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記者 林建安 林琳
8月28日上午,地鐵5號線寶善橋站至建國北路站聯絡通道施工發生滲漏水,導致路面塌陷,樹園小區有13幢單元樓的居民緊急疏散。
為了確保群眾安全,下城公安分局調派了300餘名警力,頂著暴雨在現場徹夜值守。截至昨天上午9點,負責東園小區30幢、26幢點位的長慶派出所黨員民警尹濤、蘇仕恆、孫宏、繆凱倫已堅守警戒崗位20小時。
截至發稿時,下城分局的民警還在分批輪換值守。
距事情發生已有一天多的時間,樹園小區居民安置得怎麼樣?什麼時候能回家?
昨天,我們回到樹園小區,跟隨所巷社區副主任芙蓉姐9個小時,還原一位社區工作者在事件核心區所做的點點滴滴。
居民都認識她了
9:00,我來到東園小學樹園校區。這裡成了臨時應急安置點,年輕人主要集中在2樓報告廳,1樓兩間教室留給行動不便的老年人。
「想回家拿點東西,出來就帶了一串鑰匙和一部手機。」61歲的壽先生,住在樹園小區31幢6樓,前天中午11點多,他在母親家,老婆在家裡,接到老婆的電話,他趕回來,家裡已經進不去了。
當晚,壽先生一家在賓館住了一夜。「要緊的東西很多嘞,身份證、護照,一樣都沒拿出來。」
在服務點,芙蓉姐負責31、32幢。
芙蓉姐64歲,叫阮芙蓉,笑起來的時候,眼睛眯成一條線。她胸前時刻掛著一個小包,裡面有個小本子,記著好多居民的手機號碼。
芙蓉姐做了10多年的社區工作,主要是調解居民糾紛。
前天中午11點多,她正準備下班回家,街道打來電話,說31幢要疏散居民,她騎上電瓶車就趕去了,一整天,她都在忙著疏散和安置居民,到家已經是凌晨。
昨天一大早,芙蓉姐又到安置點忙開了。為居民做登記,核對一個個電話號碼。回答最多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能回去拿點東西」。
「房子安全評估結果出來後,馬上會通知你們回去拿東西的。為了大家的安全,還是先等一等。」
10:00,芙蓉姐放心不下住在酒店裡的居民,去了一趟永天路上的如家酒店,樹園小區的部分居民,前天晚上就睡在這裡。
她來到27幢1單元101室吳奶奶住的房間,提高了音量:「大媽您怎麼樣呀?昨晚睡得好嗎?」
吳奶奶已經102歲了,是前天被轉移的居民中年紀最大的。
周奶奶說,吳奶奶聽不大到,但情況都挺好的。周奶奶是吳奶奶的親家,和吳奶奶住在同一個房間。房間的窗臺上,擺著油條、小米粥和一些鹹菜,這些是賓館送來的早飯。
10:40,201房間的吳阿姨說,房間裡的電視機壞了,沒電視看很無聊。芙蓉姐跑到前臺,幫忙換了個房間。
在酒店看望安置居民時,芙蓉姐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來電的也都是小區裡的居民。「31幢1單元604,登記過的登記過的,姓陳對吧……」
芙蓉姐在酒店問了一圈,大家都說住得挺好的,就是有點不習慣,最惦記著的,還是家裡的東西。74歲的葛奶奶說:「最想回去拿病歷卡,怕以後看病不方便。」
11:00,芙蓉姐又接了個電話,轉頭對我說:「得回去了,安置點那邊還得顧著。」
下樓時,碰到了潮鳴街道的工作人員,是來給安置居民送盒飯的。
走出酒店,穿過斑馬線,芙蓉姐突然停住腳步。
「223房間住著兩位老人,其中一位是72歲的孤寡老人,得了類風溼關節炎,坐著輪椅,上下床不方便,跟我說過想換一張矮一點的床。」
芙蓉姐折回酒店前臺,問能不能給那位老人換矮一點的床。前臺的小哥說:「沒有」。
芙蓉姐又去223房間,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兩位奶奶都說:「算了,不換了,我們會互相照顧著。」
11:33,芙蓉姐回到東園小學安置點,還沒坐下,就有一位居民拿著入住通知單來問,昨天沒有去住,今天能不能住?
