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機率低

2021-01-1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針對17日有關一顆小行星有可能在2032年8月26日撞擊地球的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已經發布了「現實檢查」。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這顆代號為「2013 TV135」的巨型小行星是克裡米亞天體物理觀測臺於上周末發現的。國際科學界已將其列為有記錄以來最危險的兩顆小行星之一。

但NASA表示,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僅為1/63000。這意味著天文學家認為99.9984%的可能性屆時地球將安然無恙。

報導稱,這顆新發現的小行星2013年9月16日與地球擦肩而過,當時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670萬公裡。截至10月14日,科學家共發現了包括2013 TV135在內的10332個近地天體。

報導指出,科學家已將這顆小行星的危險等級定為杜林危險指數1級(該指數共分10級)。迄今為止只有另外一顆小行星也被定為了1級。所有其他小行星的危險性都被定為0,即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據報導,隨著科學家繼續展開調查,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構成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報導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尤其是在撞擊到地球上人口稠密地區的情況下。

報導稱,如果2013 TV135與地球相撞,估計它產生的爆炸力將相當於2500百萬噸級TNT當量。美國「民兵-2」型飛彈攜帶的核彈頭所具有的爆炸力僅略高於1百萬噸級TNT當量。

美聯社10月18日指出,一顆小行星9月曾與地球擦肩而過,但未被注意到,19年後它返回時距離地球將會又近很多。美國航天局(NASA)表示,屆時人們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NASA近地天體項目經理唐納德·約曼斯說,這顆直徑400米的小行星於2032年8月26日返回時撞擊地球的概率很小。

報導稱,儘管這顆小行星個頭很大,但它比造成恐龍滅絕的那種小行星要小很多。

另據俄新社10月18日報導,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大學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部主任工程師葉夫根尼·帕爾菲奧諾夫認為,如果克裡米亞天體物理觀測臺天文學家發現的小行星真會與地球相撞,可以把它炸毀,或通過塗黑白色的方法使其在太陽作用下改變軌道。

報導稱,這顆代號為2013 TV135的小行星是由烏克蘭克裡米亞天體物理觀測臺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發現的。

帕爾菲奧諾夫表示:「一種方案是向小行星發射一個引力裝置,使其逐漸『離開』原軌道。也可以把小行星一邊塗成白色,另一邊染成黑色,在光照作用下,它一邊會變熱,而另一邊卻沒有,這樣也可讓它偏離最初軌道。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只有400米,並不大,我們可以發射一個可以在小行星表面移動並噴灑顏料的裝置。這種技術肯定有。」

帕爾菲奧諾夫認為,最可靠的辦法是在小行星飛近地球時將其炸毀。但他認為這些措施未必需要,因為該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對它只需要仔細觀察,很可能什麼都不需要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相關焦點

