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地震導致印度洋部分島嶼位置和地形發生改變

2020-11-26 網易新聞

據新華社消息 地質科學家最近發現,發生在印度洋的強烈地震除了使地球軸心略有傾斜外,印度洋上部分島嶼的位置和地形也發生了改變。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質專家麥圭爾教授對《自然》雜誌記者說:「在幾分鐘之內,地殼發生了移動。就(印尼)蘇門答臘島來說,它已發生了移動。」麥圭爾表示,這些島嶼在地理上的平面位置不僅有所移動,而且它們甚至比原來高或低很多。

測繪協調機構的專家說,印度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可能發生了永久改變。對該群島進行的空中調查顯示,災難過後,其中一個島可能已分成兩半,另一個則一分為三,還有一個島似乎已經變形。以前隱於水中的一大片珊瑚礁現已露出水面。

然而,法國科學研究中心的地球物理學家克裡斯託夫·維尼說,現在還不清楚引起這些變化的到底是海嘯還是地震。前者引起的變化是暫時的,後者則可能是永久性的。

相關焦點

  • 姿態萬千的海底地形
    洋底的地貌,主要包括海洋和陸地之間的陸架和陸坡,由地球板塊構造和火山活動建造的大洋中脊系統、俯衝海溝、島弧和大洋島嶼、海底火山,以及由生物成因和陸源碎屑物質等沉積物覆蓋其上而形成的深海扇和堆積體等。除了這些千米、百米級別的大規模的地形構造之外,還有更多小尺度的微結構和地形變化。此外,生物活動(例如珊瑚礁等)也增添了海底地形的複雜性。
  • 【重磅整理】島嶼的分類有哪些?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沉積島有...
    大陸和島嶼  一、大陸島  大陸島是指由大陸向海洋延伸的區域,由於地殼運動、板塊運動等原因,地殼發生了相對的上升和下沉運動,其中相對上升,海拔較高而露出水面的島嶼。大陸島一般來說有兩個特徵,一是大陸島由於是大陸延伸的部分,所以其位置往往離大陸比較近;二是,大陸島是巨大的地殼運動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往往面積較大。世界上那些大面積的島嶼,大多都是大陸島,比如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日本本州島、大不列顛島、臺灣島、海南島、蘇門答臘島、紐芬蘭島、馬達加斯加島等。
  • 印度洋板塊活躍應起重視 地震火山或存因果關係
    到昨天下午4時,印尼強震、海嘯和火山噴發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344人,數百人失蹤,上萬居民無家可歸。這次連環災害的出現,已引起不少科學家的關注。新加坡地質學家稱,印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附近的海底地震,很可能是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之後留下的餘震。對於此次地震會否導致較北方巽他大型逆衝區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地域的破裂,目前還在監測中。
  • 印度洋地震暗示印澳板塊斷裂
    2012年4月發生的地震至少沿著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4條斷層破裂,從而在兩個小時內導致了兩場8級以上的地震。圖片來源:Keith Koper, University of Utah Seismograph Stations發生在4月11日的兩次震撼印度洋的大地震可能預示著地球表面形成了新的板塊邊界。根據發表在9月27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的3篇論文,分裂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地質應力很可能導致了8.6級和8.2級的大地震,並且在之後的6天裡沿著斷層釋放了無數的餘震。
  • 印度洋地震引發海底部分地貌發生永久性變化
    新華網布魯塞爾1月19日電 阿姆斯特丹消息:荷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研究人員19日說,研究發現,上月引起印度洋海嘯的海底地震使距離震中1500公裡範圍內的海底地貌發生了永久性變化。  恩斯特·施拉姆教授說,代爾夫特科技大學自1994年起就開始研究印度洋地區的地殼活動,數據主要從由荷蘭和當地研究人員安放在那裡的全球定位系統獲得。  施拉姆說:「這個測量系統和人們在汽車上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十分相似,但是精確度很高,可以精確到1毫米。」  據悉,代爾夫特科技大學將於今年4月在維也納召開的會議上公布上述研究結果。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科學研究報告指出,2004年南亞大地震,將海洋板塊由蘇門答臘往北切出長達1600千米的裂縫,是原先預估的4倍。美國西北大學地理學家史坦因和歐卡爾表示,由於地震釋放出強大壓力,理論上,此區域在400年內都不會再出現相同震度的地震,或是海嘯。然而在印度洋南部,又是另一個故事。在2005年蘇門答臘地震和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前,這群科學家即已精準的預測,此區域仍有發生大地震和海嘯的機率。
  • 蘇門答臘島移動36米印度洋強震'改版'亞洲地圖
    本報綜合消息 印度洋12月26日發生的8.9級強烈地震,已造成5萬多人死亡。昨日,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專家測算,此次地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6644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能量的總和。美國地球物理學者稱,此次海底強震所釋放的能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地球都沿其軸心發生了震蕩,亞洲地圖也因此而「改版」。
  • 印度洋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遇到地震或海嘯該怎麼辦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18日00時32分在西南印度洋海嶺(南緯34.9度,東經54.1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延伸閱讀:12·26印度洋地震12·26印度洋地震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55秒,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9.3級,震源位於3°19′N 95°51.24′E,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公裡深處。這裡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嘯)傳遍到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