「可以住的,單子拿到賓館去就可以。」
12:40 芙蓉姐才吃上午飯。
扒拉完一個盒飯,她又回到了服務點,繼續核對居民登記的電話,要確保每一戶都能打得通。「等有消息了,好第一時間通知到他們」。
13:13,一位婦女帶著媽媽來安置點,說有點頭暈。「現在醫保卡都拿不出來,也去不了醫院」。
安置點有醫務室,芙蓉姐扶著老人坐下,安撫女兒。「去把醫生喊過來看看好了,老人走來走去也不方便」。
昨天,值班的是一位男醫生,看過後說:「不要緊的,醫務室先拿點藥,一般的藥我們都有的。」
這位醫生是潮鳴街道衛生院安排過來的。「老人有高血壓和心臟病」,不過不用緊張,高血壓、糖尿病這些藥,醫務室都備著,值班醫生也都會在。「我們一大早就在了,晚上等居民都走了,我們才會走,有一個居民沒走,我們都會留在這裡的」。
這位男醫生,昨天13:22才騰出空來吃個盒飯。
除了東園小學樹園校區安置點,其他安置點也都設置了醫療點。
14:08,安置點來了位74歲的盲人大爺,他前一天晚上住在老同事家,現在想住回家裡。
芙蓉姐知道後,帶著一位社區工作人員趕到了大廳,「洪大哥,還記得我吧?」
「小阮,記得的,記得的。」
「我們也想讓大家快點能住回去的。現在還在排查安全隱患,再等等消息啊。如果今晚還不能住回去,我們幫你安排在賓館住一晚。」
聽芙蓉姐這麼說,大伯放心了,笑著說:「好的,好的。」
旁邊一位社區工作人員指指芙蓉姐說,大家都認識她了。
前天,潮鳴街道派了好幾個社區的工作人員來樹園小區幫忙,很多人都像芙蓉姐一樣,在安置點做著安撫居民的工作。
18:00,我和芙蓉姐說再見。她還沒吃晚飯,有許多居民找她詢問各種問題。
可以回家了
昨天14:40,樹園小區23、24、25、27、33、35幢等6幢房子的住戶,成為第一撥可以回家去的居民。
社區的工作人員說:「還不能保證每家每戶都能通電,如果大家還想在賓館住一晚的話,也是可以的。」
王阿姨住在28幢5樓,接到社區的電話後,回家拿了一些證件,換了身衣服,給老公也帶了換洗衣服,因為家裡還沒有通電,打算再在賓館住一晚。「社區說,明天就會有電了,明天再回來,就方便了。」
57歲的蔡阿姨,住在27幢的3樓。剛邁上樓梯,她就給兒子打了個電話:「社區說好回家了。」
蔡阿姨一家四口,她和老公還有兒子兒媳,前一天晚上住在親戚家。她回來拿一床毯子,準備今晚再在親戚家住一晚。
進了門,她打開臥室的門看了看,挺放心的。「我們這幢好像沒什麼影響」。
蔡阿姨在家裡轉了一圈,下樓後又給兒子打電話。「我們家裡水電煤氣都有的嘛,好回來了。」她說,既然這樣,今晚可能就會回來住了。
昨天下午5點,除31幢以外,其餘12幢單元樓已全部恢復供電。
除了31幢的居民,其他撤離疏散的居民也都可以回家了。
建國北路部分路段今天恢復單向通行
據杭州交警消息,8月30日起,建國北路(體育場路至東園街段)仍雙向禁止車輛(包括非機動車)通行,建國北路(東園街至鳳起路段)允許路段內單位、住戶車輛進出,東園街(樹園小區門口至建國北路段)仍禁止車輛通行,建國北路(環城北路至體育場路段)恢復機動車北往南單向通行。
同時,應急搶險期間,環城北路(中山北路—環城東路)、環城東路全線、中河路(體育場路—解放路)沿線雙向公交專用車道高峰期間允許臨時借道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