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證監局日前發布公告,山東恆昌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昌醫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接受輔導,於12月14日與浙商證券籤訂創業板上市輔導協議。又一家淄博企業,開始了衝擊IPO的徵程。
恆昌醫療是一家主要產銷高品質一次性PVC手套的公司。在淄博,已有兩家同樣主營PVC手套的公司已上市,分別是藍帆醫療(002382)與英科醫療(300677)。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當地PVC手套上市公司或現「三足鼎立」局面。
布局產業全鏈條
恆昌醫療的前身是於1995年成立的淄博昊祥手模工廠,2003年成立淄博恆昌塑膠製品有限公司,開始專業生產銷售高品質一次性PVC手套,2017年正式變更為現名。
其官網介紹,公司生產的醫用手套和衛生防護手套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衛生、工業生產、食品加工、隔離防護等多個領域。公司總面積9.3萬平方米,一次性PVC手套的年產量達44億隻以上,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歐洲、加拿大等世界各地。
天眼查顯示,恆昌醫療法定代表人為周慶水,註冊資本2060萬元。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孫福華,持股79.69%。
恆昌醫療對外投資6家企業,其中,德州恆佳包裝製品有限公司,海南航安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山東瑞康醫療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泰安恆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由恆昌醫療全資控股;恆昌醫療另持有德州恆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5%股份,還持有恆昌(東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份,但持股比例未公開。值得關注的是,泰安恆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其餘企業均成立於2020年,且成立時間多為今年下半年,德州恆佳包裝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時間最晚,為2020年12月3日。
通過恆昌醫療對外投資的這些企業不難看出,其圍繞塑膠手套,漸次布局了涉及產品包裝、進出口貿易、供應鏈管理等全鏈條產業。
今年8月11日,恆昌醫療一次性醫用防護手套項目籤約儀式在東營舉行。公司計劃投資30億元,在東營市東營區建設年產200億支一次性醫用防護手套項目。
同城「老大哥」表現惹眼
在淄博市臨淄區的齊魯化學工業園內,兩家國內甚至全球一次性醫用手套的龍頭企業——藍帆醫療(002382)與英科醫療(300677)均坐落於此,兩家企業相距不足百米。註冊地位於淄博市張店區的恆昌醫療,則與這兩家企業「遙相呼應」。
藍帆醫療是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完整布局的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核心產品PVC手套佔全球市場份額22%。英科醫療產品線上的商品也種類繁多,其最重要的產品還是一次性PVC手套與丁腈手套,2019年度,二者在全公司的銷售額佔比超過80%。
2019年,藍帆醫療實現營收34.76億元,淨利潤4.90億元;而英科醫療實現營收20.83億元,淨利潤1.78億元。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則使英科醫療成了資本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上升勢頭迅猛:今年7月15日,英科醫療股價觸及184.37元的高點,相較年初的16.50元/股,半年多漲幅超過10倍,令不少市場人士咋舌。
今年以來,全球一次性手套供需嚴重失衡,手套產品售價出現大幅上漲,英科醫療業績也迎來爆發式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45億元,同比增長486.4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73億元,同比大增3376.72%,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量淨額51.69億元,同比大增4571.18%。
同城兩位「老大哥」的惹眼表現,對於正全力衝刺上市的恆昌醫療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
屢次因環境違法被罰
值得注意的是,恆昌醫療曾屢次因環境違法被罰。
2018年4月17日,淄博市生態環境局張店分局發現,恆昌醫療年產20億支PVC手套項目配料工序安裝的布袋除塵器,未按照規定設置大氣汙染物排放口,違反了《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由此,該局對其罰款3萬元;同日,該局還發現,恆昌醫療年產20億支PVC手套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廢氣,生產車間彩鋼板房頂部分位置密封不嚴,未在密閉空間內進行,違反了《大氣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該局同樣對其罰款3萬元。
2018年11月7日,淄博市生態環境局張店分局發現,恆昌醫療年產20億支PVC手套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廢氣,生產未在密閉空間內進行,生產車間門窗未完全關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該局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罰款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