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有數千億恆星,為啥太陽還是個「單身狗」?緣分可遇不可求

2020-11-05 zh胖魚

我們都知道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繞行一圈就是一個月,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繞行一圈就是一年,而太陽是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的,繞行一圈的時間非常驚人,長達2.26億年。

而銀河系又是個規模龐大的恆星聚集地,這裡有著數千億顆恆星,都和我們的太陽類似,另外還有數量更多的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等天體,那麼在太陽運行的過程中,會不會和其他恆星迎頭相撞?或者非常靠近太陽系,擾亂太陽系現有的運行系統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講一下銀河系的運行狀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中間部分是銀心,向外延伸有4條螺旋狀旋臂,它的旋轉狀態如下圖:

可以發現銀河系的旋轉是整體性的,也就是說整個銀河系的所有結構的運行有整體趨同性,在旋轉運行的時刻,每一條旋臂都會整體跟著旋轉,每一顆恆星也都跟著旋臂的運行趨勢而運行,那麼這樣一來,恆星與恆星的間距變化就不大了,因為大家都在隨著銀河系的總體運行趨勢而運行。

太陽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的時間是2.26億年,與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相同的恆星的運行時間也會在2.26億年左右,處於其軌道內側和外圍的恆星的運行時間也差不多,這也說明恆星在運行的過程中基本都處於各自的位置上,這也是千百年來我們看夜空中的恆星星體的位置沒什麼變化的原因,那麼說起來也就不會有別的恆星和太陽碰撞或者侵入太陽系的情況發生了,因為大家都在各自的位置上,距離都是以光年計的,相遇的緣分可太不容易尋找了,所以我們的太陽還是個「單身狗」啊。

不過,銀河系的運行總體趨勢雖然是這樣,但是其中的恆星卻並非完全遵守這個趨勢,其實銀河系中的各個恆星也有屬於自己的運行狀態的,相互間的位置也會有變化,所以恆星的運行也並非一成不變的,而且銀河系中也有一些流浪恆星,比如有些雙星或者多星系統中的恆星因受到超新星爆發或者別的星體引力的影響而被甩出原有的恆星系統,以不同於銀河系運行趨勢的前進方向成為流浪恆星,它們都是一些不穩定因素,也都是有可能來到太陽系,結束太陽的「單身狗」生涯的。

所以,太陽系與其他恆星相遇的可能性並非完全沒有,通過目前的天文觀測發現,也是有一些恆星正在靠近太陽系的過程中,只是在可預見的時間段中,還沒有恆星的運行趨勢將來會和我們的太陽引力發生影響,或者能運行到足以顛覆整個太陽系的距離上,所以太陽系與其他恆星相遇的可能性極小,而且這種相遇的緣分是可遇不可求的,目前來看太陽遇到其他夥伴的緣分還沒到,「單身狗」生涯還要繼續下去,我們還不用擔心有個傢伙過來顛覆太陽系。

不過,某顆恆星統治的星系被其他恆星入侵的現象在銀河系中其實並非罕見,很多的雙星和多星系統都可能原本只有一顆恆星,但是後來有其他恆星靠近,從而形成了雙星和多星系統,比如我們的鄰居南門二三合星系,其最外圍的比鄰星被天文學家們認為是一顆闖入南門二雙星系統中的流浪恆星,這個「小三」的闖入也使得南門二成了一個三合星系統,由於比鄰星距離南門甲乙二星非常遠,其圍繞兩者運行一周大致需要50~200萬年,基本屬於不影響南門二甲乙二星「生活」的闖入。

