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STFT濾波算法的指紋圖像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020-11-22 人民網

摘要:指紋識別系統是利用指紋識別技術對用戶身份進行驗證的系統,指紋識別系統包括指紋採集、指紋預處理、特徵提取、指紋匹配等模塊。本文在充分調研了目前的指紋預處理和特徵提取研究成果之後,分別針對指紋增強、指紋二值化和指紋特徵提取方面提出了三個新的算法,部分解決了目前指紋識別技術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且利用這些新的算法製作了一款指紋圖像識別系統。本文通過緒論、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系統測試一步步介紹指紋圖像識別技術在指紋識別系統中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指紋增強;二值化;特徵提取;指紋圖像識別;圖像處理

引言

作為最重要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指紋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與門禁、考勤、身份驗證等領域。指紋識別系統是由指紋圖像採集、指紋圖像增強、指紋圖像二值化、指紋圖像細化、指紋圖像特徵提取和指紋圖像匹配等模塊所構成的模式識別系統。指紋是由人類手指末端褶皺形成的紋路,指紋紋路包含許多重要的細節信息,比如:指紋紋路的起點、終點、交點和分支點。指紋具有相對唯一的性質,在目前已知的宇宙中,不存在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人類,基於上述特性,指紋圖像被廣泛用於身份認證領域。

1.1身份認證與生物測定技術

身份認證主要包括基於共享密鑰、生物學特徵和公開密鑰加密算法的身份驗證。

基於共享密鑰的身份驗證需要用戶向伺服器提交共享密鑰來進行身份驗證,伺服器會檢查該共享密鑰是否合法。目前幾乎所有的網絡接入服務、論壇以及維基百科等都是使用基於共享密鑰的身份驗證的服務。

基於生物學特徵的身份驗證一般是指通過指紋或虹膜等生物學特徵來進行身份驗證的驗證方式。

基於公開密鑰加密算法的身份驗證由驗證方通過私有密鑰對特定數據進行加密,待驗證方使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解密。生活中常見的數字籤名和寬帶SSL等加密手段都是使用基於公開密鑰加密算法的身份驗證進行技術保障。

生物測定技術是目前熱門的研究方向。常見的生物測定技術包括虹膜識別、視網膜識別、面部識別、籤名識別、聲音識別和指紋識別技術等。因為指紋不會隨著人類的生長而發生巨大變化而且較為穩定,因此指紋識別是目前應用前景較好的生物測定技術之一.。

1.2 指紋識別技術

指紋圖像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圖像,其圖像性質比較複雜,處理過程也相對繁瑣。常見的指紋識別系統由於需要考慮指紋匹配效率和存儲空間成本等問題,一般將從指紋原圖像中提取的特徵進行分類存儲,基於特徵的指紋識別算法本質上是在對兩幅指紋圖像上的特徵點進行相似度計算的算法。

1.2.1指紋的總體特徵

指紋的總體特徵是能夠通過人眼直接觀察到的特徵。指紋有五種基本紋路圖案:漩渦型、左環形、右環形、弓形和帳型。通過這五種基本圖案可以派生出所有的指紋圖像,但是僅僅依靠圖案類型這個粗略的方法進行分類會導致面對大量指紋數據時會產生效率問題,但是這種分類方法可以加快指紋在資料庫中的索引速度。指紋的總體特徵主要有模式區、核心點、三角點和紋數四個方面。

模式區:通過模式區不僅可以觀察出指紋圖像的總體特徵,還可以直接判斷出指紋的類型,基於以上特點,市面上的一些指紋識別系統僅僅使用模式區進行匹配。

核心點:核心點是指紋圖像的紋理中心點,也可以稱為中心點,通過中心點可以找到指紋的紋理中心,進而可以對指紋進行旋轉、縮放等處理。

三角點:三角點是指從核心點開始順著指紋紋路方向的第一個分叉點、斷點抑或是兩條脊線紋路的匯聚處、孤立點還可以是轉折點。

紋數:指紋模式區內部紋路的數量稱之為紋數。一般可以通過連接核心點和三角點構成線段並計算線段與指紋紋路相交的次數來計算紋數。

1.2.2指紋的局部特徵

指紋的全局特徵多數情況下用於分類,而指紋的另一特徵——指紋的局部特徵,能夠將兩個指紋進行完全區分。指紋局部特徵也被稱為是細節點,包括指紋紋路中的斷點、分叉點和轉折點,具有四種不同的屬性:

類型:包括末梢點、分叉點、環點、孤立點和紋路。

圖1-2 指紋細節點類型

方向:細節點所在的脊線的方向就是細節點的方向。

曲率:描述紋路方向的曲率(方向變化速率)。

位置:細節點的位置通常採用絕對坐標或者是以特徵點為參考系的坐標來描述。

1.3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1.3.1國外研究現狀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D.Marr的研究團隊就成功利用邊緣窗口來提取指紋的紋線輪廓進而分解指紋圖像。但是通過這種方法處理過的指紋圖像會產生缺損。特徵提取是圖像處理的步驟之一,前人已研究了通過例如Roberts算子、Prewitt算子和 Sobel算子等經典的匹配算子進行梯度處理進而進行特徵提取地算法。其中的一些算法是基於方向導數和邊緣特徵進行檢測的。雖然這些算法效率高,實現簡單.但僅僅適用於邊緣突變明顯、光照均勻的指紋圖像;美國J.S等人提出的用長碼提取指紋特徵的算法,J.O等人提出的基於簡單統計學的特徵提取算法都是已經被廣泛使用的算法。

美國S.P等人提出了包括三種基於細節特徵和一種基於濾波的聯合匹配的算法,實驗發現這種算法確實能夠提高指紋識別的精度;韓國 C.W等人提出了一種名為無參數密度估計快速匹配的算法,該算法首先利用parzen密度估計來篩選出候選指紋,接下來利用三個隨機特徵點間的三角型關係對指紋進行匹配;印度A.B等人提出了一種利用任意兩點間的距離和連線與坐標軸的夾角進行部分點模式序列匹配的名為基於脊線運動方向和脊線中像素點的序列模式的匹配算法。

1.3.2國內研究現狀

在指紋圖像二值化的研究方向上,江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須文波和夏鴻斌提出了一種最優化閥值法,結合直方圖技術和高斯統計函數來求取指紋圖像二值化閥值;中科院長光研究所的宋建中等人提出了一種通過結合指紋圖像的特點和利用指紋圖像中像素灰度分布情況來分割指紋圖像的二值化方法等。

在特徵提取方面,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學院的羅劍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脊線跟蹤技術的指紋細節提取算法;武漢大學軟體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張雄等人提出了一種利用指紋的彎曲信息來提取指紋特徵的方法;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張新榮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小波變換的視覺信號特徵提取算法;南京電子科學與工程系譚臺哲等人提出了一種多級分塊交錯切割的指紋特徵點檢測算法;安徽大學範羚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圖像模塊化獨立分量分析技術的圖像特徵提取算法等。

在指紋特徵匹配方面,陳紅等人提出了一種利用特徵點及相關脊線信息和區域方向進行匹配的算法;何餘良等人提出了一種在最大可能估計中引用蓋然論公式來計算最優形變參數並用於指紋匹配的算法;楊利敏等人提出了基於指紋分類技術的特殊圖像模式匹配算法等。

1.3.3研究現狀分析

雖然指紋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指紋識別領域的諸多算法仍需要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與完善。

第一,部分違法人員通過從指紋採集終端上獲取他人的指紋來進行非法活動。因此需要一種指紋採集設備既能採集到清晰完整的指紋圖像,同時該指紋圖像又能在採集結束的瞬間消失。目前有一種使用熱成像技術來採集用戶的指紋的設備,可以在瞬間將指紋轉化為數字信息,並保存在機器內部,而其表面不會留下任何指紋痕跡,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用戶指紋圖像被二次提取而造成指紋破解。

第二,如果指紋磨損嚴重或者由於手指意外受傷而導致指紋信息不完整會大大提高指紋識別的難度。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識別或增強低質量的指紋圖像信息。將只能識別方案和模糊識別理論相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殘缺的指紋局部特徵還原出全局指紋特徵,但該方法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第三,指紋分類技術不夠成熟,導致在進行大量指紋信息匹配時會產生效率問題。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縮短指紋的識別時間進而提高指紋的識別速度。目前的指紋分類方法將指紋分為5大類,指紋識別系統可以根據指紋的類別信息來在資料庫中進行檢索。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將指紋類別進一步細分能加快指紋信息的檢索速度從而提高指紋匹配的效率。

第四,目前最常用的指紋匹配方法是指紋細節點匹配法,現有的細節點匹配算法確需要定基準點對,這導致指紋識別的速度大大下降。如何簡化匹配算法,是提高指紋識別速度的關鍵所在。目前一種可用的方法是採用指紋的中心點作為基準點,但要想將該類算法廣泛應用還必須進一步解決中心點提取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的問題。

1.4本文主要研究方向與創新點

本文在充分研究了前人栽指紋增強和特徵提取領域的研究成果之後,分別針對指紋濾波、指紋二值化和指紋特徵提取等方面提出了創新的方法。

本文主要創新點如下:

1、針對目前指紋增強算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經過改良的新一代指紋增強算法——基於STFT算法的指紋圖像迭代濾波增強算法。

2、為了解決區域自適應閾值法的不足之處,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前景和背景閾值迭代分析的二值化算法——雙重迭代二值化算法。

3、結合了細節特徵提取和紋理特徵提取兩種方法的長處,提出了基於細節和紋理特徵的細化指紋圖像特徵提取算法。

(責編:溫靜、趙光霞)

相關焦點

  • 用FPGA實現優化的指紋識別預處理算法
    指紋識別作為生物識別的一種,因其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在身份識別上有著其他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隨著指紋傳感器性能的提高和價格的下降,指紋的採集越來越容易,指紋識別算法也已比較成熟。傳統的指紋識別系統一般以PC機和DSP為主要處理平臺。
  • 基於DSP集成開發環境CCS2.2的指紋圖像預處理的應用研究
    DSP 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技術領域和獨立的學科體系,並使當前的指紋技術研究向更廣泛的應用領域發展。結合研究應用的實際情況,本文選定了100MHz DSP 並利用其流水線編碼的操作特點結合指紋識別技術,提出了基於TMS320VC5410 CCS2.2 實現指紋成像系統的預處理研究。
  • 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的設計全解
    在以往算法的研究基礎上,利用指紋圖像灰度梯度和方差的結合對指紋分割方法進行改進,仿真實驗證明本文中的改進算法魯棒性好。論文在以ARMS3C2410為核心和嵌入式作業系統Linux的基礎上,設計開發了基於指紋識別的乙太網門禁控制系統。
  • 基於慣性導航、RFID 及圖像識別的 AGV 融合導航系統
    汪思迪 曹小華 周 勇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 武漢 430063摘要:提出一種新型的AGV 定位導航方案,通過RFID 與圖像識別解決慣性導航誤差累計的缺陷,以STM32為主控制器實現對平臺的數據採集和姿態計算,由傳感器得到平臺的加速度、角速度,採用四元數法作為平臺的姿態更新算法,經濾波後得到平臺的姿態角。
  • 圖像採集綜合評估的嵌入式指紋識別系統(一)
    在指紋圖像評估算法研究領域,Tabassi等人通過提取指紋圖像各子塊的對比度和曲率特徵評估指紋圖像質量,但這種方法只是從指紋圖像局部紋理進行分析,不足以反映指紋圖像全局信息;Hong等人通過計算指紋圖像每一圖塊指紋紋線垂直方向上的灰度方差評估指紋圖像質量,它在圖像噪聲較大時並不能很好獲得指紋圖像的方向圖,從而影響最後的評估效果。
  • 破解三大難題,曠視科技實現無感指紋識別
    想要識別指紋圖像,首先需要去除這些無效信號。曠視憑藉在深度學習領域的積累,通過設計並訓練多層神經網絡,實現噪聲去除和信號增強,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 2 見微知著,觀谷脊而識全貌 噪聲去除後,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指紋信息?受限於感光面尺寸大小,屏下傳感器只能拍到手指完整指紋中很小的一部分,這為指紋識別增添了很大難度。
  • Suprema施普瑪針對幹指紋的指紋識別算法
    因此,在冬季,即使用指尖正確觸摸指紋傳感器表面也會產生乾燥指紋,無法正確識別。  對於存在乾燥的指紋問題,您也可以在進行指紋認證過程之前,通過吹手或在手指上塗抹護手霜來暫時避開。然而,這種措施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無法保證指紋識別的正確性能。使用Suprema施普瑪的指紋傳感器和算法,您可以完全解決這些問題。
  • 基於MATLAB的中值濾波算法實現
    在實時圖像採集中,不可避免的會引入噪聲,尤其是幹擾噪聲和椒鹽噪聲,噪聲的存在嚴重影響邊緣檢測的效果,中值濾波是一種基於排序統計理論的非線性平滑計數
  • 指紋識別的方法
    由指紋識別的基本原理可知,指紋識別技術主要經過以下4個步驟:指紋圖像的獲取、指紋圖像的預處理、指紋特徵的提取和指紋特徵匹配。下面將對指紋識別技術的每個步驟做詳細論述。除了以上兩類,超聲波掃描被認為是指紋取像技術中非常好的一類,但價格太高、體積偏大。一般採集到的指紋圖像都是存成256級灰度的圖像。2,指紋圖像預處理  為了得到比較準確的指紋特徵點,指紋圖像預處理一般要經過圖像增強(濾波去掉噪聲)、計算方向圖,二值化和細化等過程。整個過程如圖1所示。
  • 基於圖像採集的汽車車牌定位識別,軟硬體協同
    2項目任務本項目的主要任務是利用攝像機以及FPGA開發板,設計一個可以在交通路口和收費卡口對來往車輛的車牌進行預處理的系統,實現對車輛進行圖像拍攝,並對圖像中的車牌進行識別,輸出車牌在圖片中的位置坐標等信息。
