辦事處正理高村道路硬化和自來水改造工程幫扶資金3萬元。2015年10月援建高青縣人民醫院影像會診中心款項300萬元。2016年幫扶沂源縣悅庒鎮西遼村8萬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據我們所知,中心醫院近年來在「智慧醫院」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多前瞻性的成績,可否描繪一下與智慧醫療充分融合後的醫院新公益藍圖?
淄博市中心醫掛職副院長於風華:
近年來,隨著「雲大物移智」等新技術的發展和在醫療行業普及應用,市中心醫院以西院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智慧醫院的整體建設思路,已完成橫跨智慧診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大板塊的「築基工程」。
首先是保障醫院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醫院建設了標準機房300多平方米,伺服器數量達到70餘臺,數據存儲量TB級。所有院區實現互聯互通。
其次,按照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以評促建,對標完善智能化特色子系統。智慧門診就診流程規範清晰,成功打造「無人值守式」特色就診體驗。智慧導航為就診患者提供實時的精準化導航服務。智能導診基於人工智慧和醫療大數據技術,將導診服務前置於預約掛號前,患者可通過填寫簡單的信息,快速獲得最合適的科室推薦。
再次是利用5G新技術,建設智慧病房、手術室、國際遠程會診中心。醫院運用5G等新技術在西院區創傷骨科病區試點智慧病房,豐富醫患使用體驗。建設數位化手術室:將手術室內的實時狀況進行全面集成並顯示,便於醫護人員有效調度,隨時與上級醫院專家遠程會診交流。國際遠程會診中心:與以色列、美國、英國及中國臺灣長庚醫院聯網,開啟區域國際醫療服務新模式。
然後是智慧醫療助力核酸檢測流程優化。醫院藉助信息化手段實施了患者核酸檢測錄入系統,助力醫院高效有序的完成核酸檢測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最後,數據平臺、集成平臺為智慧醫院建設提供有力保障。通過大數據分析,輔助醫院管理和決策;最大限度的發揮臨床數據作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智慧醫院信息化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作為全市醫療行業龍頭,中心醫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未來,市中心醫院對自身發展和引領全市醫療行業有怎樣的目標和願景?
淄博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孫能軍:
通過調研和集思廣益,我們當時提了一個目標,就是堅持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全國一流有溫度高水平現代化區域醫療中心。
淄博市中心醫院現為全市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全市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中心,濱州醫學院附屬淄博市中心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淄博醫院、濰坊醫學院附屬淄博市中心醫院、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這幾年,淄博市中心醫院有了統一的目標和願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並通過一系列的舉措逐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新院區啟用以後,市中心醫院在學科、人才、交流等方面進入高速發展「快車道」,耳鼻咽喉科、康復醫學科、神經外科等10個專科獲評「2020年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院榮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單位、中國醫院競爭力地級城市醫院100強稱號。這一系列的成績和榮譽與市中心醫院人的努力息息相關。
未來中心醫院醫療水平會越來越高,服務能力會越來越強,百姓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我們淄博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城市,就能享受到非常優質的醫療服務,這就是我們始終努力的目標和願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公益的涵義不僅僅包括對患者、對百姓不求回報地奉獻與付出,也包括對自然、對能源、對生態文明,對承載人類繁衍生息大環境的勇擔責任、全力呵護。近年來在改善環境、綠色運營方面,中心醫院是怎樣做的?
