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縣城,50公裡的沿河石山上,全是馬蜂窩狀的神秘洞穴

2021-01-11 騰訊網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距離西安2小時車程的地方,有一座名叫旬邑的縣城。旬邑歸屬鹹陽市管轄,地處關中北界、陝北南限,地理地貌已經屬於黃土高原的溝壑區,不過說起來還應該算是一座關中縣城。

旬邑這個地方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境內擁有眾多人文古蹟,很值得一遊。我去過旬邑好幾次,對這座縣城最深的印象不是幾個著名景點,反倒是自駕沿路看見的「奇異」景觀。

旬邑有一條「三水河」,是渭河的二級支流,號稱旬邑的「母親河」。旬邑縣的古名叫「三水縣」,或許也和這條河流有關。

三水河橫穿了整座旬邑縣城,我們遊覽完旬邑唐家大院,隨後沿著旬馬旅遊公路奔赴馬欄紀念館,走的這條路剛好與三水河並行。當我們穿行於旬邑塬梁峁縱橫交錯的黃土高原溝谷中,沿途臨河的峭壁之上,時不時看見許多如同馬蜂窩一樣的石窟洞穴,令我們十分驚奇。

出唐家大院不久,我們先遇到了「趙家洞石窟」。順便路邊的指示牌可以把車開到石窟下面,可惜我們去的時候,石窟旁邊有個鐵質大門緊閉,所以並沒能進入其內。趙家洞石窟的規模很大(文章第一張圖),遠遠看去,只覺山崖之上一個個方形孔洞密密麻麻,仿佛空中樓閣一般。只是不知道裡面究竟什麼樣?

自駕旬馬公路上,沿途兩岸石山之上能遠遠看到很多石窟洞穴,但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抵達,便只能遠遠觀望。等到快到馬欄紀念館時,剛好馬路邊就有一座黑牛窩石窟。我們立刻停車,準備進去一探究竟。

站在路邊抬頭仰望,感覺黑牛窩石窟洞穴距離地面有幾米,必須藉助旁邊的梯子才能上去。其實等我們走上去才發現,這裡的石窟洞穴其實分了好幾層,洞連洞、洞套洞,大的洞有好幾平方米,小的洞人都站不直,而最低一層洞其實是能通到地面的。

這些石窟洞中好幾處佛像神龕,也有人居住過的痕跡,甚至還有廚房灶臺等設施殘存。

後來我查詢相關資料發現,旬邑石窟群遠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這兩處。從三水河下遊馬家河到上遊黑牛窩大概50公裡的路程中,還有官家洞石窟、馬家河石窟、寺溝佛石窟等7處石窟、30多處巖洞,洞窟數量數以千計。

歷史中關於旬邑石窟的記載也有很多,《三水縣誌》(旬邑舊稱「三水」)中曾記載:「綿亙數裡,棧道連雲,石梯落霞,網戶萬啟。」清代詩人周崇雅有詩《洞千正閣》,詩云:「嶺樓依壁下無地,雲閣飛空上有天」,也描繪了這些石窟洞穴的神奇宏偉。

旬邑境內規模宏大的石窟洞穴,也引起了很多專家學者的關注。據考證,這些石窟群的開鑿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如今從新疆、敦煌、河西走廊一直到甘肅東部、陝西關中直至河南雲岡、龍門等地均發現有諸多石窟寺均與此有關。

