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動手玩烹飪!能力大無限
小白輕鬆搞定
麵粉變出新花樣
廚房孩子進?不進?
現在的孩子在生活各方面被呵護備至,不必自己走路上學、做家事,更不可能進到廚房進行烹飪!從小就被建立一個觀念」廚房」是危險的地方,不能夠隨意進到裡頭! 孩子進廚房在我們眼中是件危險的事、麻煩的事!
孩子進行烹飪活動,對飲食習慣、勞動、自主等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英國的研究發現孩子學烹飪後,會改善飲食習慣?因為平常飲食孩子只看到「結果」沒看到過程,而大人的教導並未與體驗結合。當他們目睹油膩食物、甜食的製作過程,便知道吃進的不是美味,而是油、糖、色素等。這個研究還說,孩子的團隊合作有改善,因為烹飪也是孩子的合作過程。
在日本有專門培訓幼兒的烹飪學校,6至8名幼兒為一個班,在一名大人的帶領下做菜。做好後,一盤盤菜端上桌,父母們試吃並評說口味。
烹飪的需求從遊戲中可發現
學齡前階段最愛進行扮家家活動,身邊只要有任何玩具或鍋碗瓢盆,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把他眼前的物品轉化成炒菜的食材!所以孩子對於烹飪類型的活動是喜歡.是有需求的!只是大人考慮種種現實原因而避免讓孩子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廚房是孩子另一種學習
近幾年食育繪本盛行,其要求便是家事能力,把平時我們總擔心孩子會受傷的場合或工具,以正確適當的引導與認識後,一起體驗這些家事背後的樂趣,箇中所學習到的,是生活裡不可或缺的能力,其中,更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孩子從小就能夠在廚房裡學習成長 ,不僅可以建立自信心、還能夠建立親子間與家庭生活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通過烹飪操作的過程,對於孩子動作技能與手眼協調都有很大的提升與幫助!
有麵粉就餓不著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麵粉是最易取得且安全的,當麵粉加入不同比例的水時,會變成麵糊和麵團!過程中,孩子就會充分感覺到各種觸覺刺激。比如:從粉狀、細粒狀的麵粉,到加水後變成糊狀黏稠的麵團,就會帶來兩種差異極大的觸覺刺激。這麼一來,我們就可以在同一個製作過程中,透過材質的變化,給予孩子多樣化的觸覺體驗。
此外,孩子必須去觀察麵粉和水的比例,選擇適合攪拌麵粉的工具與容器,攪拌過程中還要隨時注意力道與攪拌的時間,如果手部精細動作調控能力好的話,許多日常生活的必備能力,比如:開罐子、開門把、使用餐具等等,都會更容易做到。甚至到了學齡,對於練習寫字的穩定性都會很有幫助。
現在就帶大家一起製作
在家就可完成的麵粉美食烹飪吧!
早餐的新選擇~蛋餅
*材料準備:
中筋麵粉480g.鹽巴1小匙.雞蛋2顆.水1200cc
1.將足量的中筋麵粉放在料理碗內
2.加入鹽巴
3.加入雞蛋
4.倒入足量的水份
5.仔細將所有食材拌勻
6.加熱平底鍋,以湯匙挖取適量的量在鍋內,先以轉動鍋子讓麵粉漿均勻分布在鍋面, 再使用湯匙將麵粉漿輕推到圓形,待正面的麵粉漿呈熟態時,翻面再煎一分鐘就可以取出來。
7.蛋餅皮完成
下午茶的首選-美味鬆餅
*材料準備:
麵粉100g.牛奶100ml.雞蛋一顆.糖15g.鹽1/2小匙
將雞蛋小小打法~ 鬆餅會比較蓬鬆!
1.將200g麵粉倒入鍋具內
2.直接加入 1顆雞蛋
3.倒入150cc的牛奶進行攪拌
4.進行攪拌,使其麵粉&蛋&牛奶
均勻即可
5.將麵糊倒入熱鍋內
看到冒出氣孔泡即可翻面
6.翻面在煎個30~60秒,即可起鍋
7.美味鬆餅完成囉
對孩子來說,
生活就是一所學校,
一草一木都可以
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