相關焦點

  • 銀河系有數千億恆星,太陽屬於哪個級別?應該算恆星中的大個子
    銀河系有數千億恆星,太陽屬於哪個級別?應該算恆星中的大個子,晴朗的夜晚仰視星空,在空氣和光汙染不強的中央我們能看到很多的星體,其中絕大局部都是恆星,在我們所能目擊的這些恆星中,絕大局部質量都比太陽更大,由於比太陽質量小的恆星發出的光不夠強,外表溫度不夠高,所以我們是很難目擊到的。
  • 宇宙中有多少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有多少顆類似太陽的恆星?
    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這意味著宇宙膨脹是超光速的。天文學家保守估計在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內大約有兩千億個如銀河系一樣的星系,每個星系含有數千億顆類似太陽一樣的恆星。其實在這裡數字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 銀河系直徑16萬光年,有數千億恆星,但這個星系能裝幾千個銀河系
    我們銀河系就是一個恆星匯聚的大家庭,期間有著大約2500億顆恆星,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和小行星等天體就更不計其數了。然而在我們的宇宙之中,僅僅在可觀測的部分,就大約有2萬億個星系。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直徑約16萬光年,想一想我們地球距離太陽不過1.5億公裡,八大行星中最遠的海王星距離太陽也不過45億公裡,最近的恆星距離在4.22光年之外,就可以想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有多麼龐大了。然而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規模卻又比銀河系大了一倍。
  • 抖音心酸愛情句子,你是我的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留,可遇不可有
    你是我的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留,可遇不可有。3. 舊愛的誓言像極一個巴掌,想起一句便挨一巴掌。4. 你就像指縫間的陽光,溫暖,美好,卻永遠無法抓住。5. 某年,某月,某個波瀾不驚的日子裡,曾經很愛很愛你。6.
  • 銀河系有數千億恆星,太陽屬於哪個級別?分成100份太陽能進前10
    但是有的恆星卻遠在成千上萬光年外仍然能被人眼直接目睹到,這樣的恆星通常都是藍巨星或者星體活動比較活躍的大質量變星,比如海山二,距離我們約7500光年,這顆恆星在1843年的時候曾經一度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恆星,正是由於這個恆星實際是個雙星系統,其主星質量為太陽的120~200倍質量,擔心質量為太陽的50~80倍,兩者的星體活動都比較劇烈,
  • 銀河系中有多少太陽這樣的恆星?最近的恆星系就有兩個在抱團運行
    常有人說宇宙中的恆星就像地球上的沙子一樣多,但是即便如此,我們的太陽在宇宙中也只有一個,不過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卻非常多,僅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星體的數量在銀河系中佔2~5%,約有幾百億顆。
  • 銀河系重多少?相當於多少個太陽質量?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存在著數千億顆恆星和行星。那麼你知道我們銀河系的總質量嗎?這個問題科學告訴了我們答案,雖然不能直接給銀河系「稱重」,但是可以用間接的方法得出銀河系的質量。,根據計算,銀河系「重」約1.5萬億個太陽質量。
  • 銀河系還有沒有其他太陽?
    太陽只有一顆,因為能稱得上太陽的只有太陽系中心的那顆恆星!但這只是我們比較通俗的稱法,一般我們將太陽這樣的天體稱之為恆星,因此從理論上來看,每一顆恆星都是它們恆星系中的太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太陽就多了,甚至遍布整個銀河系!
  • 馬林魚,可遇不可求!
    六位客人中領頭的人說,估計他是無聊到不行了,畢竟我們已經在海上漂了三個半小時了,一點動靜都沒有。「我跟船長說說。」「好的。」「船長,他們想要bottom fishing ,估計是無聊了。」我在對講機上跟船長報告下面的情況。
  • 科學家: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或比想像中更宜居
    按照科學家目前的研究結果,以地球為中心的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但是不可觀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誰也不清楚,有科學家猜測,不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可能至少有23萬億光年。如果科學家的這一個猜測與實際情況相差不大,意味著我們可觀測的宇宙在整個宇宙中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說到這個數據,可能有的人不信。其實這個數據並不是科學家一顆一顆數出來的,而是根據統計學原理估算出來的。你想知道足球場大約有多少根草,難道非要去動手數一遍嗎?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1,000億個大小不同的星系,甚至可能包含上萬億個星系,平均下來每個星系約有1億顆恆星,那麼宇宙中的恆星的總數量至少為1,000億億顆。