淄博市中心醫院院長助理陳作忠:
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嚮往,醫院著眼於服務環境改善行動,在醫療流程布局、區域功能劃分、就醫環境打造等方面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力爭為患者和職工提供溫馨、舒適、人性化的就診及工作環境。2020年隨著西院區的啟用,建築環境升級改造,設施環境超前規劃,診區環境溫馨舒適,交通環境進一步改善,各方面的就醫體驗進一步優化和提升。醫院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及學科調整布局,對東院區院容院貌及相關科室進行了工程改造,2020年改造項目包括花園綠化、消化內鏡室、檢驗科、核酸檢測、乳腺甲狀腺診療中心、康復科康復治療區、變態反應門診、採血中心、日間病房、產科家化病房、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PCR實驗室、發熱門診、辦公樓階梯會議室、口腔科拍片室、耗材倉庫、呼吸內科睡眠檢測室、門診前遮陽通道、中醫科等近百項改造工程,努力為患者創造環境優美、流程便捷溫馨舒適的就診條件。
醫院響應國家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精神,全力推進節約型醫院、綠色醫院建設。結合醫療行業特點,圍繞國家政策、行業協會等相關要求,從能源資源消耗指標、建築及設備系統節能、節約用水、安全綠色運行等方面,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淄博市中心醫院重視培養員工環保理念,通過進行法律法規宣傳,為員工普及環保知識,如開展節能降耗知識培訓,開展節能宣傳周、愛國衛生月、垃圾分類管理等宣傳實踐活動。
醫院堅持將可持續發展融入醫院發展戰略,將節能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全過程,向員工倡導節約、低碳、環保理念,積極營造環保節約文化氛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不懈地為改善生態環境而努力。
東院區鍋爐進行低氮升級改造,不僅提升了鍋爐的能效和功率,而且有效削減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利於保護大氣環境。提高員工避免過度使用電梯的環保意識,建議員工三層以下員步行樓梯,在電梯口設立宣傳標識,實行單雙梯運行定時管理,下班後部分電梯停止運行。更換燈具為節能型LED裝置,保持病房、辦公室、治療室等燈具及配件的清潔;堅持「人走燈滅,水關」,加強科室內或公共照明燈具管理,杜絕長明燈、白晝燈。
積極推進辦公自動化,精簡各類內部文件,推行釘釘、院內網等溝通,減少文印數量,堅持紙張雙面使用,減少墨盒的使用次數。對所有管線、用能設備進行檢查、檢測、檢修,切實從源頭上杜絕浪費,防止跑、冒、滴、漏,杜絕長流水現象發生。
醫院施工了1816組地埋管換熱器採用地源熱泵進行製冷及供暖。安裝了156組太陽能,供給熱水。建設綠地37968平方米,計58畝。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全力建設綠色醫院。建設地下通道,連接兩個片區,消除病患橫穿馬路安全隱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淄博衛生健康系統也緊緊圍繞「絕不讓一個人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掉隊」工作目標,深入開展扶技、扶智、扶志的治本之策,在這個大方向上,中心醫院做了哪些亮點工作?
淄博市中心醫院院長助理陳登國:
2013年7月15日,按照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有關要求,高青縣政府與淄博市中心醫院籤訂合作共建協議,將高青縣人民醫院委託淄博市中心醫院運營管理。並掛牌淄博市中心醫院高青院區。
託管以來,市中心醫院充分發揮在人才、技術、學科建設和管理經驗方面的優勢,通過直接派駐院長、副院長、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幹的形式,深入醫院相應崗位工作,通過規範管理、專家帶動、設備更新、新技術開展、改善就醫環境、優化服務流程、細化科室設置等措施,促使高青院區管理及醫療技術水平得到快速改進和提升。
2013-2019年,6年託管期間,市中心醫院向高青院區累計派駐3任共計3名院長、3名副院長,5批共計79名管理和業務技術骨幹,涉及行政、醫療、醫技、護理30餘個科室,20餘個專業。加強醫院學科建設,先後成立創傷骨科、泌尿外科、新生兒科、呼吸內科、心內科、康復科等二級學科。成立創傷救治、癌症、急危重症孕產婦救治、急危重症新生兒救治、胸痛和卒中等六大中心,成立遠程心電、遠程DR會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衛生院,新建國醫堂,並引進MRI、寶石CT和DSA,填補多項院內技術空白。協助開展100餘項新技術、新業務,內鏡技術、介入治療、外科微創等多項診療技術系縣內首次開展。醫院醫療技術水平、服務能力、規模及環境都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
2014年,高青縣人民醫院被評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2019年,再次通過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覆審。市中心醫院幫扶專家團隊當選2014年度「感動淄博」人物。市中心醫院始終將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平、改善基層百姓就醫條件為己任,持續做好幫扶高青縣人民醫院工作,繼續派出急需專業專家定期坐診,協助培訓技術人員,使「看病家門口,診療有良醫」這一高青人的「健康夢」伴隨著醫院幫扶工作成為現實。
