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針對17日有關一顆小行星有可能在2032年8月26日撞擊地球的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已經發布了「現實檢查」。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這顆代號為「2013 TV135」的巨型小行星是克裡米亞天體物理觀測臺於上周末發現的。國際科學界已將其列為有記錄以來最危險的兩顆小行星之一。
但NASA表示,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僅為1/63000。這意味著天文學家認為99.9984%的可能性屆時地球將安然無恙。
報導稱,這顆新發現的小行星2013年9月16日與地球擦肩而過,當時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670萬公裡。截至10月14日,科學家共發現了包括2013 TV135在內的10332個近地天體。
報導指出,科學家已將這顆小行星的危險等級定為杜林危險指數1級(該指數共分10級)。迄今為止只有另外一顆小行星也被定為了1級。所有其他小行星的危險性都被定為0,即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據報導,隨著科學家繼續展開調查,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構成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報導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尤其是在撞擊到地球上人口稠密地區的情況下。
報導稱,如果2013 TV135與地球相撞,估計它產生的爆炸力將相當於2500百萬噸級TNT當量。美國「民兵-2」型飛彈攜帶的核彈頭所具有的爆炸力僅略高於1百萬噸級TNT當量。
美聯社10月18日指出,一顆小行星9月曾與地球擦肩而過,但未被注意到,19年後它返回時距離地球將會又近很多。美國航天局(NASA)表示,屆時人們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NASA近地天體項目經理唐納德·約曼斯說,這顆直徑400米的小行星於2032年8月26日返回時撞擊地球的概率很小。
報導稱,儘管這顆小行星個頭很大,但它比造成恐龍滅絕的那種小行星要小很多。
另據俄新社10月18日報導,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大學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天體力學和天體測量學部主任工程師葉夫根尼·帕爾菲奧諾夫認為,如果克裡米亞天體物理觀測臺天文學家發現的小行星真會與地球相撞,可以把它炸毀,或通過塗黑白色的方法使其在太陽作用下改變軌道。
報導稱,這顆代號為2013 TV135的小行星是由烏克蘭克裡米亞天體物理觀測臺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發現的。
帕爾菲奧諾夫表示:「一種方案是向小行星發射一個引力裝置,使其逐漸『離開』原軌道。也可以把小行星一邊塗成白色,另一邊染成黑色,在光照作用下,它一邊會變熱,而另一邊卻沒有,這樣也可讓它偏離最初軌道。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只有400米,並不大,我們可以發射一個可以在小行星表面移動並噴灑顏料的裝置。這種技術肯定有。」
帕爾菲奧諾夫認為,最可靠的辦法是在小行星飛近地球時將其炸毀。但他認為這些措施未必需要,因為該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對它只需要仔細觀察,很可能什麼都不需要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