  • 網友問:在我們銀河系中,還有其他太陽嗎?
    「太陽」特指我們太陽系內唯一的恆星,銀河系中擁有大約2千億顆恆星,在夜晚我們看見的每一顆星星,幾乎全是我們銀河系內的恆星。在幾百年前,天文學僅限於太陽系內行星位置的預測,以及夜空星星的佔卜算卦;隨著望遠鏡越來越強大,天文學家開始意識到,夜空的星星和我們太陽本質上是一樣,定義為恆星。現在我們知道,在我們太陽系內只有一顆恆星,而我們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數千億行星系統中的一個,有的行星系統中,甚至不止一顆恆星。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在整個銀河系裡,約有85%的恆星都是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即便質量如太陽相似的恆星(類太陽恆星)也有一半以上是雙星系統。而像太陽這樣的孤獨的恆星,可以說是極為古怪的。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
  • 宇宙漆黑一片,銀河系的中心卻異常明亮,裡面藏著什麼秘密呢?
    但也沒有委屈人類,畢竟地球生態環境在宇宙中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人類畢竟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充滿了好奇,未來離開地球,探索宇宙也是勢不可擋的。宇宙是神秘的,未知的。儘管宇宙中存在著億萬顆的恆星,但宇宙依舊漆黑一片。
  • 衛星繞行星運行,行星繞恆星運行,整個銀河系都圍繞這個天體運行
    比如衛星的質量通常不如行星,所以衛星都圍繞行星運行,如月亮圍繞地球轉;而行星的質量不如恆星,因此行星都圍繞恆星運行,地球圍著太陽轉。宇宙中有很多類型的天體,這些天體的質量有小到大的排列大致是小行星行星恆星黑洞(特指星系級黑洞)。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因為有太陽存在,當然就叫做太陽系囉。其實這種回答並沒有說清楚問題的實質,要真正說清楚,還是有幾分難度的。因此這個無人問津的問題,俺還是來認真說說。太陽系之所以叫太陽系,至少有如下幾個因素:1、因為這個系統裡有地球存在,地球上有你我他這樣的人類存在,這些人類把地球圍繞著公轉的那顆恆星叫做「太陽」,因此就有了太陽系。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在整個銀河系裡,約有85%的恆星都是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即便質量如太陽相似的恆星(類太陽恆星)也有一半以上是雙星系統。而像太陽這樣的孤獨的恆星,可以說是極為古怪的。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如果假說正確,那關於太陽系的一些更令人困惑的問題便能解決,如奧爾特雲的形成、第九行星等。這是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有趣的假說,但事實上,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太陽曾經有一個伴星。
  • 銀河系未來與仙女星系發生碰撞以後,太陽會與其它恆星相撞嗎?
    宇宙自137億年前誕生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地擴大空間,導致了宇宙中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遠離,當然一些星系之間由於引力的原因卻又在相互發生融合,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正在與旁邊的仙女星系不斷靠近,根據目前的速度來看大約在40億年以後,銀河系將與仙女星系撞成一團,最終兩個星系將融合成一個更大規模的星系,不過在整個碰撞過程當中,我們的太陽系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發生碰撞呢?
  • 銀河系中心異常明亮,為什麼4000億顆恆星同時圍繞中心旋轉?
    銀河系包括了1000到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星團星雲,它的直徑約為15萬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在銀河系中,所有的恆星都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然而銀河系中心的光亮物體究竟是什麼,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嗎?為何它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引力?
  • 銀河系裡面到底有多少個「太陽」?
    不過在天文學家眼裡太陽在宇宙中卻沒有一點「特殊性」可言,因為僅僅在直徑96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裡就有近一萬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都是由多則上萬億少則幾十億顆恆星組成的就,這些恆星從本質上來說和我們的「太陽」沒有任何區別,因此廣義上來說整個宇宙絕大部分天體都是太陽。