  • 「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風險被排除
    原標題:「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風險被排除  新華網華盛頓4月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航天局日前說,一顆被認為未來100年內對人類「最危險」的小行星,現已被科學家從撞地球危險近地天體名單中移除。   這顆編號為2007 VK184的小行星直徑130米,自2007年11月被發現以來便被列入「地球殺手」小行星名單。
  • 美國NASA警告2022年小行星撞上地球 但機率只有0.026%
    地球霸主恐龍是怎麼滅絕的來著?之前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導致氣候大便,包括恐龍在內的多種生物被滅絕。這樣看的話,人類社會要是遭遇小行星撞地球呢?還別說,2022年還真有一次機會,雖然只有0.026%機率。
  • 「最危險」小行星不會撞地球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4日電美國航天局日前說,一顆被認為未來100年內對人類「最危險」的小行星,現已被科學家從撞地球危險近地天體名單中移除。    這顆編號為2007 VK184的小行星直徑130米,自2007年11月被發現以來便被列入「地球殺手」小行星名單。
  •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麼辦」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麼辦」沈敏一顆直徑100米至300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4公裡速度穿越太陽系,目前距離地球5700萬公裡。天文學家預測,這顆小行星有1%的可能性在2027年4月27日撞上地球……地球人該怎麼辦?
  • 行星撞地球
    一顆小行星會在 11 月 2 日,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的前一天,與地球發生「摩擦」或「碰撞」。AMAZING!根據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方面的觀測,一顆小行星將在今年 11 月 2 日臨近地球。這顆名為 「2018 VP1」 的小行星存在 0.41% 的概率進入大氣層,與地球發生「碰撞」。
  • 如何避免小行星撞地球?
    引力鎖眼是地球引力場中的一個區域,該區域會在下一次小行星接近時改變它的運行軌跡。2036 年,將有可能發生一場災難性的大碰撞。值得慶幸的是,最近的觀測已經證實這顆小行星會在 2029 年以及 2036 年平安無事地經過地球。儘管如此,大多數科學家依然認為要儘早考慮應對策略,以防小行星撞擊地球。
  • 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三要素
    新華網美國舊金山2月16日電(記者王豔紅)過去兩年中,一顆名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因為有可能在幾十年內撞上地球而備受關注。雖然新觀測結果已基本排除撞擊的可能性,但這仍不免使人們思考:怎樣才能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發生?
  • 雙語:2022年小行星撞地球?NASA密切觀察中
    一顆大小類似埃及吉薩大金字塔的小行星正高速衝向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該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的確切日期。NASA have released details of an asteroid, known as JF1, that is heading towards Earth.
  • 「預言家」稱小行星將撞地球 專家:完全沒有跡象
    最近,一名自稱是未來預言家的「先知」發表聲明稱,9月15日到28日,一顆小行星將撞擊波多黎各附近,並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當撞擊發生後,地球上的生命將面臨「末日」。這一聲明很快引起關注,很多人問,這是真的嗎?  「這沒有科學依據,現在已知的『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在今後100年裡撞擊地球的機率小於0.01%。」
  • 評估小天體撞地球的杜林危險指數是什麼?
    小天體撞地球  杜林撞擊危險指數是使用0至10之間的數值來代表撞擊威脅的嚴重性。當中0級代表其撞擊地球的機會幾乎沒有,或者是在撞擊地球前就會在大氣層燃燒殆盡。而10級則代表該物體撞擊肯定會撞擊地球,並會造成全球性大災難與物種滅絕。  杜林危險指數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地球科學系教授Richard P.
  • 2018小行星撞地球若真,百米海嘯有多恐怖?
    小行星撞擊事件,主要有墜海、觸地、空爆等形式。如果小行星空中分解成小塊,可能這幾種形式都有。墜海可以引發大海嘯,觸地可以造成大地陷,空爆的衝擊波特別強,而且都可能引發大地震及地殼劇烈運動,主要看小行星直徑、質量(石隕石密度低些,鐵隕石密度大些)、撞擊速度、撞擊角度等帶來的綜合效應,反正形成的撞擊力達到一定的強度,就是災難。
  • 2880年最危險小行星將撞地球 科學家駁末日危機論
    中新社休斯敦10月14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本月發布消息稱,他們一直在觀測的一顆編號為「1950 DA」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5公裡的速度朝著地球方向飛來,預計可能在2880年3月16日撞上地球
  • 又一小行星擦身地球,與地球相撞機率僅0.41%
    又一小行星擦身地球,與地球相撞機率僅0.41%據8月24日消息,美NASA表示,理想顆名為2018VP1的小星行現正向地球飛來,預計2020年11月2日將與地球擦身而過,但存在一定概率(0.41%)與地球相撞。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危險小行星 或於2032年撞地球
    由於這顆小行星的軌道與地球軌道之間的最小距離僅有0.012個天文單位(約170萬公裡),它已被美國NASA列為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範疇。  上周末,國際科學圈也已將2013 TV135列為迄今為止記錄在案的兩顆「最危險小行星」之一,科學界根據劃分小行星危險等級的杜林危險指數,將它的危險程度劃為「一級」,到目前為止,僅有另外一顆小行星也被定為杜林危險指數「一級」,其他所有小行星的危險指數都被定為「0」,意味著基本不會對地球帶來任何潛在的危害。
  • 危險正在飛來!美國航空航天局稱11月份小行星將有機率撞擊地球
    8月23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飛來,並有0.41%的機率撞擊地球。報導稱,這顆小行星名為2018VP1,預計將於11月2日在地球附近飛過。該小行星兩年前在帕洛瑪山天文臺首次被發現,其直徑約為6.5英尺(約1.98米),由於太小,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對地球造不成危險。
  • 小行星或許撞上大地球
    美國大選時,小行星造訪美國航空航天局以及噴氣推進實驗室表示,在美國大選日即 11 月 3 日前夕,惟一不讓人擔憂的事情就是:一顆橫衝直撞的行星會把地球炸成太空中的星際碎片天文學家推測,11 月 2 日,有一顆小行星朝著我們地球的方向衝過來,不過它真正能撞上地球的機率只有 0.41%。因為這顆編號為 2018 VP1 的小行星,直徑僅有 7 英尺,體積太小,即使迎面撞上我們的地球,那也不會有啥傷害。「 這種小體積行星靠近地球的事情並不少見,即使它們真的向地球撞過來,在穿越地球大氣層過程中,這麼小的體積很難不會被摩擦而消耗殆盡。」
  • 防止行星撞地球的四種辦法
    有一些就位於地球附近,被稱為近地小行星。在好萊塢大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節,一顆近地小行星就要撞地球了,在這存亡一線的危急時刻,總會有一個英雄站出來在最後一分鐘拯救全人類。可小C不得不說,好萊塢大片的英雄主義實在過於樂觀,科學家們苦心鑽研多年,「防小行星撞地球計劃」卻始終進展緩慢。來看看科學家們都提出過哪些抵禦小行星撞擊的辦法吧!
  • 如果明天小行星撞地球,你會怎麼辦?
    2019年7月25日,一顆直徑約為100米,質量約為十億公斤的小行星,以每秒25公裡的速度直奔地球而來。凌晨1點22分經過地球時,它距離地球僅僅只有72000公裡。要知道,地球的平均直徑為12742公裡。也就是說,它差一點就墜入地球,成為一顆襲擊我們地球的小行星。據科學家們的推算,它一旦撞擊地球,瞬間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30倍。
  • 48年後這顆小行星有機率撞上地球,我們怎麼辦
    6600萬年前,正是一顆直徑達到10公裡的小行星撞上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將統治地球達1.65億年的恐龍徹底滅絕。就算是一顆比當時的小行星或者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都要小得多的隕石,也同樣有可能給地球生物帶來致命的打擊。
  • 行星「撞」地球?10年來最近距離!毀滅性撞擊是否還存在?
    年9月6日,一顆編號為「2010 FR」、直徑約270米的小行星將飛越地球行星為何要不停「撞向」地球?距離地球最遠的被稱為阿莫爾(Amor)型小行星群,這類行星運動軌跡距離地球大約為地日距離(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的1.017至1.3倍;中間位置的行星被稱為阿登(Aten)型小行星群,這類行星運動軌跡距離地球大約為地日距離的0.8-1倍;而最裡位置的行星被稱為阿波羅(Apollo)型小行星群,這類行星的近日點一般都在地球公轉軌道裡,有的甚至還會深入到金星、水星的公轉軌道裡,與地球的公轉軌道產生交叉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