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技獎公示
苗德海5.朱鵬飛6.趙勇7.張頂立8.李強9.劉勇10.薛斌11.韓星俊12.鄧超13.顏志偉14.孫國新15.鬍子平16.王樹棟17.殷懷連18.李鳴衝19.馬濤20.王偉1.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鐵道部工程設計鑑定中心3.武漢鐵路局宜萬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4.石家莊鐵道大學5.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一等 8 20114366高速鐵路橋梁關鍵技術參數體系研究與應用1.葉陽升2.吳明友
-
軌道交通仿真之Simpack軟體及Rail模塊
可以應用到產品概念設計、詳細設計、試驗研究、故障診斷以及產品維護的全生命周期內。 Simpack Rail軌道車輛解決方案是針對軌道-車輛動力學仿真開發的專用軟體。在全球範圍擁有廣泛的用戶群,主要的機車製造商、工程設計商、供應商、運營商、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使用Simpack Rail。
-
西安鐵道職業學校哪些專業比較熱門?
西安鐵道職業學校坐落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朝陽工業園,佔地400餘畝,總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學校緊鄰火箭軍工程大學(二炮學院)。學校建有多功能軌道教學大樓、電子閱覽室、軌道綜合實訓樓、室外軌道實訓基地、乘務形體訓練中心等先進教學設施以滿足高質量的專業教學需求。
-
合肥研究院等在4d關聯電子體系中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他們採用精確的局域密度近似+動力學平均場方法(LDA+DMFT) 確認了該體系中自旋-軌道耦合的庫侖增強效應,闡明了中紅外區光電導峰的起源然而,由於實驗現象的複雜性和理論計算技術的限制,人們對這類體系中一些非常基本的物理機制還不清楚,特別是自旋-軌道耦合與電子間的庫侖相互作用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方面。
-
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單獨考試招生報考指南
目前開設鐵道運輸主幹專業為主的28個高職專業。擁有河北省唯一上榜的全國職業院校交通運輸大類示範專業點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三年創新行動計劃」骨幹建設專業鐵道機車專業,成功申辦了毛澤東號機車司機長劉鈺峰技能大師工作室,承擔了河北省鐵路運輸類青年教師跟崗訪學培訓項目。
-
考慮橋面初始變形的大跨度斜拉橋車橋耦合振動分析
本文以黃河特大橋為工程背景,基於車橋耦合振動理論建立了列車-橋梁時變系統空間振動分析模型,對大跨斜拉橋自振特性進行分析,並考慮長、短波不平順與溫度荷載不同組合工況下橋面初始變形的影響,對不同時速列車通過時列車和橋梁的動力響應進行評價。1工程概況黃河特大橋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體系,跨度布置為(108+4×216+108)m,採用塔墩固結,半漂浮體系。
-
自旋-軌道耦合體系研究取得進展
他們在超冷銣原子形成的自旋-軌道耦合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系中,首次在實驗上精確測量了該體系完整的激發譜特性,發現並深入研究了該激發譜中「旋子-聲子」結構的性質。該實驗除進一步揭示了自旋-軌道耦合體系超流性質外,更為重要的是首次揭示弱且短程的相互作用體系可以具有旋子形式的激發譜,為今後強關聯體系的量子模擬提供新的途徑。該成果發表於3月13日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漲知識|鐵道信號知識匯總
鐵道信號是指以燈具、標誌物、儀表和音響等向鐵路行車人員傳送機車車輛運行條件、行車設備狀態和行車有關指示的技術與設備,其作用是保證機車車輛安全有序地行車與調車作業。早期的信號是十分簡陋的,鐵道信號隨著第一列列車在英國的出現而出現。
-
鐵道部最厲害的六所大學,報考難度低,畢業更容易進入鐵道系統
學校位於成都,前身是創建於1896年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它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被譽為「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搖籃」。
-
東風4B:中國產量最大、運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柴油機車之一
1965年起,大連機車車輛廠、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大同機車廠、鐵道科學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組成新中速柴油機設計組,正式開始研製4000馬力的16V240ZJ型柴油機和東風4型柴油機車。1986年10月17日,鐵道部在大連機車車輛廠召開東風4B型機車鑑定會,正式批准東風4B型機車通過部級鑑定,專家組意見認為東風4B型機車的牽引、熱工、動力學和空氣制動等性能及技術經濟指標等,均已達到了設計任務書的有關規定,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具有國內先進水平,在經濟性、動力學性能等方面接近國外先進國家同類產品的水平,但某些零部件在可靠性和質量上仍有改善空間,例如球墨鑄鐵活塞、排氣管波紋管、燃油噴射系統等
-
多體系統動力學的發展過程
來源:多體動力學與控制作者:王楊多體系統動力學的根本目的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複雜機械系統的動力學分析與仿真1977年國際理論和應用力學學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 IUTAM)發起在德國慕尼黑由Magnus主持召開第一次多剛體系統動力學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