旬邑這些佛教石窟寺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成為古人避禍避亂的「世外桃源」,據說解放前還有人居住在這裡。這些石窟群現在並不是景點,也沒有門票,如果有機會來旬邑旅遊,不妨來逛一逛這些神秘的石窟洞穴吧。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西安周邊精華自駕路線,53公裡穿越黃土高坡,邂逅神秘人文風景
    旬馬公路位於鹹陽旬邑,為連接旬邑縣城和馬欄鎮的一條公路,全長53公裡。前幾年專業媒體評選的「陝西十佳最美鄉村公路」,旬馬公路就曾榜上有名。不過和同時上榜的西安驪山大道、寶雞姜眉路、漢中高江路等相比,知道旬馬公路的遊客並不多。實際上我走了一趟旬馬公路,當時只覺得路好、人少、風光大美,準備寫遊記給大家推薦,查詢資料才發現原來它還曾經有過「陝西最美」的榮譽。
  • 陝西有座「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城:東西長14公裡,南北不足1公裡
    在陝西,有一座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城——整個城市被夾在一條狹長的河谷之中,四周高山壁立,沿河長達14公裡,寬卻不足1公裡,宛如一條遊龍在秦巴大山裡搖頭擺尾。這就是陝西省安康市的旬陽縣城。旬河河谷因此,整個旬陽縣城大概是以東南方旬河、漢江交匯處的老城區城關鎮為起點,溯旬河而上,向十幾公裡之外的白柳鎮延伸
  • 位於陝西秦嶺深處的「冷門」小縣城被稱為「天然太極城」
    眾所周知,陝西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富饒之地,在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由於陝西也是古代王朝和政治權力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陝西分布著大量的文化歷史遺址,秦始皇陵兵馬俑是陝西西安的八大奇觀之一,西安是古代的長安。西安具有悠久的城市建設歷史,西安的經濟實力也非常發達,西安中GDP總量超過9000億,突破萬億大關。西安不僅具有濃鬱的現代城市風味,而且有大量的古代文物,受到全國遊客的廣泛喜愛。
  • 陝西有個小縣城,中國大地原點就在這兒,還有不少好風光
    陝西西安周邊,有不少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盛產獼猴桃的眉縣,坐擁法門寺的扶風,再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中國大地原點所在的縣城。它就是涇陽縣。涇陽位於西安和鹹陽的交界地帶,這裡有著悠久的文化,正宗的關中風味,還有眾多的美景。 首先是中國的地理中心,就位於涇陽的永樂鎮。
  • 陝西「引紅濟石」隧洞貫通 明年實現漢江水入渭河
    4月27日上午11時,陝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面對近十年的工程迎來最關鍵節點,陝西省石頭河水庫灌溉管理局黨委書記程哲感受頗深。記者了解到,「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標誌著引紅濟石工程建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預計2018年「國慶」前,漢江水將穿越秦嶺太白山脈流入渭河,通水後將有效緩解關中地區嚴重缺水局面,改善渭河生態環境。
  • 北京時間是從陝西這個地方來的
    而秦嶺山北麓的渭河衝積平原,因地處四關之中(南武關,北蕭關,東潼關,西散關)地勢非常平坦,這四關鎖住的平原面積佔陝西省面積的百分之十九,因此被稱為關中平原。陝西關中平原這裡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又有著天然的屏障使這裡易守難攻。
  • 神秘的洞穴·不解之謎
    厄瓜多黃金城的伊瓜蘇瀑布下面有一個被人稱為神秘的黃金洞(TAYOS洞穴)。    文字翻譯過來的內容與人類傳說的是類似的, 包括南極, 北極與西藏拉撒都有一個地心世界的入口,從實景推想,這黃金洞長200公裡深的地洞與海底直通的可能性很高,另外為公元前九千年至前四千年前有這種高度的文明
  • 貴州織金洞:中國最為美麗的洞穴(組圖)
    洞穴,是一種極為獨特又神秘的景觀。貴州織金縣的織金洞曾經被「選美中國」評為「中國最美洞穴」第一名。織金洞最顯著的特徵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大、奇、全」。進得洞來,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已勘察洞長12.1公裡,目前開發6.6公裡,最寬跨度達175米。
  • 夜光下的陝西,西安燈光最亮
    從圖上看,西安和鹹陽的燈光已經融為一體了,而且,這兩個城市合體後的亮度非常耀眼,是全陝西最亮的地方,西鹹一體化,應該再大膽一些,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西安南北發展的跡象非常明顯,北面跨過渭河,南面到達秦嶺山腳下。
