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波導H面的Ka波段寬帶功率合成網絡詳細教程

2021-01-16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一種基于波導H面的Ka波段寬帶功率合成網絡詳細教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18 15:20:00

1 引言

毫米波矩形波導電橋在毫米波雷達和通信系統的功分器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毫米波段,矩形波導耦合器可以彌補Wilkinson等微帶型功分器損耗過大、隔離度太小的缺陷,是毫米波功分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基於矩形波導的功率分配/合成網絡由於本身低損耗、應用頻率高的特點成為研究人員的研究重點。在毫米波段,對於二進位功率分配波導單元結構多採用3-dB 波導E-面分支結構,該波導分支結構具有低損耗、高隔離度及結構緊湊等特點,但是由於受到機械加工的影響,波導分支數有一定的限制,這樣會導致在毫米波段波導分支結構的帶寬受到嚴格的限制。

在功率合成技術中,採用寬頻帶特性的功率合成網絡,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統的輸出功率。Louis W. Hendrick等學者提出了一種窄臂短槽的寬帶電橋,這種寬帶耦合是由於在耦合的一個公共區域內TE30模逐漸消失的作用,這樣會導致奇偶模電路電長度的改變,從而實現寬帶特性。運用這種結構,實現了緊湊的結構和寬帶特性。

本文基於該學者的理論提出了一種基于波導H-面的Ka波段寬頻帶功率合成網絡,該功分網絡可以實現近7.5GHz的帶寬,在29.5-37GHz範圍內,兩埠的幅度差小於0.4dB,回波損耗小於-19.5dB。

2 基于波導H-面的Ka波段寬頻帶功率合成網絡理論分析

本文所提出結構是通過H面階梯不連續性多模等效電路模型分析而得。圖1所示的例子是一個H面兩級階梯的定向耦合器,由於該電路結構僅在H面這個面上變化,所以由於TE10模的激勵,磁場的方向與H面平行。此外,電路有兩個可以摺疊的對稱面:AA和BB,所以可以把四個埠看成四個一樣的埠進行分析,該埠的劃分依據是根據平面的奇偶模激勵用電場和磁場邊界沿著兩個對稱面進行劃分(如圖所示2)。在這種情況下,散射矩陣單元散射矩陣單元可以通過四埠的反射係數:推導得出:

下標e和o分別代表對稱面的奇模和偶模,與此對應的第一個下標對應的是AA面和BB面。

圖1 兩級階梯型定向耦合器

接下來考慮的是如圖2所示的四分之一的一個埠的電路,這個結構是由一個兩級階梯結構成,這個階梯結由三個波導的電場窄臂或磁場窄臂構成。三個多模式導引級聯會產生階梯的不連續性。所以由此可以推導出如圖3所示的多模等效電路模型,每個導引在階梯不連續性的等效模式電壓和電流互相耦合如下式:

圖2 四分之一埠剖面圖

圖3 多模等效電路模型

    下標分別代表每個波導H面的模數,代表相連波導的模型耦合係數,它是由分界面模式匹配決定。如果假定輸入波導端逐漸消失的高次模端接他們的特性阻抗,輸出波導端的傳播和非傳播模式端接從短路或者開路電路終端看去的輸出阻抗,那麼就可以推導出每個激勵下的反射係數,從而得出整個電路的散射矩陣 。

3 基于波導H-面的Ka波段寬頻帶功率合成網絡設計及仿真

通過對基于波導H-面階梯型定向耦合起的理論分析,根據其理論設計了基于波導H面的一級階梯定向耦合器。本文設計該矩形波導電橋的方法是主要利用HFSS三維電磁場仿真軟體進行設計。通過建立模型,設置邊界,進行參數掃描和優化,數據處理,繪製仿真圖形,得到最終結構尺寸。這種方法的核心主要是參數掃描和優化,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由於方法比較簡便,利用計算機軟體完成大量計算,尤其對於毫米波段波導結構器件的設計相當有用。利用HFSS仿真結構如圖4如下:

圖4 基于波導H面一級階梯定向耦合器

圖5 合成網絡的功分幅度

仿真結果如圖5和6所示,在29GHz-37GHz寬頻帶的範圍內,功分網絡的四路幅度不平衡度小於0.5dB,相位也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並且輸入端的回波損耗小於-17dB。通過仿真結果可以看出,其雖然達到了所需的寬頻帶特性的要求,但是在整個頻帶內,幅度不平衡度及回波損耗的效果不是很好。

圖6 合成網絡的回波損耗及隔離度

本文基於一級階梯設計的方法和理論又提出了二級階梯定向耦合器,與一級階梯耦合器區別是在公共耦合器的區域內,一級階梯變成了二級階梯,通過這樣的變化,實現耦合區域範圍內的阻抗漸變,從而可以實現較低的回波損耗,幅度的不平衡度也有所改善。利用HFSS仿真如圖7所示:

圖7 基于波導H面二級階梯定向耦合器

圖8 合成網絡的功分幅度

仿真結果如圖8和9所示,在29.5GHz-37GHz的範圍內,功分網絡的四路幅度不平衡度小於0.4dB,相位也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並且輸入端的回波損耗小於-19.5dB。

圖9 合成網絡回波損耗及隔離度

通過以上兩種結構的仿真結構對比,二級階梯耦合在功分幅度不平衡度、輸入端回波損耗及隔離度等性能方面,都比一級階梯結構有了較明顯的改善。

4 結論

本文在Louis W. Hendrick等學者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波導H-面的Ka波段寬頻帶功率合成網絡。該合成網絡是基於H面階梯不連續性多模等效電路模型提出的,通過對階梯定向耦合器的設計分析,基于波導H-面的階梯型定向耦合器具有寬頻帶特性,並且隨著級數的增加其性能具有明顯的改善。從仿真結果來看,該結構具有寬頻帶、低回波損耗、較高的隔離度等特性,這些都是獲得高效率合成的必備條件之一。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E波段和F波段波導H面T型縫隙耦合器
    1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9450.htm  波導耦合器是微波毫米波電路系統的常用部件,用來從波導中取出一部分微波功率,以便對微波系統的工作狀態進行取樣
  • 一種新型四路毫米波空間功率合成技術詳解教程
    然而隨著頻率升高,單個固態器件的功率輸出就會迅速減少,難於滿足實際應用要求。通過組合多個相干工作固態器件或疊加多個分離器件輸出功率的功率合成方法是提高毫米波系統輸出功率的有效方法,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 本文提出了基于波導的四路空間功率合成網絡,這種結構可以很好的保證功率等幅同相四等分。同時,以波導作為輸入和輸出,可以減少在輸出高功率能量時的損耗。
  • V波段近距探測毫米波功率放大器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9457.htm  放大器工作在V波段,用於一種彈上近距探測系統,充分利用非大氣窗口波段的衰減特性實現保密和抗幹擾。   1.3 合成網絡設計  1.3.1 合成網絡總體方案  在V波段,單管輸出功率遠遠達不到功率輸出需求,即使是採用多管合成的MMIC功率器件,單器件也滿足不了技術指標。
  • 一種毫米波寬帶倍頻器設計
    0 引言 毫米波寬帶倍頻器是毫米波頻率合成的關鍵器件之一,有著廣泛的應用背景。本文在簡要分析非線性倍頻理論的基礎上,介紹了一種毫米波寬帶倍頻器的工程設計方法。
  • 基於ADS的S波段平衡式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摘要:針對寬帶雷達接收前端的應用,基於ADS軟體設計了一種S段平衡式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在軟體仿真中使用電晶體的Spice模型,在確定直流工作點後進行輸入端的最小噪聲阻抗匹配和輸出端的最大增益阻抗匹配,最後給出了仿真結果和版圖設計。同時採用新型S波段90°寬帶功分器用於平衡式LNA的電路,大大提高了放大器的電性能,顯著減小了整個電路的尺寸。
  • 基於FLM3135-18F的S波段微波功率放大器設計
    微波功放的增益、輸出功率、非線性等參數直接影響整個系統性能。S波段微波功率放大器研製的核心是大信號工作條件下功率放大器的輸入輸出寬帶匹配電路的設計。大功率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很低,一般在5 Ω以下,因而匹配電路的阻抗變換比很大,導致直接設計寬帶匹配電路困難。
  • 一種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印刷天線設計
    摘要 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印刷天線。大錢形的輻射貼片和共面波導傳輸線饋電,可以保證在相當寬的3個頻帶內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回波損耗S11-10 dB的阻抗帶寬是3.1~10.6GHz,除了其中3.3~3.7 GHz的WIMAX,5.15~5.825 GHz的WIAN和7.25~8.4 GHz的X波段下行頻段3個陷波頻段。這些陷波的頻段可以通過在天線的輻射貼片上增加長條裂縫和U形縫隙實現。
  • L波段寬帶低相噪VCO的設計與製作
    基於薄膜工藝的LC集成壓控振蕩器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實現不了高Q值的片上電感,因此這種VCO的相位噪聲較差。基於PCB工藝的表貼VCO有更好的相位噪聲性能,但由於寬帶電路匹配困難,電路工作狀態不太穩定,國內尚沒有成熟的能夠覆蓋L波段的VCO產品面世。國外各大射頻器件廠商已經開發出了多款L波段寬帶的VCO,其相位噪聲在偏離載頻10 kHz時為一100 dBc/Hz左右。
  • 瑞士研究者成功集成近紅外和短波紅外波段薄膜鈮酸鋰寬帶光譜儀
    光學光譜法是研究與波長相關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一種工具,在天文學、物理學和化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光學光譜儀的小型化因對眾多應用有著巨大的影響,是個活躍的研究領域,特別是對於航空航天天光子傳感應用,通過緊湊的集成來減小光譜儀的尺寸,重量和複雜性至關重要。近幾十年來,人們研究了許多實現小型光譜儀的方法,包括基於微電子機械系統的器件、使用陣列波導光柵或微環諧振器的色散光譜儀和數字平面全息圖。