在健康扶貧方面,市中心醫院黨委高度重視健康扶貧工作,成立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指派院級領導靠上抓,專人負責健康扶貧工作。選派業務技術骨幹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村醫」,對貧困村進行醫療幫扶,加強扶貧政策落實,確保扶貧措施持續有效。醫院嚴格落實對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免收住院押金」、看病就醫「一站式」結算、自付比例不得超過10%等扶貧政策。貧困人口醫藥費用減免部分,醫院從5月份至12月31日,已承擔減免費用119萬元。對口幫扶沂源縣魯村鎮衛生院,指導新技術、新業務開展。深入開展健康扶貧走訪活動。各臨床科室組成健康扶貧小組,深入淄博市各區縣135個村,現場走訪曾因病在我院住院的扶貧對象240餘人。在魯村駐村走訪581戶,957人,完成健康義診、巡診等活動50餘次。
2017年11月,淄博市衛生計生委結合「第一書記」工作的成功啟示,在全國首創「第一村醫」幫扶機制。從全市二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中選派優秀年輕醫生到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較弱的村開展幫扶工作。每批半年直接幫扶薄弱村,同時實行「一託三」模式,覆蓋周邊至少3個村。「第一村醫」主要承擔宣傳衛生計生政策,參與農村衛生工作,了解服務人群基本健康狀況,關注貧困人群,助力健康扶貧,對村衛生室進行業務指導和扶持,參與家庭醫生籤約等七項工作任務。3年來,市中心醫院選派6批共24名「第一村醫」分別到8個區縣40個村進行醫療幫扶。他們秉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流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理念,情系鄉村,紮根基層,舉辦健康知識宣講會、義診、講座、趕大集、走夜市,深入農戶上門走訪,為村民送醫送藥送健康,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最基層。3年來,醫院第一村醫共宣講70場次,宣講群眾11043人次,發放宣傳材料13260份,門診接診4697人次,上門服務5234人次,義診210人次,轉診患者11人次。有力促進村民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慢性病患者疾病得到控制,健康狀況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他們的工作得到村民們的一致好評,增進了醫患關係,也激發了醫護人員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這是脫貧改革試驗區的新亮點,成為實現健康中國和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嘗試。
讓優質醫療資源直通百姓身邊。市中心醫院高度重視名醫基層工作站建設,精心挑選眼科、腎病科、婦科、內分泌科、口腔科等五個科室的優秀專家團隊,與淄川區衛生健康局三個鄉鎮衛生院:城區衛生院、楊寨衛生院和雙溝衛生院進行對接幫扶,為淄川區群眾提供優質醫療資源,為基層醫療機構帶來高端醫療技術,幫助基層把專業搞起來、人才隊伍帶起來、醫療技術強起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診療服務,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前置,讓群眾早受益,患者少跑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公益的層次與可持續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醫院的格局與胸懷,能否通過具體的舉措,來展現醫院履行公益職能的誠意與決心?
淄博市中心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副院長張秀芳:
依託實體醫院,醫院自主研發觸手可及、服務同質、智能高效的線上診療服務平臺,堅持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2018年11月,醫院成為山東省首批註冊的地市級「網際網路醫院」。2019年9月正式上線。實現常見病、慢性病的在線問診、複診、協同門診、藥品配送。並建立網際網路醫院醫聯體,助推分級診療落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發熱門診有效緩解了群眾恐慌,單日接診最高達600餘人次,在全省開展網際網路診療的48家醫院中名列前茅。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已有坐診專家875人、專業門診62個、註冊用戶231740人次、完成線上問診11352人次。
2015年4月,醫院遠程醫學中心正式成立,通過山東省遠程醫療網絡與省內外2000餘家醫療機構互聯互通,上聯國際、國內頂級醫院,下聯市級、區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有效構建分級診療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患者提供及時、高效服務。
同年,淄博市心電遠程中心成立,與162家基層醫療機構聯網,實現心電信號實時傳輸,對基層醫院進行多層次、接地氣的系統幫扶。
2019年8月升級為國際遠程醫學中心,與以色列、美國、英國及中國臺灣長庚醫院聯網,開啟區域國際醫療服務新模式。
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中科院腫瘤醫院、北大腫瘤醫院、宣武醫院、同仁醫院等30餘家國內知名醫院建立會診聯繫,對接淄博市級機關醫院、淄博市高新區石橋中心衛生院、張店區婦幼保健院、淄建老年醫院、高新田氏骨傷醫院等120家二級醫院進行會診,對下幫扶西藏昂仁縣醫院、新疆英吉沙縣醫院等50餘家醫院進行遠程會診,目前已開展疑難病會診量3181人次、示範手術15臺、教學培訓100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