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奇妙夜上演光影舞蹈秀。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5月18日電 (楊顏慈)夜幕降臨,在南京博物院的大殿內,古木建築與燈影交錯,一場現代舞《水色》拉開了古老文物「穿越復活」的序幕。18日晚,博物館奇妙夜登臨江蘇多城,時間倒轉、空間聯動,讓電影中的夜遊博物館走進現實。
在連日的高溫後,傍晚時分一場暴雨突降南京。下午5時許,熱情的市民仍冒著雷雨從四面八方趕來,陸續聚集在南博的廣場上。
漢舞在南博上演。 泱波 攝
在這裡,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珍藏在夜幕中盡呈眼前,遠古的舞種、陶俑的故事,也將「全面復活」。
「非常有意思!儘管天公不作美,但還是第一次帶著孩子夜遊博物館,很期待電影中的『奇妙夜』在現實是怎樣的。」南京市民陳曦文告訴記者。
隨著館內活動的開啟,鼓樂聲漸漸奏響,在南博的小劇場裡,《山海經》記載的漢舞穿越兩千年來到現實。古老的巫舞、盤鼓舞紛紛從古籍中「復活」,光影流錯中,讓人仿佛置身秦漢時代的歌舞盛會。
南京小學生夜遊南博,體驗中華歷史文化。 泱波 攝
各個展館也同步上演「瞬間穿越」。江蘇交通廣播網主持人帶來的歐洲詩歌朗誦、中國戲曲與英國戲劇跨時空「相遇……
有趣的是,古老陶俑所刻畫的長袖舞也被復原重建。在歷史館中庭,漢舞《手袖威儀》《弄劍》上演,陶俑的「復活起舞」吸引了大量觀眾。
據專家介紹,長袖舞源於西周時期雅樂舞蹈,在西周宮廷雅樂「六小舞」之一的《人舞》中,有專門供貴族子弟學習的「以手袖為威儀」;延至漢代,已十分成熟,用於宮廷禮儀。
大量觀眾湧入南京博物院,感受奇妙之夜。 楊顏慈 攝
夜色已晚,雨勢持續。南博內的各大展館依舊人頭攢動,熱度不減。不少市民特地穿著古服前來,在夜遊的人群中顯得頗為吸睛。
據了解,本次「舞動一座博物院」活動由南京博物院和江蘇交通廣播網聯合主辦。蘇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南通博物院也與南博實現聯動直播,讓各地觀眾盡享奇妙夜。
此外,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江蘇多個博物館也同步舉行研討活動。
茅山博物院舉行專家研討會,探討「超級連接」新方式。 茅山博物院供圖 攝
茅山博物院於當日與東方鹽湖城共同舉辦了「景區博物館特性」專家研討會。文博界專家學者紛紛就當代文旅博物館發展課題進行了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