  • 兩千年中發生400多次地震,四川地震何其多?這8條地震帶太活躍
    其實打開中國地圖看一看四川省的位置就大概明白了,四川省西部處於青藏高原的東端部分,屬於高原山區地形,中間是盆地,東部又是山區,四川省的地震主要發生在西部地區,這裡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相銜接的部分,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地形陡降而下,到四川盆地中只有海拔500米左右,很明顯這裡肯定會有一個較大的地層斷裂帶,通過早期地質學家們的考察測評,發現這裡的確有一個大型斷層帶,它就是著名的龍門山斷裂帶了。
  • 懷特島火山強烈噴發,為什麼紐西蘭是火山和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
    懷特島活火山2019年12月9日,紐西蘭北部著名的旅遊地「懷特島」突然發生了火山噴發,當時共有數十人在島上觀光旅遊,火山噴發導致了至少6人死亡。因為地震通常是由地球的板塊運動特別是板塊的碰撞擠壓運動,導致巖層受力最終斷裂而發生地震。而火山噴發中的巖漿來自於地球內部深處的軟流層,其深度一般在地下80至400千米深處,一般情況下巖漿很難上升到地表,只有在板塊的交界處,也就是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或者是生長邊界處,由於存在板塊之間的斷裂帶,巖漿容易順著巖層間的裂隙上升到地表,最終形成火山噴發。
  • 科學家公布印度洋地震海床圖片 已山崩地裂(圖)
    相關專題:印度洋海嘯席捲亞洲數國   近日英國科學家公布了去年年底印度洋大地震發生後,受板塊構造衝撞而發生變化的震中地區海床的首批圖片。這是人類歷史上大規模地震爆發後,海床首次被迅速觀察得到的結果。圖片顯示,受地震影響,印度洋海底山脊已倒塌,並形成數公裡寬的山崩地段。
  • 山西太原發生地震!網友震感強烈!
    小編從中國地震臺網獲悉,2020年11月14日0點42分,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發生2.9級地震,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千米,本次地震震中經緯度為:北緯37.92度,東經112.55度。 雖然震級為2.9級,但是太原市地震區域的網友卻震感相當強烈。由於地震發生時間為深夜凌晨。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
    光明網訊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這是印度洋的上的神秘島嶼,據說島上的樹木會「流血」!
    而在這片浩瀚的大海上,漂泊著無數的島嶼。而在這千千萬萬的島嶼中,大部分都籠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甚至有些島嶼,與大陸距離很遠,仿佛是隱藏於世界之外。在印度洋的西部,有一個連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群島。這個群島叫做索科特拉島。群島位於阿拉伯半島以南,約350公裡。由四座島和兩座巖石小島組成,群島的面積約為3600平方公裡。
  • 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板塊之間相互碰撞和張裂,塑造地表宏觀地形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是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體所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從地形類型上來分,有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如果從地形分布區域的規模來分,又可以分為宏觀地形和微觀地形,而對全球地形分布狀況及成因的研究,是宏觀地形的最大範圍。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位於龍門山地震帶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為什麼地處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多地震、火山和海嘯災害?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噴發、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不會是一片寧靜的國土。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國土主要由馬來群島來構成,島嶼數量極其眾多,全國總共有大約17508個島嶼,真可謂是「萬島之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印度尼西亞地區島嶼數量這麼多,陸地形態如此破碎呢?在世界範圍內幾乎無出其右者。
  • 新疆城區天山區發生地震!(網友震感強烈)
    ,2020年12月19日早上8時55分,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發生了1.7級地震(有感),本次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公裡),地震震中位於北緯43.79度,東經87.67度。  地震發生後,不少震中的網友紛紛到中國地震臺求證是否地震,也有網友稱地震感覺很強烈。雖然地震才1.7級,但是對於在震中的網友來說,還是有強烈震感,地震臺發布的信息也顯示1.7級(有感),因為中國地震臺官方曾有說明,地震級別3級以上才會播報,正是因為這一次地震讓許多網友有感,所以才會發布地震信息,告知網友們是真的發生了地震!
  • 菲律賓棉蘭老島發生強烈地震
    下面視頻是地震發生時震中附近居民拍攝到的畫面,可以看到地震發生時一棟未建成的大樓樓頂上的鋼筋在不斷晃動,塔吊也出現明顯的移動。下面視頻是地震震中附近在地震發生時拍攝到的泳池的畫面,地震導致泳池內的水晃出來。
  • 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地震 (組圖)
    馬爾地夫:首都被淹  馬爾地夫首都馬累和其他部分地區被東印度洋地震引發的海嘯淹沒,馬爾地夫總統穆蒙·阿卜杜勒·加堯姆位於馬累的總統府也遭水淹。  中國專家解讀  印度洋地震 海嘯威脅最大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6日上午8時發生強烈地震。為什麼會突然發生震級如此之強、波及面如此之廣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