  • 乾陵發現十餘處神秘圓環狀遺蹟 真實涵義待研究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二十日電(記者 冽瑋)地處陝西關中平原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之合葬墓陝西省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對乾陵遺址進行大範圍勘探過程中,意外地發現陵區南部存在十餘處巨型圓環狀遺蹟,其中最大的直徑約一百一十米。有關專家認為其真實涵義尚待研究。
  • 【氣象環境】陝西發布暴雪預警!
    西安下起了冰雹?並且直徑較大,一般為5到50毫米。陝西發布暴雪黃色預警2021年2月24日14時51分陝西省氣象臺發布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未來三天天氣情況 預計今天晚上:全省陰天,陝北有小雪(0~2mm),關中北部有小雪或雨夾雪(0~2mm),關中南部、陝南有小雨(0~8mm),秦嶺山區有雨夾雪轉小到中雪(3~5mm)。
  • 西安「十問」不解,關中平原城市群氣候難成
    地下1.5千米,秦嶺即將被鑿穿,引漢(江)濟渭(河)引水隧洞已完成94公裡。從底部正脊橫穿秦嶺在水利建設中尚屬首次,每掘進一米都極為不易,目前離貫通只剩4公裡。地表,西安像一隻八爪魚伸展著高鐵觸手,西(安)銀(川)高鐵建成,預計年底前具備通車條件;西(安)延(安)高鐵已進入施工階段;西安至十堰高鐵可研報告獲批。
  • 中國氣候康養之都,森林城市,陝西商洛
    塔雲山,位於陝西鎮安縣城西南35公裡處,距西康高速公路東坪出口15公裡,主峰海拔1665.8米。山上十餘處古樸、奇巧的殿堂樓閣,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2003年被列入省二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雲山是馳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位於鎮安縣城西35公裡的柴坪鎮境內,主峰金頂海拔1665.8米,形似寶塔,直聳雲端,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之美譽。其道教古建築群建於明正德年間。
  • 石幔石筍鐘乳石鵝管石...石林暗河探秘又有新發現!更多洞穴內部高清照流出...
    前幾天,我們發布了一個重大發現千島湖石林鎮西嶺山谷一個神秘洞穴內
  • 關中霧霾為何易聚難散? 解讀關中地區霧霾成因及對策
    同樣的場景,不同的「風景」 (陝西日報記者 劉強 攝)  A 地形和氣象條件——致關中霧霾久聚不散  1月14日,西安市再度啟動重汙染天氣三級應急響應,在短暫的好天氣後,霧霾捲土重來:「從今日夜間起至未來48小時,受持續偏南暖溼氣流控制,且伴有逆溫現象
  • 民間義工隊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 捅馬蜂窩他們是專業的
    而在舟山,有那麼一群義工,8年捅了近萬個馬蜂窩。  在舟山,它是常見的不速之客  去年9月,舟山富翅島上一名72歲的大伯上山砍毛竹,被馬蜂蜇咬了七八口,回到家裡毒性發作,當場休克倒地。120趕到時,老人已不治身亡。前不久,死者女兒又打電話向119求助,稱獨居的母親在家裡發現了馬蜂窩。
  • 陝西關中火炕已有6500多年歷史,是半坡人發明出來的禦寒工具
    陝西關中火炕已有6500多年歷史,是半坡人發明出來的禦寒工具   文·段宏剛   關於炕的記憶,每個上點年紀的陝西農村人都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只因為炕是冬天最溫暖的一個場所
  • 一座城市位於陝西關中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但沒有一個5A景區
    陝西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歷史是一本書,那麼陝西當然是一頁不可磨滅的歷史。歷史上曾發生過許多歷史轉折,古代有:鳳鳴岐山,秦統一六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武則天稱帝,西安事變等等。如今陝西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名勝,如兵馬俑、華清宮、城牆、法門寺、黃帝陵等。
  • 天柱山神秘洞穴是古代貴族墓葬嗎?
    天柱山有關神秘洞穴探秘消息經報導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熱議。為了將縈繞在天柱山數代人心中的謎團揭開,潛山縣文物部門對神秘洞穴進行了初探。  6月6日,潛山縣博物館一行10人前往神秘洞穴所在地——天柱山鎮風景村江畈村民組實地勘察,考古人員攜帶手電及捲尺進入洞內20餘米。
  • 山西與陝西之間發生了什麼?| 地球知識局
    到了明清時期,這種遊蕩性更為加劇,敏感、脆弱、躁動成為其特性,河道橫向發展加劇,河道擺動極為頻繁,河勢東西擺幅已達到5~10公裡,最寬可以達到19公裡。而在河道變遷與河水泛濫的過程中,兩岸也會形成一定數量的灘地,在東西兩岸共計50~60萬畝。在這些灘涂上,覆蓋著河底翻出的淤泥,具有豐富的營養,對於古代人口壓力極大的小北幹流兩岸居民來說可謂是天賜良田,不僅官府進行開發利用,民眾也會自主在灘涂擴大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