  • S波段固態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設計
    大信號S參數的測量比較困難,通常採用雙信號法或大電流直流擬合法來測大信號S參數;負載牽引法它要求給出對應各種不同的輸出功率、功率增益和效率等參數的不同數據,由計算機進行綜合設計。其設計系統較為複雜。  通常對於大功率電晶體而言,廠家多給出功率電晶體道動態輸入、輸出阻抗,故匹配網絡設計也採用動態阻抗法來進行設計,實驗也採用動態阻抗法來設計匹配網絡。
  • 貝茲孔波導定向耦合器的實現詳細教程
    (詳細內容參考該書15.8節)圖1、分支線電橋原理分析對於偶模激勵,分支線電橋的對稱面可以看作是一磁壁如圖1(b)所示,取其一半分析(另一半一模一樣),電路可以看成是支線為1/8波長的開路短截線,且各短截線間隔1/4波長。電壓經過這樣一個電路會移相θ。
  • 網絡分析儀測天線S參數應用實例
    天線S參數測試系統的設計網絡分析儀是用來刻劃有源和無源器件各種特性的,這些器件可以是單埠的,也可以是雙埠或多埠的。網絡分析儀可以測量每個埠的輸入特性及一個埠到另一個埠的傳輸特性。網絡分析儀,不管是標量網絡分析儀還是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電網絡參數時都依賴二極體檢波技術(寬帶)或超外差接收技術(窄帶)。
  • 最新測試中,「星鏈」網絡延遲與固定寬帶相當,下載速度100兆
    在上周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一封信中,SpaceX要求修改Ku/ ka波段許可證,其中包括對其目前的星鏈衛星(Starlink)配置速度的更新。然而,這些初步結果已經符合視頻遊戲所需的寬帶延遲(20-100毫秒)和美國寬帶公司提供的平均下載速度。「在進行這些beta測試的同時,SpaceX繼續增加功能,以充分發揮星鏈衛星和用戶設備的潛力,」SpaceX衛星政策主管戴維·戈德曼(David Goldman)在信中詳細寫道。
  • 馭星觀察 | Ka波段在衛星中的應用及發展
    02 Ka波段在通訊衛星中的應用基於Ka高頻段吞吐量高,數據傳輸量更大的特點,能夠使通信衛星為終端消費者提供低延時、高速率的數據連接服務,從本世紀初開始通信衛星運營商開始加大對與其他工作頻段的通信衛星一樣,Ka波段通信衛星主要面向的市場是地面通信網絡覆蓋不到的區域,作為地面通信網絡系統的補充。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偏遠地區的語音簡訊服務、海上/機上網際網路連接服務、社區網際網路服務、應急通信、電視廣播服務、物聯網數據傳輸、公司/政府機構內網等。
  • 一種應用於LTE-A的雙功率模式寬帶功率放大器設計
    因此,本文介紹了一種帶有高功率模式(High Power Mode,HPM)和低功率模式(Low Power Mode,LPM)兩種功率模式的功率放大器來提高功率放大器在低功率輸出區域的效率。兩種功率模式分別設計相應的線性功率放大器,並通過開關切換實現模式切換。
  • 廈門大學科學家基於漸變折射率波導操縱倏逝波
    近日,來自廈門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波導中倏逝波的操縱,基於漸變折射率超材料(GIM)實現了倏逝波的寬帶高效傳輸。研究表明,截止波導激發的倏逝波可以通過模式轉換機制實現有效地長距離傳輸,且該效應是寬帶的。文章於近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 廈門大學科學家基於漸變折射率波導操縱倏逝波
    近日,來自廈門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波導中倏逝波的操縱,基於漸變折射率超材料(GIM)實現了倏逝波的寬帶高效傳輸。研究表明,截止波導激發的倏逝波可以通過模式轉換機制實現有效地長距離傳輸,且該效應是寬帶的。文章於近日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 K波段直接數位化的高級寬帶採樣方案 ——擴展射頻可能性的邊界
    K波段直接數位化的高級寬帶採樣方案 ——擴展射頻可能性的邊界 Teledyne e2v 發表於 2020-02-05 15:22:39   引言   在當今這個數字內容、網際網路用戶和物聯網設備大爆炸的世界,人們對擴展通信網絡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
  • W波段功率分配器及應用
    目前,毫米波功率合成技術大致可以劃分為4類:晶片級合成、電路合成、空間合成、以及多級合成的方法。  功率分配器是功率合成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將輸入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幾路功率輸出的一種多埠微波網絡。在微波系統中, 需要將發射功率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發射單元, 如相控陣雷達等, 因此功分器在微波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能量的分配、合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