  • 基於TMS320DM642電子穩像算法的實現
    文中提出了電子穩像性能的基本要求,介紹了穩像的基本原理,根據要求選擇了穩像算法,從而設計了系統的硬體框圖,並完成了算法的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穩效果好,且達到準確性要求。關鍵詞:電子穩像;灰度投影算法;數位訊號處理器 電子穩像集合了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和數位訊號處理等技術為一體的新一代實現圖像序列穩定的綜合性技術。實時性和準確性是衡量電子穩像系統的兩個重要指標。
  • 基於MATLAB圖像處理的中值濾波、均值濾波以及高斯濾波的實現與對比
    基於MATLAB圖像處理的中值濾波、均值濾波以及高斯濾波的實現與對比
  • 基於DSP+FPGA的紅外圖像小目標檢測系統設計
    近年來,紅外探測系統因其具有隱蔽性,抗幹擾性,全天候工作等特點,在現代戰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紅外圖像中小目標的檢測將直接影響制導系統的有效作用距離及設備的複雜程度
  • 指紋識別慘遭『橘子皮』破解,指靜脈識別或成救局之道
    而多次使用之後,導電塗層會形成一部分用戶指紋的固定圖案,「無奈」的是,手機指紋算法只需識別指紋當中的一部分就能成功解鎖,所以導電塗層固定的部分指紋圖案,就能被任何導電物體按壓解鎖。智慧眼CTO王棟博士接受雷鋒網記者採訪指紋識別之後,指靜脈識別「後來居上」雷鋒網獲悉,指靜脈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該技術通過指靜脈識別儀器取得個人指靜脈分布圖,然後依據專用比對算法從指靜脈分布圖中提取特徵值。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北京地鐵有望在年內啟動人臉識別乘車試點,安檢系統也將引入刷臉技術,提高乘客通行速度。警方利用AI人臉識別技術在三場演唱會上逮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   「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物識別技術變革   1、人臉識別技術   傳統的人臉識別算法通常採用淺層機器學習模型,它需要根據各類任務來設計不同的系統,並採用人工來設計特徵,如人臉識別採用LBP特徵、人臉檢測採用Haar-like特徵、行人檢測採用HOG特徵。
  • 基於DSP的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及分析
    尤其在會話任務上,自動語音識別系統遠不及人類。因此,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一個極具競爭性和挑戰性的高新技術產業。  隨著DSP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性能不斷完善,基於DSP的語音識別算法得到了實現,並且在費用、功耗、速度、精確度和體積等方面有著PC機所不具備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刷臉」大名為人臉識別技術,早已隨著智能機、手機APP、門禁系統走進了千家萬戶,而指紋識別技術在這之前更是早已普及,那為何同人臉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技術統稱為生物識別技術三巨頭的虹膜識技術別遲遲未見消息?
  • 指紋門鎖的識別裝置原理及安全體驗
    指紋算法的種類,目前在國內指紋門鎖的算法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一種類型是以圖像為基礎的特徵識別算法,其主要原理是通過手指紋在傳感器上形成的經過預處理之後,提取成相應的整體圖像,在識別時通過整體/部分圖像比對一致/不一致做出判定的算法類型,但因為圖像會發生變化,或者接受面過小的時候圖像判斷難度增大,一般這類算法都具備自學習功能
  • 虹膜識別原理及算法
    從識別的角度來說,虹膜的顏色信息並不具有廣泛的區分性,那些相互交錯的類似於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形狀的細微特徵才是虹膜唯一性的體現。這些細微特徵在彩色圖像和灰度圖像中是一致的,因此一般採用灰度圖像進行虹膜識別的研究。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通過人臉識別身份的方法與人類的習慣一致,人和機器都可以使用人臉圖片進行識別。而指紋,虹膜等方法沒有這個特點,一個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人,無法利用指紋和虹膜圖像對其他人進行身份識別。 非接觸性。人臉圖像信息的採集不同於指紋信息的採集,利用指紋採集信息需要用手指接觸到採集設備,既不衛生,也容易引起使用者的反感,而人臉圖像採集,用戶不需要與設備直接接觸。 可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